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叫什么名字?这好像是句废话,武则天不是就叫武则天吗?其实则天这个名字来源于她死后的谥(shì)号“大圣则天皇后”。所谓谥号,就是古人对死者生前道德品行及命运际遇等盖棺定论的评价,“则天”的意思就是效法上天。看到这个谥号,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武则天不是皇帝吗?为什么谥号是皇后呢?这就要从“神龙政变”说起。
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是怎样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但却不知道她并不是在皇帝位置上干到去世,而是被赶下台的。晚年的武则天非常宠幸面首(也就是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加上个人精力下降,对朝政的控制力减弱,导致两兄弟恃宠而骄,逐渐插手皇室内部事务和朝政,引起武则天跟子女和众大臣的关系紧张。其中影响最恶劣的事件,当属邵王李重润(李显之子、武则天之孙)、永泰郡主李仙蕙(李显之女、武则天孙女)与魏王武延基(武则天侄子武承嗣之子、李仙蕙丈夫)在暗地里讨论二张干政之事,被二张的耳目察觉而告知二张,二张遂添油加醋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听后大怒,责骂太子李显,并勒令李显审问自己的子女,在母亲的淫威下早已是惊弓之鸟的李显为求自保,不得不逼儿子和已经怀有身孕的女儿自尽。随后二张又找借口将武延基下狱,并将其逼死。
李显在这件事中失去了一子、一女、一婿外加一个还未出世的外孙,即便是贵为武则天的嫡亲,也躲不过二张的迫害,可见二张气焰之盛,而二张的权势又来源于武则天。此时的武则天虽然不至于完全年老昏聩,但脾气就是一个老小孩,喜怒无常,只有二张能哄她开心。故这件事使李显和弟弟相王李旦、妹妹太平公主意识到除掉二张已刻不容缓,否则灾祸迟早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本来,晚年的武则天一直在传位给李家还是武家之间摇摆。传位给李家,就是儿子李显即位,但李显同时又是李唐皇族,接班后肯定会复辟唐王朝,自己建立的大周将不保。传位给武家,则是侄子武三思即位(当时武承嗣已去世),可以保住大周,但她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自己的子女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及其全家将来肯定性命不保。
而且武则天对两个侄子是有些嫌隙的。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ē)早年经营木材生意积累了不少家产。他颇有远见,隋末天下大乱时主动与李渊交好,出资出物帮助李渊起兵,是李渊的“后勤部长”。李渊建立唐朝后任他为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士彟与原配相里氏生武元庆和武元爽,相里氏病故后,李渊亲自为他做媒,续弦隋末宰相杨达的女儿杨氏,生武则天。武士彟去世后,武元庆和武元爽对武则天母女非常刻薄。武则天当皇后后,将武元庆贬官,将武元爽流放,两兄弟不久后都死在外地。后来武则天想称帝时,需要娘家人支持,才提拔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和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但武则天肯定无法忘怀当年两个哥哥是如何对待自己和母亲的,对两个侄子有所猜忌,何况他们俩能力还不咋地。再说了,侄子哪有儿子亲呢。
在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说下,武则天最终重立李显为太子,确立了还政于李唐的大方向。武周时期朝中很多大臣都是从唐高宗甚至唐太宗时代过来的,对李唐皇室有很深的感情,武则天做出这个决定后,君臣关系趋向了前所未有的和睦。但二张干政又使局面出现了变数,因为武三思不停地巴结讨好二张,通过二张给武则天吹枕头风,使她又摇摆起来。这引起了宰相张柬之等老臣的担忧,于是暗中与李唐皇室合谋,策划政变。
这个张柬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七十多岁了还只是个正八品的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县长),后来朝廷征召贤良,有一千多人参与策论对答,他竟然名列第一。随后授任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委员),不久又改任凤阁舍人(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秘书长)。后来因为反对与突厥和亲,被武则天贬到地方上任职。但他老成持重和深谋远虑的做事风格却得到了狄仁杰的赏识,狄仁杰生前曾屡次举荐他为宰相。武则天一直很信任狄仁杰,所以张柬之才得以在年近八十时拜相。而正是八十一岁的张柬之主导了这次政变,将八十二岁的武则天赶下台。
神龙元年正月(公元705年2月),武则天生病住在迎仙宫,二张侍奉左右,不准他人探视。2月20日,张柬之与另外一位宰相崔玄暐(wěi)、大臣桓彦范、武将李多祚(zuò)和李湛、郡马王同皎(李显之女安定郡主的丈夫)等人共同拥立太子李显,并在羽林军的护送下从玄武门进入迎仙宫,诛杀了正在宫内集仙殿走廊下的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随后众人进入集仙殿逼武则天退位。(按:武周时期的都城在洛阳,当时称神都,此玄武门为洛阳宫城的北门,非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与此同时,为防外部生变,李旦率领南门禁军逮捕了二张的党羽韦承庆、房融、崔神庆等人。太平公主则在这场政变中充当了李唐皇室与大臣的联络人,外加情报收集者。
武则天见大势已去,于两天后下诏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李显复位后即废除“周”国号,复称“唐”。(按:李显在父亲唐高宗李治去世后就曾为帝,但不久就被当时已有称帝野心的武则天废黜。)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为了恢复李唐,狄仁杰可谓是老谋深算,他深谙武则天秉性,不仅把李显重新扶上太子之位,还为他安插了张柬之这张护身符。
武周时期的洛阳城地图
都说权力是人生的保鲜剂,失去权力后的武则天精力迅速衰竭,当年十二月便病逝。临终前下遗诏要求去皇帝号,由于政变后李显曾给母亲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故去世后谥为“大圣则天皇后”。所以“则天”并不是她的本名,而是谥号。
除了“则天”,武则天还有一个称呼——武曌(zhào),这个名字是她称帝前一年(690年)为自己起的。“曌”为现造的字,取日月当空之义,意同“照”,这个字更像是武则天称帝前的政治宣言。至于各类影视剧中常出现的名字“武媚娘”,则仅见于小说野史,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均不见记载。这么说来,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最初竟然没有自己的名字。
其实不仅武则天,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在正史中也没有被记载名字。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说太平公主名叫“李令月”。这个名字的源头来自唐代文学家崔融(653-706)的文章《代皇太子上食表》,收录在清代嘉庆年间官修的文章总集《全唐文》中。崔融当时任太子李显的侍读(就是陪读兼秘书),从题目就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代李显写的,所呈的对象是李显的父皇唐高宗和母后武则天,内容是为庆贺妹妹太平公主出嫁而献食。原文开篇即言“臣某言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由于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所以有人阅读时就把“李令月”连在一起了。其实这句话的断句应该是:“臣某言,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
因为是代写,开头不能直接写太子的名讳,所以写“臣某”,太子誊抄时再把自己的名字替换上去。“伏见”是谦辞,相当于“拙见”。“妾”在古代多指男子的侧室,或用于女子自称时的谦辞,此处应该是李显在父母面前对妹妹谦称,“妾李”即指太平公主。为什么不能把“李令月”连在一起呢?因为“令月嘉辰”意思是连贯的,相当于“吉日良辰”,“令”在这里是吉祥、美好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臣显进言,拙见,臣妹太平公主于良辰吉日下嫁公族。
武则天原本出身寒门,在女子地位较低的古代,最初未起名字倒也正常,但太平公主出身皇家,正史中也不见关于她名字的记载,可能在当时不管女子出身贵贱,普遍都不起名字,或者有名字但正史不予记载。前文提到的永泰郡主,正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1960年发掘她的墓葬时,才从墓志铭上得知叫李仙蕙。
与武则天的名字一起成谜的,还有她留下的无字碑。武则天去世后与丈夫唐高宗合葬于乾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无字碑就矗立在乾陵前。按惯例,先皇去世,世人是要为其刻碑记功的,比如无字碑旁就是为唐高宗记功的述圣碑,碑文还是武则天亲自撰写。但无字碑却是个例外,这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又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关于无字碑的成因,历来众说纷纭。比如武则天自认为功绩太大,无法用文字描述,也有说她自知罪孽深重,干脆不写为好,还有说她位极人尊看淡功名,故意留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其实这三种说法都站不住脚。首先,如果武则天真认为自己功劳很大,她的子孙更应该为她刻碑记功,好让后人瞻仰。其次,没有哪个皇帝不在乎死后的名声,就算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肯定还是希望留下好名声,这是人之常情。即使她不在乎,她的子孙也会在乎,毕竟谁会愿意自己的祖先遗臭呢。第三,碑是武则天去世后所立,是否在碑上刻字已不是她的意愿所能决定的了。
无字碑真正的成因,还是在于武则天去世后唐朝政局的动荡。神龙政变后,张柬之等人本应趁势诛杀武三思,彻底铲除武家势力对李唐政权的威胁,但他被自己的功劳麻痹,不再进取。同时,唐中宗李显让韦皇后参政,以报答她在自己落难时的不离不弃。李显还是太子时将幼女安乐郡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所以武三思现在是皇帝的亲家。二张倒台后,善于阿谀奉承的武三思傍上了亲家母韦皇后,并协助韦皇后构陷神龙政变的功臣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人,将他们统统流放,武三思还在韦皇后的帮助下当上了宰相。韦皇后野心日渐膨胀,想效仿婆婆武则天称帝,安乐公主也有样学样,妄图让父亲封自己为皇太女。朝廷中形成了以韦皇后为主,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三思为辅的专权集团,不停打压和羞辱太子李重俊,因为李重俊非韦皇后所生。
上官婉儿是大唐有名的才女,不仅自己诗文写得好,品评群臣诗文也能服人,《全唐诗》存有其作品32首。她的祖父是高宗时的宰相上官仪,高宗当年因与武则天有嫌隙曾想废除她的皇后之位,上官仪负责起草诏书,不料中途被武则天发觉。武则天随即向高宗申辩,打消了他废后的念头。不久后,武则天以谋反为借口将上官仪和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下狱并处死,还在襁褓中的婉儿因受牵连与母亲一起被没入掖庭宫为奴。长大后的她聪慧善文,被武则天发掘,委任为内舍人(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经常代高宗和武则天起草诏书。武则天称帝后,她逐渐参与批阅奏章和协助武则天决策。当时她可能已与李显有染,所以神龙政变时并未被波及。李显复位后封她为昭容,又封其母亲为沛国夫人。昭容是后宫九嫔之一,仅次于皇后和贵、贤、淑、德四妃,可见她与李显关系匪浅。她又与武三思私通,武三思能当上宰相也有她的推崇。
不堪忍受的李重俊最终在景龙元年(707年)发动兵变,诛杀了武三思和武崇训。随后他命自己在羽林军中的亲信封锁皇宫,想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却在玄武门被另一部分羽林军挡住,最终兵败被杀,史称“景龙政变”。(按:唐中宗复位后将都城迁回长安,此处玄武门即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
唐代长安城地图
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的野心终于这引起了中宗的警觉,母女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于景龙四年六月(710年7月)毒死了中宗,并将中宗幼子、年仅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立为傀儡皇帝,韦皇后临朝称制,改年号为“唐隆”。如果不出意外,韦皇后下一步就是效仿婆婆当年的做法,找借口废除李重茂,再授意朝中那些韦派大臣劝进,自己就可以荣登大宝。安乐公主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太女,待母亲百年后接班。应当说这方面武则天开了一个不太好的头,但凡跟皇权有关系的女人都想步她后尘。
但韦皇后还面临两个巨大的障碍——李旦和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颇有些母亲武则天般的强势性格,与韦派多有摩擦,韦派的人也尽量不去招惹她。李旦在神龙政变后虽然一直很低调,但还担任着太尉之职。太尉是三公之一(另两公是司徒和司空),正一品。唐朝时宰相大多为正二品、从二品甚至正三品,所以三公的官阶比宰相还高,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宗室或大臣担任,虽然没有实权,但影响力巨大,关键时刻往往能左右大局。武则天当年能上位为皇后,司空李勣(jì)的支持就不可或缺。中宗驾崩前韦皇后就想找机会除掉两人,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真正的对手却在千里之外的潞(lù)州(今山西省长治市)。
李隆基,李旦第三子,母亲窦氏是李旦的侧妃。按说一个亲王的庶子,离皇权中心已经有一段距离,大体上是没有机会上位的。但他天生社牛,喜欢结交朋友,这些朋友中既有韦派的人,也有羽林军的人,正是这些朋友为他创造了机会。
710年春,中宗在长安南郊举行祭天大典,身为宗室成员的李隆基从潞州别驾任上返回长安参加,他嗅知了韦派的动向,便滞留在长安不走了。中宗驾崩后,按捺不住的安乐公主与堂舅韦温、宰相宗楚客等人决定对李旦和太平公主动手。与宗楚客和李隆基同时交好的兵部侍郎崔日用得知了阴谋,害怕祸及自身,遂暗告李隆基。李隆基决定先发制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谋划起事。7月21日,他与心腹刘幽求、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等人,在结识的羽林军果毅都尉李仙凫(fú)、葛福顺和陈玄礼的带领下进入宫城。
韦皇后毕竟是经历过景龙政变风浪的人,知道控制羽林军是掌握皇权的关键,所以把外戚韦璿(xuán)、韦播和高嵩任命为羽林军统帅。三人为立威经常笞打下属,引起了众多羽林军官兵的不满,这也是李隆基能够交好葛福顺等人的原因。当夜,葛福顺率下属突袭驻扎在玄武门的羽林营(李唐皇室跟玄武门还真是有不解之缘),诛杀了韦璿、韦播和高嵩,并号召众官兵一起讨伐韦皇后等人。众官兵早就受够了三人的责打,于是欣然从命。控制了羽林军的李隆基已然胜券在握,韦皇后、安乐公主、韦温和宗楚客先后伏诛。倒是上官婉儿主动前来迎接李隆基,并将她起草的中宗遗诏拿给刘幽求看,不过遗诏可能是她杜撰的。刘幽求为她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没有答应,并将她斩杀,毕竟从武周时期到中宗朝,上官婉儿勾连太多,留下她只会后患无穷。一代才女至此香消玉殒。
为防走漏风声,李隆基事前并未告知父亲李旦,李旦直到第二天大局已定后才知晓。随后李重茂在太平公主逼迫下退位,李旦被拥立为皇帝,改元景云,并立李隆基为太子。这就是“唐隆政变”。当初李显首次即位被武则天废黜后,李旦曾短暂为帝,但龙椅还没坐热就被母亲软禁,如今他竟然跟哥哥一样二度为帝。我国历史上两度当皇帝的人屈指可数,而且结局往往不太好,李旦算是结局较好的一个。虽然他离皇权的中心一直很近,但性格却有几分佛系,而且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这可能就是他庙号为睿宗的原因吧。
值得一提的是,唐隆政变造成了两个人性上的悲剧。韦皇后得势时,唐高祖曾孙、汴王李邕(yōng)娶了韦皇后的妹妹崇国夫人,御史大夫窦怀贞在原配夫人病故后娶了韦皇后的乳母王氏。两人听闻李隆基起事成功后,竟然各自砍下妻子的头颅献给李旦。这种溟灭人性的政治投机自然为世人所唾弃,李旦革除了李邕的王爵,将他与窦怀贞一同贬官外地。
唐隆政变虽然铲除了韦派的势力,但唐朝的政局并没有稳定下来,朝廷的主要矛盾由韦派与李唐皇室的矛盾转变为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太平公主在关系李唐存亡的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中都立了大功,权势和威望愈发显赫,不仅积极参政,睿宗还会在大事小情上主动征求她的意见,这让李隆基非常不爽。当然,睿宗也会考虑太子的感受,很多事情会同时征求李隆基的意见,总之就是搞平衡,两边都不想伤害。
谁都看得出来,太平公主明里暗里就是想跟母亲当年一样位极人尊。李隆基是她最大的竞争对手,权势虽不如她,但在唐隆政变中表现出的果敢还是让她有些担心。所以她命人散布流言说李隆基非嫡长子,不应立为太子,谋求废除李隆基,但遭到了韦安石、宋璟、姚崇等大臣的抵制。她又到处安插眼线、广结朋党,监视和压制李隆基。但这时羽林军掌握在宋王李成器(睿宗长子、李隆基哥哥)和岐王李隆范(睿宗四子、李隆基弟弟)手中,这两人是李隆基的拥趸,睿宗也觉得妹妹气焰过于嚣张,逐渐偏向维护太子,所以太平公主暂时也不能拿李隆基怎么样。而李隆基也在暗中积蓄力量,伺机除掉这个跋扈的姑姑。
延和元年(712年),有彗星现于天,太平公主命人向睿宗进言,说彗星是天扫帚,意为除旧布新,恐怕是太子要提前取陛下而代之。在整个皇权时代,皇帝与储君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皇帝既要培养和维护储君,让储君接好班,又害怕储君羽翼丰满后架空或提前取代自己。储君虽是皇帝的接班人,但皇帝随时可能变卦,所以既要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帝,又要培植自己的势力,防止皇帝替换自己。古人迷信,如果换作其他皇帝听到这话,肯定会猜忌太子,不料睿宗却顺水推舟,说既然天意如此,那朕就禅位给太子。太平公主一下就懵了,完全没想到睿宗会不按套路出牌,慌忙伙同自己派系的大臣极力劝阻。但睿宗心意已决,当年八月正式禅位,甩手做起了太上皇。他大半辈子都处在最高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可能早就厌倦了,禅位既可以解脱自己,又可以使李隆基化被动为主动,遏制太平公主的野心。手握无限的权利,却能够激流勇退,这可能就是他的“睿”吧。
李隆基终于得登大宝,是为唐玄宗,当年改元先天。表面上太平公主仍然大权在握,因为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都是她的人(唐朝时为防止宰相专权会同时任命多个宰相),依附于她的文武百官更是超过半数,但她明白,如果不趁李隆基新立未稳将他废黜,那么自己就要遭殃了,于是与属下密谋准备发难。
先天二年七月(713年8月),宰相魏知古率先告发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图谋叛乱。李隆基再次展现了他的果敢,迅速与李隆范、高力士、王毛仲等人商议并采取行动,先是诛除了太平公主安插在羽林军中的将领常元楷和李慈,以确保羽林军不会起乱,随后又逮捕了太平公主集团的核心成员贾膺福、李猷(yóu)、萧至忠、岑羲等人,将他们一并斩首。当年杀妻表忠心而被贬官的窦怀贞,后来依附太平公主得以被召回长安,还在她提拔下当了宰相,成为太平公主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听闻李隆基平乱,他慌不择路逃入长安城壕中,知已无活路,遂自缢而亡。太平公主则逃往终南山中躲避,三天后才出来,被李隆基赐死。她的子女几乎全部被处死,只有薛崇简因为一直反对母亲当权而幸免于难,李隆基赐他姓李,并以宗室身份相待。这就是“先天政变”。
有意思的是这次政变李隆基又没有通知李旦,李旦中途知晓后也心领神会,立即以太上皇的名义颁发诰命列举太平公主集团中那些大臣的罪状,给儿子争取人心。
先天政变后,李隆基完全掌握了实权,唐朝的政局也终于稳定下来。当年十二月(714年1月),李隆基下诏改年号为开元,大唐从此迎来了盛世的曙光。
从705年到713年,九年时间里唐朝共经历了四次政变,朝廷持续动荡,加上不同势力上台后对武则天的评价莫衷一是,为其刻碑一事也就一拖再拖。对李唐皇室来说,如何评价武则天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武则天以后的唐朝皇帝都是她的子孙,她去世后本应受到他们的无限推崇,但因为她迈出了那个时代所有女人想都不敢想的一步,使女主政治成了李唐皇室挥之不去的隐痛,所以在推崇她的同时又表现出某种忌讳和矛盾心理,导致武则天的谥号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神龙元年(705年)逝世初谥“大圣则天皇后”,唐隆元年(710年)改为“天后”,同年李旦复位后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又改为“天后圣帝”,不久再改为“圣后”,开元四年(716年)改为“则天皇后”,到天宝八年(747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按:天皇和天后这两个称呼可以算是唐高宗的发明,唐高宗于上元元年(674年)始称天皇,称武则天为天后。小日子那个天皇的称呼就是跟唐朝学的。)
武则天之后,韦皇后和太平公主都曾非常接近人尊之位,虽然最终失败,但无疑也提醒了李唐皇室,女主政治还有复辟的可能。李隆基自己就是这两次危机的亲历者和拯救者,可谓体会深切,对于刚摆脱太平公主阴影的他来说,再提为祖母刻碑就显得不合时宜,最终只能留下一方无字碑。
附一:本文大事年表
705年(武则天长安五年、中宗神龙元年):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并于当年去世。中宗李显复位,废国号“周”,复称“唐”。
707年(中宗景龙元年):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诛杀武三思,随后兵败被杀。
710年(中宗景龙四年、废帝李重茂唐隆元年、睿宗景云元年):中宗李显去世。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李旦复位。
712年(睿宗延和元年、玄宗先天元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713年(玄宗先天二年、开元元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太平公主被迫自尽。开元盛世启幕。
附二:武周和李唐皇室主要人物谱系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