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晋书·本纪》评点三:哀帝、废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

《晋书·本纪》评点三:哀帝、废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

《晋书·本纪》评点三:哀帝、废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晋书》为唐朝官修史书,由宰相房玄龄领衔编写,参与其事者多达21人,其用于记载帝王事迹的部分,有帝纪十卷和载记三十卷。其中帝纪专用来记载两晋皇帝事迹

《晋书》为唐朝官修史书,由宰相房玄龄领衔编写,参与其事者多达21人,其用于记载帝王事迹的部分,有帝纪十卷和载记三十卷。其中帝纪专用来记载两晋皇帝事迹,载记则记述十六国政权的演变及大事件,尊奉司马氏为正统的特点明显。本文主要对东晋哀帝、废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的本纪进行评点,采用文言文形式。评点如下:

哀帝司马丕:哀帝耽于黄老之术,遂至毒殒,其夭亦以弱冠。帝既多病,不亲政事,朝柄掌于桓温之手,温势遂愈强矣。当此之时,燕、秦并侵,晋数丧师失地,河南将不复其所有也。

晋书王羲之传_晋书_晋书王羲之传年十三

废帝司马奕:废帝之时,权归桓温,政非己出,嘿然充位而已,然亦无大过,盖欲隐忍待变耳。桓温僭越久矣,本欲立威河朔然后行篡位之事,然自枋头之败后,威名大损。计无所出,遂欲以废立之事树威,帝之去位,实以桓温势大难制也。归藩之后,终不得见害,以其忍辱偷生耳,哀哉!

简文帝司马昱:简文帝以柔克刚,使桓温终不得行篡立之事,然终为清谈之士,亦不能有所匡救,嘿然充位,遂至晋室之衰无可救也!

孝武帝司马曜:孝武之初,谢安秉政、桓氏听命,君明臣贤、上下用心,俨然有中兴之气。初以苻秦势盛,难于争锋,遂保境安民,抚养士卒,蓄势待发。苻坚南侵,江东有危卵之忧,虽胜于肥水,实以侥幸。坚即北遁,秦遂分崩,江北复为乱离。诸胡蜂起,割裂州郡,转相攻屠,岁无宁日。江东乘势而动,大举规划兴复,颇有功效。

晋书王羲之传_晋书_晋书王羲之传年十三

然谢安之后,司马道子、王国宝用事,帝亦渐昏聩、耽于酒色,法纪松弛、朝政遂坏,奸邪日多、苛敛实繁。于是天下咸怨,将士寒心,北伐之事然终至效微,孝武亦以酒后戏言为姬妾所害,惜哉!孝武之后,晋政之崩不可救也,终至于亡。以此观之,孝武之咎大也!

安帝司马德宗:安帝愚昧,颇类惠帝,当国二十余载,政归权臣,制非己出。辅政之臣,或道子、元显之昏邪,或桓玄、刘裕之奸雄,晋室之亡,良可知也!国祚之不振,盖自孝武始,然犹迁延数十载,缘何?以其尚有忠臣良将为之守义也。

晋书王羲之传年十三_晋书王羲之传_晋书

待桓玄、孙恩之乱起,朝廷、州郡忠良义士被屠戮实多;待至刘裕,以继次以剪除,安帝亦无能为也,终至朝堂、州郡臣守皆出裕门。安帝羽翼即除,封授非己,或死或禅,随时而已。安帝终见缢杀,曾不见一忠义之士为之啼血呼号,以此可知天下士民之心归刘裕之久矣!

恭帝司马德文:恭帝亦刘裕傀儡矣,其之所以得立,实裕以应谶“昌明之后有二帝”耳。恭帝享国未及二岁,嘿然充位,政之所急,备禅让之礼而已。国祚之移,晋政之堕,诚非恭帝之咎,然终受亡国之任,惜哉!

晋书_晋书王羲之传年十三_晋书王羲之传

观夫前汉、后汉、三国之亡君,皆得裂土封国,奉祀宗庙,尊崇甚厚,传及子孙,固受禅之君之美德耳!晋恭帝既退居藩国,所欲求者,全身苟活而已,而裕犹弑之,何其残狠若此?禅让之君,顷遭屠戮,盖自晋恭帝始,刘裕之丑大焉!

上一篇: 如何评价《晋书》?
下一篇: 冯梦龙的功与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