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解析A项,次:下一个。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用,凭借;连词,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修饰。C项,连词,于是,便;副词,却,反而。
D项,代词,这样;代词,他。11.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3解析选文记载诸葛亮初见刘备时不被重视、后因献策被礼遇的一件事,明显与《三国志》“三顾茅庐”的记载不同,属于“出事本异”的“异闻”,故选解析画波浪线部分,四字句居多,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值得注意。正确的标点: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答案(1)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2)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解析(1)关键词:“旧”“诸生”“意”。(2)关键词:“不及”“众”“待敌”。注意“得无……乎”的翻译。(3)关键词:“乖背”“是”“良”。《魏略》说:刘备驻军樊城。当时曹操刚刚平定黄河以北,诸葛亮知道荆州将是下一个被攻击(的地方),但刘表性情温和,不懂军事。诸葛亮于是北上求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军中升帐议事完毕,其他的宾客都散去,而诸葛亮独自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要说什么。
刘备喜好用鸟羽兽毛编织饰物,当时正好有人给他送来髦牛尾,刘备于是亲手编织起来。诸葛亮于是进言说:“睿智的将军应当有远大的志向,难道只会编织饰物吗!”刘备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饰物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只是姑且以此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相比谁更有实力呢?”刘备回答说:“(刘表)比不上(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估计自己如何呢?”刘备说:“(我)也比不上(曹操)。”(诸葛亮)说:“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我也担忧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人口不少,只是登记在册的人少,平日里征调(物资或人员),人们就已心中不悦;可以告诉刘表,让国内未登记户籍的人家都如实自报,根据登记来增加部众就可以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于是部众实力增强了。刘备因此知道诸葛亮有谋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对待他。《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三次亲自到我的草屋来拜访我,拿现在天下的大事来和我商量”,就是说并非诸葛亮先拜见了刘备,这是很明白的了。
虽然听说和看到的不一样,各有各的说法,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我先前接到诏令,让(我)采集三国不同的记载来注解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的书斟酌史实、排列次第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所述事件大多详尽而符合史实。确实可称游览历史景观的花园,近代史书的佳作。不过,《三国志》的不足在于过于简略,经常有脱漏的地方。我奉旨寻访、斟酌、审定史实,务必要做到周到详尽。我向上搜寻旧时的传说,收集遗失脱漏的旁证。三国虽离现在年头不远,却事关汉、晋两个朝代,前后涉及一百多年。(前人所作的)注解纷纭错乱,每每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各书中陈寿没有记载而应该收录的史实,全部收录来弥补他的缺漏。各书或者记述同一件事,而说法不一致的,或者本就说法不同,疑惑不能判断的,就全部抄录在内,来完备各种版本的说法。至于纰漏、错误明显之处,表述不合情理之处,就随时修改,来改正其错误、不合理的地方。陈寿对于时事的评论以及他的小失误,(我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了简单的评论。自从开始撰写注解,已经有一月时间。撰写校勘才刚刚完成,(我就)恭敬地(将注书)封固献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