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虞山,因为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虞仲而得名。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这个即古老又生机勃勃的“文化之邦”。
虞仲又名仲雍,来自黄河流域的一支部族,他当年辅佐兄长太伯创建了“勾吴”之国,是吴国统治江南的重要人物,如今他的墓葬就在虞山的东麓。
还有与虞仲比邻安息的是名列孔门十哲,以文学著称的言偃(子游)。也就是《论语》、《礼记》、《孟子》等,这些中国儒家文化经典之作中常常提到的子游。并且,他是孔子唯一的南方籍弟子。
目前,虞山上还遗留着虞仲和言偃时代的“烽燧墩”,此土墩内部为人工石质结构,其中出土的遗物,大多是那一时期的陶制器皿。
我们追溯到公元283年,隶属于吴国的虞山脚下建起了海虞县,并在公元540年开始使用“常熟”这一名称,之后一直延续至今。
一条由七世纪前后开凿的大运河,在密布的江河之中崭露头角,并自南而北穿城而过,该运河有七条横向排列的支流,犹如古琴上的七根弦,于是“弦河”之名便由此产生。
人们也形象的称运河为“琴川”,而“琴川”又成了常熟古城的一个别名。“琴川”是常熟历史文化的源泉,小桥流水的街道曾经是最繁华的商业区。
“春树万家,喧起鱼盐之市,夜灯几点,摇来虾菜之船”,这首诗句真实道出了,那个年代常熟古城的繁忙景象。
尽管在明清时期即十七世纪前后,形成的常熟古城格局。虽然有相当部分保留了下来。然而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整个常熟城区的格局,早已超出了昔日的城廓。
坐落在长江三角洲东部的这座文化名城,正好处在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区域之内,自古以来一向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已经被今天的常熟人所突破。
一个本来非常普通的菜肴,却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而列入了国内著名菜谱。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常熟“叫化鸡”。
有民间传说:最早发明此鸡制作工艺是虞山脚下的一个乞丐。久而久之便流传了下来,并经过不断改进之后,乃至登上了大雅之堂。现在只有它的“叫花”二字,还是一百年前的真谛。
在常熟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传统佳肴,还是风味小吃,都得益于这里的山山水水。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它河道纵横、湖泊密布,素来被称为“鱼米之乡”。
常熟就处于这片富饶水域之内,其中长江在它的北边奔腾而过,并且常熟古城的乡镇、村落大多以河道为依托,城内的昆承湖和邻近的阳澄湖都是江南著名的天然湖泊。
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使这“水乡泽国”充满了传奇色彩。比如:沙家浜的芦苇荡,因为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而远近闻名,如今这已成为常熟城市文化的一个亮点。
据史料记载:三千多年前的姜尚,也就是《封神榜》那位神通广大的姜子牙,曾在这里过着隐居、垂钓的生活。借此虞山之下紧靠市区的这片青山绿水,就被人们称作为“尚湖”。
即使在虞山之中,瀑布山涧仍在川流不息,这就是“破龙涧”。它旁边的“破山寺”,也就是“兴福禅寺”,此寺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其中常熟特产“绿毛乌龟”,据传说:当初最早就是在“破山寺”的空心潭中被发现的。
虽说常熟身处江南水乡,可城市发展却又紧靠着绵延五公里的虞山。在长江三角洲的这方百里平畴上,常熟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属性。
虞山中部的“维摩山庄”始建于十二世纪,过去是名人文士避暑之处。而虞山的东南麓相传是梁朝萧统读书的地方,这位六世纪初的皇家太子,曾经主持编辑了中国第一部文章总集《文选》。
依山傍亭的虞山公园,在自然与人工的景致之中,点缀着众多的文化元素。沿着俗称霸王鞭的古道,可以直达虞山之巅。一路上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剑门”二字尤其醒目。
在“剑门”的峭壁旁边,新落成的“剑阁”,使虞山显得更为挺拔雄奇。其中山与水的相互调和,城市与山水的和谐,共同组合成常熟人理想的生活环境。
由于常熟的经济比较发达和社会相对稳定,所以,又为自身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比如:十七世纪时,常熟虞山琴派文化曾风行于全国,随之虞山画派也开始崛起。
从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常熟的知名书画家多达1269人,本来琴与书画是中国知识分子用来陶冶情操的基本功能,但在常熟古城却被发挥得极其充分。
例如:首创《浅绛山水》的黄公望,主持绘制长卷《南巡图》的王石谷,他们是常熟美术史上的代表人物。在当代的常熟籍画家中,已故的庞薰琹为中国工艺美术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位于常熟古里镇的“铁琴铜剑楼”,是国内最大的私人藏书所在。它历经五代保存始终。本世纪五十年代“铁琴铜剑楼”的主人把所有藏书,全部无偿献给了国家,总计千余种,数十万卷。
常熟除了“铁琴铜剑楼”在内,从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常熟的藏书名家共有140多人,数量之多全国罕见。
享誉“文化之邦”的常熟,秀才、举人曾有620之众,而夺魁天下的状元共出了8位,其中最著名的就属翁同龢。翁同龢出身与官宦之家,翁氏故居始建于十七世纪。
1856年考中状元的翁同龢,先后做过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历任官职最高到总理事务大臣。因为支持变法维新,1898年被慈禧太后削职回原籍,最后终老于虞山之麓。
两千多年以来,整个世界的发展就如同长江一样,一浪高过一浪。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由苏州、杭州而转向上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依仗靠近上海的便利,不断地注入新的先进文化。
原名“虚廓居”是历史名人曾朴故居,世称曾元。曾朴1871年出生于常熟,年轻时曾旅居上海,他学识渊博、精通法文,是中国翻译介绍法国文学的先驱。
从1902年起,30年中他陆续翻译发表了雨果、左拉等许多国外作家的作品,他改写的小说《孽海花》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谴责小说之一。
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崇教宝塔”,又称“方塔”。不过原有的寺院一次次的被毁坏,而“方塔”却奇迹般的屹立到今天。
小编认为这充分表明常熟人在磨难中不断前进,特别是“方塔”下的院落里铭刻着常熟的历史,也珍藏着中华文明。我们从历史中昂起头来,这“方塔”传递的文化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