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词,最近因为同名电影《满江红》,又进入了大众的视线,据说有观影者在散场之际集体起立背诵全篇。
还有一些网友看完电影之后发出感慨:小侄女从未听说过这首《满江红》,还是看了电影才知道它的存在。
《满江红》这首爱国豪放词,一般认为是由南宋岳飞创作。自从问世后,历经元、明、清三朝,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每逢国家有难、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总会有人想起它。
人们或把它镌刻于石碑、墙壁之上,或将它编进杂剧,谱成歌曲在舞台上演唱。人们把岳飞创作的这首《满江红》当成了激发民族血性,唤醒民众反抗侵略者的最佳精神武器。
然而到了和平时代,又有人觉得这首词的存在,已经“不利于团结”。还有人认为这首词并非岳飞所作,并且还指出了三个疑点。
关于《满江红》引发的争论,至今没有断绝过。如今因为一部电影思及往事,再重读岳飞的名词,偶然发现它被挑出这么多的问题,或许还有别的原因。
一、《满江红》存在的疑点
上个世纪,国内曾经爆发过一场关于《满江红》作者是不是岳飞的争论。先是著名语言学家余嘉锡,在其所著的《四库提要辨证》中指出,这首词存在“疑点”。
到了1962年,杭州大学教授、词学大师夏承焘在一本日本刊物上发表文章,称这首词可能不是岳飞之作。随后,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论战。
到了1979年,眼见风波将要平息时,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突然把《满江红》从自己编辑的《唐宋词选释》中删除,理由就是它的作者“存疑”。
那么,这首《满江红》到底存在什么“可疑”之处呢?综合各家之观点,大概有下面这么几处疑点:
第一、余嘉锡在五十年代指出,《满江红》正式出现的时间是明朝的嘉靖年间。当时有一个大学士名叫徐阶,他写了一本《岳武穆遗文》。
《岳武穆遗文》中提到,在明朝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有一个官员重新修建了武穆祠,并把这首词题写到了一块石碑上。
基于这一点,余嘉锡表示,宋元之人从来都没有提过这首词,可是它突然就在几百年后冒出来了,这是一个可疑之处。
第二、岳飞之孙岳珂编写的《金陀粹编》里面也没有这首词。岳珂写这部书的目的正是搜集岳飞遗文,替岳飞说话。如果岳飞真写了这首词,岳珂不可能不收录进去。
第三、夏承焘指出词中的“踏破贺兰山缺”,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贺兰山在河套地区,而宋金交战之地是在两湖、以及河南地区。
另外,唐诗之中有很多人提到“贺兰山”,但是他们每一次提到这三个字时,都是“实写”。换句话说,就是唐朝之时,“贺兰山”并不是一个典故,所以不存在词人用“贺兰山”作意象的可能。
二、《满江红》到底是不是岳飞所作?
前文所述三个疑点,当年其实都已经遭到了反驳。有学者指出,南宋正史里面的确是没有提到过《满江红》,但是在清人引用宋人的野史《宋稗类钞》里面有其全文。
另外,全元曲中也收录有《岳飞破虏东窗记》,当中还有修改过的《满江红》唱词,其文如下:
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踏破贺兰山缺。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振,那时朝金阙。
这里的唱词最末的三个字是“朝金阙”,而在河南汤阴县岳飞庙里面发现的《满江红》墙上题字,最后三个字也是“朝金阙”。明弘治十五年赵宽题碑文后,基本都改成了“朝天阙”。
古代皇宫里面有金銮殿,“朝金阙”就有得胜还归,面见天子复命之意。赵宽大概认为“金”容易让人联想到金国引发误会,直接改成了“朝天阙”。
1986年,有人在浙西收到一套《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当中有岳飞与祝允哲的《满江红》唱和词。祝允哲在宋哲宗时曾任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是岳飞生前好友。
祝氏族谱里有祝允哲与岳飞往来的信件,其中岳飞的《满江红》与如今常见的版本不同,题目是《与祝允哲述怀》,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祝允怀作《和岳元帅述怀》:
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因此有学者分析推断,岳飞的这首词是如今我们所见的《满江红》的早期版本,这首词大概写在他某一次出征之前。
岳飞在这首词的上阕里怀想往事,提及过往自己率领岳家军与金人作战,捷报频传,收复了百里江山。
但是后来由于朝廷在作战问题上的反复,导致他未能“一捣黄龙”。眼见自己的年纪渐长,可是平生的志向与抱负还未能实现,由是伤感,“等闲白了少年头”。
在词的下阕里面,岳飞又表达了抗金的决心。并说出希望得胜归来的那一天,再与祝允哲同行,一同祭奠家邦,疏解心中的郁结。
祝允哲则在和词里面盛赞岳飞雄姿英发,威名在外。鼓励他重新披上金甲,打到金国去迎回二帝。
词的下阕,祝允哲拿卫青、霍去病等汉代名将手持长矛,闯进匈奴老巢的事作比。希望岳飞建立万世功名,再回归大宋“朝天阙”。
所以有学者推断,岳飞应该是看了祝允哲的和词,后来再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又把这首词修改、润色,才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模样。
在原词之中,岳飞本来没有提“贺兰山”和“朝天阙”,在看了祝允哲的和词以后,他就将“贺兰山”和“朝天阙”从和词中移过去了。
另外,余嘉锡说岳珂《金陀粹编》没收入这首词,那是因为岳飞被秦桧陷害入狱后,家中的文书档案被抄走,最后只有少部分残余还给其家人。
岳飞创作的诗词,岳珂没有录入书中的并不止这一首《满江红》。宋人的《宾退录》中,就记载了一首岳飞题写在新淦县萧市中的一首题诗:
雄气堂堂贯斗角,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前面已经说过,“贺兰山”极有可能是岳飞援引祝允哲和词中的词。夏承焘之所以会认为这个词用得不对,大概是因为中国诗坛有一个“唐后无典”的说法。
即唐朝之后,默认不再将新典故当成“意象”在诗中起用。所以夏承焘认为,唐人用“贺兰山”是实指真正的贺兰山。
岳飞再用贺兰山,就与他真实的作战地点不符合。不过“唐后无典”这个说法,也不知道是哪个时代,由哪个人最先提出来的。
就算是前代人说出来的,但是又没有形成硬性的规定。后人要以“贺兰山”作典故,借霍去病抗击匈奴来比南宋抗金的事,也没有什么不对。
另外,中国其实是有三个贺兰山的。一个是在河套地区,这是岳飞从来没有去过的,这也是大家熟知的那个贺兰山。
另一个就是“郁孤台”,岳飞在绍兴三年去过那里,不过他去那个地方不是为了抗金。最后一个贺兰山在河北磁县县城的西北方向,那里曾经是他练兵的地方。
结语
《满江红》这首词,到底是不是岳飞所写,我想现在还不能百分百地肯定。但是证明不是这首词不是岳飞创作的证据,显然更加无力。
余嘉锡、夏承焘等人当初提出疑问,最关键的是他们发现这首词是在明朝“木土堡之变”后突然得到了朝廷要员的重视,得到了推广。
想当初明朝与瓦剌交战,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被也先俘虏。后来明英宗回到明朝,经过“夺门之变”,又拿回了帝位。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明朝与瓦剌时不时爆发战争,地方上还有农民起义,这些情况都和“靖康之变”后的南宋有一些相似,所以当时很多人传颂《满江红》。
另外,当时明朝为了激发百姓的爱国情绪,也有意识地在全国修建岳王庙。但是这些事情并不足以证明这首词是明朝人创作的,因为元杂剧里面已经有了《满江红》的一些关键句子。
当初南宋朝廷错杀了岳飞,后来虽然替他平了反,但是也不好大肆地宣传他。南宋被元朝所灭,元朝人也不可能歌颂他,只能由老百姓通过元曲的形式,把他的故事流传下来。
直至明朝与瓦刺人作战的时候,自然会让人怀念岳飞这样精忠报国的汉人英雄。再后来明朝又被清朝所灭,乾隆年间还有人写《说岳全传》讲述他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等戏曲大家,又把岳飞的故事搬上了戏台,同时还把《满江红》谱成歌曲传唱。
可以这么说,其实每一次《满江红》在社会上大规模地传播,都是因为国家、民族遇到外来侵略,需要唤起人们的血性时,才有人想起了它。
如今因为电影《满江红》,又有人开始传唱《满江红》词了,这是件好事。只是网上有一些北方的朋友去看了这部电影,回家很兴奋,结果被人教训说:
你为什么要与岳飞共情呢?岳飞抗的是金,可你就是“金国人”啊。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神逻辑,怎么能因为曾经的金国占据过那片土地,就默认了千年之后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的人,就一定是金人后裔?
听到这种话的时候,我当时就想上去查那人的身份证了。我想看看那人身份证上面的姓氏是不是“完颜”,他到底有没有历史文化常识。
这些人到底知道不知道中国南北统一后,北方很多人都是从中原和南方迁过去的汉人?金国早在几百年前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为什么他们会产生了如此荒唐的“身份认同”?
我在想,这件事难道真的不是因为产生了“错误的历史观”,而对岳飞与他所著《满江红》刻意进行“回避”,带来的荒唐后果吗?简直让人无语凝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