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哥伦布的《航海日记》
第二篇:哥伦布的信
第三篇:赝作家西村兼文
修正:第三篇里“雪翁”二字,应为“苏峰”二字。
第四篇:
爱书之人兼伪书制造者
有人说“爱好书籍者无不良之人”,也有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凡事皆有例外。明治中期的时候,海内外数一数二校勘学者岛田[注],出身汉学名家,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写出《古文旧书考》,他也是位知名的珍本稀见书收集家。但谁曾想,日后竟会为了口腹之欲,窃取寺院藏书出来卖,因此引发刑事诉讼,身陷囹圄。
另外一位因为这种勾当获赠“手镯一对”锒铛入狱的,是托马斯・杰・怀斯(1859~1937),他不仅是英国有名望的实业家,还是一位著名的书志学家,他本身也是一名杰出的藏书家。他的藏书被命名为《阿什雷文库》,四折判十一册的藏书目录,以藏书质量高而炫耀于世。他一边担任英国书志学协会会长,一边也是布朗宁协会、雪莱协会、罗克斯堡俱乐部的会员。一九二六年,被奥克斯福特大学授予艺术硕士名誉学位。帮助各个大学图书馆以及大英博物馆,购入十九世纪著名诗人的初版本,这些书根据他的书志学调查,被认定为真品。
然而,一九三四年,格拉姆・波拉多和肖恩・卡特两位学者,出版了以《关于十九世纪的小册子有效性的疑问》为题的著作,其中有一篇“是谁?伪造了三十余种一八九〇年英国著名作家的初版本并当作真品出售”的报告。于是乎嫌疑落在了怀斯的身上。当时怀斯尚在世,作为知名人物,知假造假证据确凿。本源的破灭,比一九四〇德国空军轰炸大英博物馆事件更加令世人震惊。
最终他的造假行径大白于天下。他先是收集了十九世纪诗人、评论家的作品,细细研究上一番,在那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版本,号称是比世间一般概念里的初版本还要早的,只有少量发行的私家版本。然后从大英博物馆开始,卖给英国各个大学的图书馆。
他制假的目标,有布郎宁夫人、罗塞蒂、泰尼森、斯蒂文森、狄更斯、斯温巴恩、华兹华斯、萨克林、乔治・艾略特、威廉・莫里斯、罗塞提等等。怀斯造假行为最初的动机,毫无疑问是为了钱。之后他伪造出来的东西,因为是新鲜极具趣味性而流行一时,在拍卖场上更是被喊到了一千二百五十美元(四十五万日元)的超高价位。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真品为前提。
他去世之后,数千册的藏书一揽子归大英博物馆所有。其中不乏中国的珍本稿本,同时也有不少经他之手制作的赝作夹杂其中。
(未完待续)
注: 岛田,即岛田翰(1874~1915年),出身汉学名家,幼承庭训,后又得师从其时著名学者井井夫子诸人,学问淹通,识见广博,尤精于版本考证、校勘之学。一九〇五——一九〇六年间,曾到中国访书,数次登陆心源皕宋楼。明治年间得检校点勘常人不得见的《中秘之书》,对汉籍传布聚散之源流了如指掌。除《古文旧书考》外,岛田刊翰还著有《群书点勘》、《访余录》等,均为广受学界重视的版本目录之作。
二零零三年,北京国书馆出版社将《古文旧书考》以《汉籍善本考》之名出版。影印所据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明治三十七年东京民友社聚珍排印本,按原尺寸印行。原书四函四册,系近代著名著书家郑振铎捐赠。
《汉籍善本考》原名《古文旧书考》
另,庄叟此篇文章里提到的造假者怀斯的经历,日本作家高桥俊哉曾专门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ある書誌学者の犯罪―トマス・J.ワイズの生涯》(一位书志学者的犯罪——托马斯・杰・怀斯的生涯)。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互相验证一下。
ある書誌学者の犯罪―トマス・J.ワイズの生涯
ある書誌学者の犯罪―トマス・J.ワイズの生涯
十九世紀パンフレットの真贋についての調査
记忆碎片
2022年4月9日
夜半出奇迹,又要笑晕了。
翻译到第四篇,庄司浅水提到了岛田翰和他的代表作《古文旧书考》,背后书架上竟然有一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汉籍善本考》,即是改名后的《古文旧书考》。这本书当初是凑单买回来的,而且,因为书皮和书芯装倒了差点申请退货,后一直放着没动......原来是在等今天。
文中提到的怀斯,也找到了以他为主角的原版书,借鉴相关内容修改了译稿部分细节。
小激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