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先秦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与思想演进》

《先秦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与思想演进》

《先秦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与思想演进》绪言近20年以来,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学者研究后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乐教发展史。这种看法并不夸张。

绪言

近20年以来,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学者研究后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乐教发展史。这种看法并不夸张。中华文化重在礼乐文明,乐教传统源远流长,如《吕氏春秋·古乐》云:“乐之所由来者尚矣”,据《尚书·尧典》记载,舜作为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已经有意识地任命乐官“典乐”,在氏族内部对“胄子”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而儒家“乐教”这一教育形式,就源自远古时代“事神之道”的“礼乐之具”。周公“制礼作乐”、弘扬乐教,体现了周人制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萌芽。孔子本着强烈的历史忧患意识与使命感,自觉地担当起古文道统的传承与延续,针对先王乐教的形式化或具文化倾向进行了大量的纠偏补正工作。他主张“成于乐”,即通过音乐教化以成人、成德,凸显了儒家乐教“立德树人”的教化功能;他深谙于“礼坏乐崩”所造成的历史断裂,努力重建传统文化经典与生活的联系,把音乐视为关涉人们精神与情感内容的生命形式,摆脱了先前乐教以“娱神”为目的的窠臼,唤起了人类的理性自觉,使道德人格真正得以挺立,从而开启了神权解放后音乐的人文转化。自孔子倡导儒家乐教以来,一直为后儒所坚守,孟子应之,荀子和之,不断演进,推动了儒家乐教理论的系统化,历史地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即使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传统乐教依然渗透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增加了现代的色素而已。

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演进可于儒家乐教文献见之。文献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文献的灵魂与生成动力,二者互成互济。而且,文献的生成与思想观念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统一性,它经由感性的情感表达,到理性的反思,再到制度层面的定型;从心得体会式的只言片语到乐类文献的生成、结集与传播。其中,在歌词层面生成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应用性乐类文献;在“乐语”的“道古”活动中逐渐生成了如《礼记·大司乐》之类的述乐类文献;而在对乐舞的演奏规律、教化功用之反思基础上逐渐促进了像《乐记》《乐论》之类的论乐类文献的生成。可见,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及其文献的生成乃一渐次深入的动态形成过程。

上一篇: 清朝已经灭亡111年了,《清史》为何还没有修出来?
下一篇: 《崩坏星穹铁道》2.1杯中逸事饮料调制方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