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好书·推荐丨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

好书·推荐丨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

好书·推荐丨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李雪梅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01 内容介绍石刻法律文献兼具传世和出土、官方和民间、实体和程序并行的特

古代文献_文献古代家书里的情与理_古代的文献

《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

李雪梅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12月出版

01 内容介绍

石刻法律文献兼具传世和出土、官方和民间、实体和程序并行的特色,是一种可视化程度较高的立体性史料。在20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碑石所载诏令公文、契证界址、讼案纷争、规章箴言、禁约告示、盟誓神判等事项内涵丰富,与国家行政运转、社会治理、秩序构建、权益保障等紧密关联,是可借以了解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及法律应用的珍贵原生史料。

古代的文献_古代文献_文献古代家书里的情与理

文献古代家书里的情与理_古代的文献_古代文献

本书在完成对古代石刻法律文献的初步摸底工作基础上,力图构建以“碑本”为核心的史料体系。“碑本”特指以铭刻方式生成的文本。载于碑石上的公文、讼案、规章、禁令等不单纯是为保存文献,也是一种权益主张和公示。故为何刻碑、何时刻碑,碑文的编排及格式,都是值得关注的细节。

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的本土特征鲜明。本书汇集的8200余种碑石条目约占古代石刻法律文献总量的三分之二,可大致反映中国古代公文碑、契证碑、讼案碑、规章碑、禁约碑、法律记事碑等六大史料群的概貌。这些史料对于构建中国本土法律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古代家书里的情与理_古代文献_古代的文献

古代文献_古代的文献_文献古代家书里的情与理

02 作者简介

李雪梅,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法律古籍和石刻法律文献整理研究。代表专著有《中国近代藏书文化研究》《碑刻法律史料考》《法制“镂之金石”传统与明清碑禁体系》《昭昭千载:法律碑刻功能研究》等,其中《碑刻法律史料考》获第四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法制“镂之金石”传统与明清碑禁体系》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

03 前言·法律碑刻论观(节选)

石刻文献指以石为载体、用雕刻方式形成的文献。载体的形制除基础类别——长方形碑刻(狭义的石刻)外,还有摩崖、墓志、经幢、造像碑等(广义的石刻)。石刻法律文献以载于碑刻者为大宗,此即我们通称的碑刻法律史料(简称“法律碑刻”),但在摩崖、墓志、经幢、造像碑等铭刻中,也不乏与法律有关的内容。故石刻法律文献的含义较法律碑刻为广,而法律碑刻乃石刻法律文献的主体;法律碑刻的一些标志特征,如公开性、真实性和制度属性等,在墓志、买地券等类铭刻中难以完全体现。

以石载文的石刻史料是文本与实物的结合。就史料存世样态而言,有别于平面化的纸质文献史料,它是立体、易见、可触摸的真实存在。从研究路径看,文献属性偏重于揭示碑刻内涵以突显其史料价值;文物属性侧重于观察外观,除碑石形制、尺寸外,也包括碑石刻立的场所和地点。

在以往的研究中,碑志的文献属性已得到充分体现,文物属性也受到一定的关注。与近年较受关注的碑刻的景观性研究相比,法律碑刻的景观意义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每个具有政治景观意义的纪功碑、神道碑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法律碑刻却往往以重复性见长。它既是制度运作的结果,也是行政管理的手段,以至实用功能强于象征性,这从法律碑的刻立地点、程序、样式、留存数量等方面均可得到验证。法律碑刻常见的累刻、复刻等现象,也因而成为值得探究的“景观”。

除开文献、文物属性外,法律碑刻的制度属性尤为重要,但往往被研究者忽视,而后者正是法律碑刻区别于一般碑刻的关键所在,也是法律碑刻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碑石文字是一种静态的史料记载,而立碑建制、示禁却是一种动态的制度创设过程。故法律碑刻不单纯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或文物,在其刻立之时,即有明显的实用功能。在法律碑刻的公文、禁令、规约等类别中,其制度属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对法律碑刻制度属性研究的关键,是分析碑石的刻立程序和功能。法律碑刻的刻立往往要经过公议、审批、备案等特定程序,诸如“演戏立碑”“立碑为例”“奉官示禁”等仪式和程序,均赋予碑石特别的效力。对制度属性研究的通俗解释,就是研究法律碑刻的生成路径和影响方式,揭示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通过何种方式和步骤,变身为具有约束力或确权作用的法律碑刻;碑刻如何从依托文本,最终超越文本,成为独立的“碑本”。是故,文献、文物属性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法律碑刻的界定,制度属性则突出了法律碑刻的生成方式,及其所具有的社会管理功能和承载的权利义务关系等。这是我们研究法律碑刻的基本方法,即从文献、文物和制度“三观”入手,综合、立体地研究法律碑刻。除碑石铭刻的主体内容外,碑石的原始面貌,如格式体例、尺寸大小乃至刻立地点,加刻、续刻文字,碑阳、碑阴文字的关系,都蕴含着重要信息。因此搜集、探访古代碑石,了解其整体面貌,也是法律碑刻研究的一部分。

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一篇: 张廷玉纪晓岚知道:乾隆审定的《明史》,为何熬成了百年烂尾虾?
下一篇: 佛教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影响三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