读古书若不明古人著作体例,难免有似是而非之论。本书为作者三十年代在北京各大学讲授校读古籍时所写的讲义,一名《古书校读法》。本书分辨真伪、明体例、论编次、辨附益四卷,就汉、魏以上古书通例详加诠释。关于阅读古书,前人大都从文句和词语的解释着眼,余先生则注意到古书的体例问题,以为“一时有一时之文体,一代有一代之通例。参互考校,可以得其情;排比钩稽,可以知其意”。“当知古书著作之体,然后可以读古书”,故对汉魏以前古书通例详加诠释。书中对古书的认识已有不少为出土简帛书籍所证实。周祖謨先生以为此书虽篇章不多,“而探微索隐,足以解疑释惑。读者据此举一反三,所知自多”。余嘉锡,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湖南省常德县人,1884年2月9日出生于常德县长茅岭。少年立志读书求知,能诗善文,博闻强记,长于著述。14岁作《孔子弟子年表》。15岁又注《吴越春秋》。18岁乡试中举人。入京都,为吏部文选司主事,后因父丧回籍。科举废除后,在常德师范学堂任教。1927年去北平,参加审阅《清史稿》,受私立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赏识,被聘为讲师,主讲目录学。随后又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教目录学。1931年被聘为辅仁大学教授,兼任语文系主任。1942年兼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至1949年北平解放。
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古书通例》是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嘉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