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泰州记忆讲堂兴化传统文化专场在兴化市博物馆举行。
本期讲堂主题为“古代文献与兴化地形”,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学术专员、地方文史专家曹生文作专题讲座,“方志江苏”视频号、“今日兴化”APP进行直播。
讲堂开始前播放宣传片《水网垛城》,举行泰州市党史方志馆联盟兴化市成员单位授证仪式,向兴化市党史方志馆(档案馆)、兴化市博物馆、兴化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江苏省兴化中学校史馆、兴化市周庄镇东浒展览馆5家成员单位颁发证书。
兴化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主任冯鸿灿致辞。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戴志勇讲话,提出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走出新路子,为泰州史志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动能;在实现场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方面取得新成效,让史志成果惠及百姓民生。
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处于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人类生存史可追溯到距今约6300年。域内湖荡相连、水网密布、地形复杂,从春秋战国至清代,兴化的地形经历了从海湾到潟湖到湖沼再到平原的演变。可以说,地形承载着兴化历史,历史也造就了兴化地形。
关于史前时期的兴化地形,《尚书•尧典》有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大约4000年前,里下河再次遭遇海侵,一片汪洋,文化上出现断层。
西汉时期射阳湖
春秋战国时期,兴化地形已经完成从海湾到潟湖的演变,处于淡水湖沼的形成时期。
《高邮州志》:“吴王濞开邗沟以利盐运,高邮运盐河始有雏形”。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刘邦加封刘濞为吴王,出镇江淮。刘濞在发展盐农经济的同时,建造了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在高邮县附近开凿的一条运盐河对兴化影响最大,奠定了里下河大的水系框架,也为兴化地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山阳渎
《隋书•文帝纪》:“开皇七年夏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为发动“平陈之役”,开凿山阳渎,里下河水运体系进一步得以完善。从地形来看,该运河穿越里下河腹地,成为里下河地区一条新的南北向水运干道。
由于“山阳渎”在三垛桥口子附近与高邮运盐河相交,由此往东,可以到达兴化、盐城;另在高邮樊汊附近有一条斜向东北的斜丰港,通向兴化陵亭。因此,“山阳渎”的开凿,使得兴化地区能够更深入地融进里下河水运体系中。
北宋《元丰九域志》:“紧,兴化。州北一百二十里,二乡,陵亭一镇,有千人湖”。北宋时期,尤其是范公堤修筑之后,里下河整体上水利设施齐备,风调雨顺地区桑柘遍野,阡陌相连。此时兴化隶属于泰州,按人口和经济规模被评定为“紧县”,仅次于被评定为“望县”的海陵县。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八:“建炎二年(1128),壬寅日,东京留守杜充闻有金师,乃决黄河入清河以沮兵,自是河流不复矣”。在此之前,兴化地形的变化是一个和缓而且有序的演变过程,自“黄河夺淮”之后,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泥沙不断淤积下游河道,黄、淮水入海之途阻滞,转而倒灌洪泽湖,里下河及兴化一带水系紊乱,旱涝灾害接连不断。所以说,“黄河夺淮”是里下河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元•萨都剌
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
不见打鱼人,菰蒲雁相语。
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霜落大湖浅,人家悬破罾;
此时生计别,小艇卖秋菱。
捕鱼湖水中,卖鱼城市里;
夫妇一叶舟,白头共生死。
“菰蒲孤雁、秋风白波,霜落平湖,败叶残荷”,诗人笔触尽述沼泽水荡村野风情,以及由地形变化所生发的感叹与感伤,而这种感叹正是发于黄河夺淮引起的射阳湖快速淤积。
据《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明代初期至嘉靖朝,兴化共计发生较大水灾9起,平均每17年1起。不过自明成祖朱棣迁都之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保证运河漕运的通畅成为明清时期国家治水的最基本原则,嘉靖年之后,兴化水灾明显增多。自嘉靖至崇祯年,兴化平均每5年发生较大水灾1起。
运河,运盐河也,南去县治四十五里,接高邮州河口镇之丰乐桥北,去县六十里接邹庄至盐城界铺。
车路河,在县治东二十里,由丁溪场入得胜湖,下运盐河。
海沟河,去县治东北四十里,自白驹场下灌沟河,入运盐河。
灌沟河,去县治北十八里,入运盐河,穿北河塘土桥,入平望湖。
白涂河,去县治东北十里,自小海场入运盐河。
芦洲河,去县治东十三里,自得胜湖来,入南溪,下运盐河。
梓新河,去县治东南十五里,自塘港西入得胜湖,下运盐河。
——《万历兴化县新志》
河水西流,是因为兴化地形东高西低,形似侧釜。这一地形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自然与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清代兴化水系图
兴化县,环县皆水也。或为溪,或为河,或为湖荡。萦绕于数百里,而城郭居其中,洵哉泽国矣。且水之来也,西北从宝应之广洋湖,西从高邮之海陵溪,西南从邵伯之艾陵湖,南从泰州之蚌沿河,东从各盐场之梓新、车路诸河。将欲东注于海,必先取道于兴,而水之去也,仅达于盐城一路,渐次而入于海。
——清•张鹏翮《扬州水利论》
由于东西南北四方都有水流汇入,故称为“四水投塘”。
清康熙年间采取“导淮入江”治淮方略,但随着泥沙进一步淤积,“导淮入江”通道也渐渐不畅。
乾隆时期,采取“导淮入江、入海”,里下河就变成了泄洪区。为控制洪水下泄,在运河东堤先后修建了五座减水坝,也称“归海五坝”。“归海五坝” 造成耕地损耗,塑造了垛田形态,加剧河道淤塞,但也加快滨海平原形成以及水利格局的改变。
古文献记录着历史变迁,成为我们回望历史天空的胶片。
END
作者单位:兴化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前期内容回顾
欢迎投稿:tdfgjyc@163.com
主办: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泰州市档案馆
文章好看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