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中华民族历史记载

中华民族历史记载

中华民族历史记载中华民族历史记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占9,;55个少数民族占8%,55个少数民族有九千余万人,他们大部居住在中国边疆(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各省

中华民族历史记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由 56 个民族组成 , 汉族占 92% ; 55 个少数民族占 8 %, 55 个少数民族有九千余万人, 他们大部居住在中国边疆(东北、西北、 西南等地) 各省, 居住面 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40-50 %。 人口最多的壮族,已超过千万; 人口少的还不 到一万人, 如鄂伦春族、 赫哲族、 独龙族等。 少数民族中, 人口超过 100 万的有蒙古、 回、 藏、 维吾尔、 苗、 彝、 壮、 布依、 朝鲜、 满、 土家、 哈尼、 侗、 瑶、 白等十五个民族; 人口在十万到一百万之间的有哈萨克、 傣、 黎、 傈僳、 佤、 畲、 拉祜、 柯尔克孜、 羌、 水、 东乡 、 纳西、 土等十三个民族; 人口超过 5 万的有景颇、 达斡尔、 仫佬、 布朗、 撒拉、 仡佬、 锡铂等 7 个民族; 人口在五万以下的有阿昌、 塔吉克、 怒、 鄂温克、 崩龙、 普米、门巴、 基诺、 乌孜别克、 保安、 裕固、 京、 塔塔尔、 俄罗斯、 独龙、 毛难、 珞巴、高山、 鄂伦春、 赫哲等 20 个民族。汉族 是由许多民族融合的统一整体 , 起源于 2, 700 多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 ,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 融合了其他民族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 。

因此黄河流域一般被认为是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汉族遍布全国, 主要聚居于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及东北的松辽平原。 由于历史上各民族流动频繁,移民戍边、 朝代更换等原因, 形成各民族既杂居又聚居的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 70% 左右的县和市, 居住两个以上的民族。 中国民族的语言, 可以分为五种语系。 汉族都使用汉语。 回族、 满族也使用汉语, 极少数满族仍用满语。 回族 的主要成份是阿拉伯人、 波斯人和中亚人。 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 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 最后留居在广州、 泉州、 杨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 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纪中叶被蒙古族先后征服的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 除阿拉伯人、 波斯人外, 还有其他一些民族。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调过来的 “ 西域亲军 ” 中的 “ 回回军 ” 。 这些在不同时期、 经不同线路到中国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经过与汉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等, 特别是与汉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变, 到明代时终于形成了一个独立民族, 因 “ 回回军 ” 而得名回族。 目前的分布除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外, 还有甘肃临夏、 新疆昌吉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张家川, 青海化隆、 门源、 大通、 民和, 新疆焉耆, 河北大厂、 孟村等八个回族自治县, 贵州威宁、 云南巍山和寻甸等 3 个回族彝族自治县, 此外在河南、 山东、安徽、 湖北等省还有以民族乡 和与汉族杂居等形式的零星分布。

总之大分散、 小集中, 是回族最基本的分布特点。 分散范围之广, 分布地区之多, 都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相比的。 回族地理分布形成的历史原因, 其一本族先民迁入的时间和路线不相同, 从海上来的分布在东南沿海各主要城市, 从陆路来的主要在西北及内地一些城市; 其二本族先民的职业成份复杂, 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 波斯人和中亚人, 包括军士、 工匠、 商人学者、 贵族、 掌教和普通的老百姓, 开始就分散在许多地方, 奠定了大分散的分布特点; 其三宗教信仰的凝聚作用, 回族虽然从一开始就居住分散但因伊斯兰教的信仰却没有被完全的融合, 分居各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 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建筑清真寺院, 并围寺而居, 在多民族的环境中, 自成格局; 其四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 由于随蒙古军东来的许多回回人对元朝的开国及其军事、 政治、 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回回中的上层人物直接参与了元

上一篇: 2022级新生教育系列讲座 | 南大校长逸事&学术诚信与责任担当
下一篇: 史记记载了从什么到什么时的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