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忧患,生死难卜。魏晋南北朝动荡年代,殃及百姓,人命危浅。人们对生命的短暂感慨万千,对死后去向更是困惑重重。面对如此艰难环境,文人学士如何借助志怪小说和鬼文化,抒发内心的感受?他们又在这些作品中探索了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让我们踌躇满志,一探究竟。
生死交替,百姓疲惫
自东汉末年蝗虿并起,兵革不断,阖苻氏起家河内,窃取汉室天子之位,遂建立西晋政权。百姓饱受战乱蹂躏,家破人亡,生灵涂炭。虽历经艰难,一线生机犹存,直至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彻底摧毁了百姓的和平生活。
当时八王相互倾轧,其中王敦、王浚两兄弟更是势不两立。王浚起兵讨伐王敦,双方在冀州遥遥对峙。一日,王浚觉察有人从城中偷出,竟是王敦爱妾褚氏。褚氏哭诉王敦虐待她,恳求王浚救助。王浚见其貌美,情生怜爱之心,遂将褚氏留在军中侍奉。
不久,王浚兵临城下,王敦大惊失色,急召诸将商议。左右无可靠计,唯有一人进言:"王浚已有了美人陪伴,必然放松了戒备。不如乘夜突袭,料他必然大意临阵。"王敦大喜过望,当夜亲自引兵直扑王浚大营。一时蝎虎之师,乱军倒戈,王浚自刎而亡。
两军厮杀数月,伤亡无数。及至王敦捷足先得,勉强重新收拢中原,但社会已一片凋零,前事造反,后事更酷,百姓遭殃罪无辜。乡野残破,白骨遍野,饥民漫路,百里无鸡鸣......
虚妄幻想,寄托亡魂
想象温柔乡
东晋永嘉之乱,山河破碎。会稽郡太守王浚,奉命救援都城,被反贼刘敬叛所杀害。时王浚独子尚小,族人皆恐其不能续香火,乃托人打听阴阳生死之理,愿其托生。
适值有一茅山道人游历至此,族人以重资延请,请其为王浚子一占卜。道人祷告三昼夜,终于得一吉兆。王浚之魂自冥府现世,告知族人,当投胎于越州绍兴一商贾之家后重生。族人喜不自胜,遍访商贾之家,果然生有一子,相貌与王浚当年无异,乃确认是王浚托胎转世。族人喜从天降,悉心抚养是子,赐名王宗,后世香火得以承传。
冥冥之中觅知音
宋之相州,有一富贾人家,世守家训,勤俭持家。忽一日,家中儿媳王氏怀有身孕。恰逢大旱,家无蓄粮,只能日啖草根。王氏困于饥馑之苦,一日病重,临产在即。家人正慌张之际,外有一老人自称是王氏前世好友,能通灵鬼谷,保王氏平安。家人信以为真,将老人请入馆驿。
老人祭祷数日,至期满那夜,室内陡起狂风骤雨。家人惊惧万状,只见一妇人形迹憔悴,睫毛低垂,步履蹒跚而入。妇人见王氏危在旦夕,急将一枚宝珠置于其口中,顷刻间,王氏面色如故,子嗣亦生性全然。家人见状,莫不拜恩感荷。待明旦,那妇人早已不知去向。
亡友投胎轮回说
晋孝武帝时,河北儒雅之士王廙、王恂、王浚三人,素与儒生傅佽亲谊有加。年已八十的傅佽,每思故人已先我而去,何日才能重聚。一日,傅佽忽梦见三王皆现于眼前,相谓曰:"吾等生于此世,前缘未尽,死后未遇善识度我等超生,今皆堕入畜生轮回。我廙为犬,恂为猪,浚为羊。"遂嘱咐傅佽今世行善积德,他日能为我等度化更生。
英雄豪杰,智勇双全
英勇灵巧捉群鬼
宋乾德元年,浙东台州城中忽现群鬼肆虐,民不聊生。适有一宋太宗门下捕头陶万年巡抚至此,愿徇力一试。当夜,陶万年布下天罗地网,先引一群鬼入阱。群鬼趋之若鹜,不知其中有诈,遂尽被捕获。陶万年得胜归来,备言其事于宋太宗。宋太宗大喜,封陶万年为"除鬼将军"。
鬼王辟易受礼遇
隋文帝开皇九年,洛阳伽蓝寺住持传闻寺中上有鬼王出没,遂命僧众谨慎侍从,祈其施加恩惠。一日有一道冠白衣人至寺中,直入佛殿高座而坐。当即有群僧趋前请安。那人告知乃传闻中的鬼王,因僧众虔诚礼佛有加,特来临幸。自此伽蓝寺日兴隆旺,香火不绝,皆鬼王庇佑所为。
鬼怪争妍斗丑态
五代十国时期,晋阳城一家相佞,名唤崔知白,通晓术数。一日,崔知白忽遇两鬼对峙,互相扭打。崔知白甚是好奇,上前询问缘由。那两鬼告之,乃是君王生前最爱重的两美妃,死后形神俱在,每每化现于人间,借此较量谁更娇俏动人。崔知白恍然大悟,如此鬼怪之争,亦复人间之嫌隙。语毕,两鬼相继隐去,终不得而分胜负。
死而不渝,孝义精神
生离死别内疚多
东晋时期,谢安之妻桂夫人早逝,遗腹中有一子。谢安梦见桂夫人现身,哽咽谓其:"吾已薨逝,犹系怀中有子未生,望夫君能善待我这孩儿。"谢安迷醒后,遵从妻言,殷勤抚养儿子。儿子渐长,模样神情与桂夫人如出一辙。及其长成,谢安戚戚于心,慨叹往事百般哀痛,觉已年老力衰,恐难尽赡养之责,遂竭尽家资,为此子置办佳偶。
慷慨赴义报亲恩
西晋永嘉之乱,王浚出征抗袭,遇害于彭城之地。当时王浚兄弟王敦夺取中原权柄。王浚子在家中只存骸骨。家人视其骸骨犹如生人一般,供养丁宁。每遇佳节良辰,辄穷极锦绣之物,虔诚供奉。他日观其行止,有如生人亲临。更有异者,王浚子时时会梦见父亲现身指点,呼唤儿媳到案前言谈,了无留恋。
亡魂报德护仁人
南朝宋孔琳,好为义行,一怀仁德。常以妻子告诫曰:"吾他日必当托生于畜类以报人间的恩德。"果然,不久孔琳遽然离世。其妻不忍离人太早,守节以待。一日,忽见一伶仃牛立于门外,辄与之言"此乃吾主之化生。"遂悉心侍奉,供养周全。牛常至耕时庇祐,力役若神。所在农家,皆蒙其福,年年遂获丰衍。
恶疾盈蔚,万众渴盼
魏晋南北朝期间,战乱频仍,饥馑流离,加之疫疠肆虐,生灵涂炭。于是民间对于安康祥和的向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东晋永和九年,江淮一带爆发瘟疫。时有一箫师闻疫情垂危,从长安趱步而来,夜以箫声感召阴阳。民间相传此人乃太乙真人化身。每夜箫声荡漾,鬼怪无不静听。师者自谓音律合于四时,可导引阴阳,遏止疫疾。果然,旬日之内,疫情略见缓解。人们心怀希望,尊奉箫师如同神佛。但热望终难长存,师者吹箫至第二年春分,便自言:"吾功遂毕,当一去了。"遂长大吟吼,化作一缕青烟,升空而去,终隐无踪。
洛阳一带亦时疫肆虐。时有一僧徒,名唤慧绍,惯于医疗。晨钟暮鼓,慧绍皆诵诵经咒以济有疾。得疾者但取淡浆灌制之药,就能安枕。终而慧绍名声绵亘三郡,被尊为"治世济民之高僧"。而当年四方疫灾,从彼时起亦渐散去,百姓舒舒气,宛若重生。
是役,虽然种种瘟疫肆虐,但亦有贤者仁人以大智大勇御之。百姓有幸,得以蒙佑庇护,免遭生灵涂炭之祸。非争战扰攘所能比拟,实为万众所盼祈的安康之兆。当时苦难人世,一旦迎来稍纵即逝的曙光,皆被视作来自天佑的亨通,奠定后世人心向往幸福安康的不竭之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