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奸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1、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
2、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3、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
4、机不密,祸先发。
5、人臣无将,将则必诛。
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7、一日纵敌,数世贻殃。
8、斩草留根,逢春再发。
9、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10、爱子者,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
1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12、利器入手,不可假人。
13、投鼠者当忌其器。
14、子不能为父分忧,即为不孝;臣不能为君排难,即为不忠。
15、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16、天下之事,理胜力维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17、凡举事必先有所奉,然后成。
18、有奇淫者,必有奇祸。
19、欲成大事者,不矜细行。
20、有大才略,必有大规模。
21、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
22、抱大节者,不拘小谅;有远虑者,岂固近谋?
23、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
24、夫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礼。
25、兵贵于精,不贵于多;强于心,不强于力。
26、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
27、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
28、君臣以义合。君待臣如手足,则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则臣待君如路人。
29、君臣之间,以礼相交,不可戏也。戏则不敬,不敬则慢,慢则无礼,悖逆将生。
30、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
31、依人者危,臣人者辱。
32、任独者暗,任众者明。
33、上人不好,下人不要。
34、进嘉言于愚人之前,犹委珠玉于道也。
35、德为本,威济之。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
36、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37、仁不恶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38、士之立身,忠信为本。
39、入虎穴者,必操利器。
40、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
41、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42、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
43、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言。
44、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45、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
46、蛟龙失势,比于蚯蚓。
47、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48、人生如白驹过隙,苟可适志,何必他求?
49、剑老五芒,人老无刚。
50、有其君者,必有其臣;有其臣者,必有其君。
51、运到时来,铁树花开。
52、圣臣能使其君尊,贤臣能使其君安。
53、大凡做好事的心,一日小一日;做歹事的胆,一日大一日。
54、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
55、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56、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
57、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58、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
59、死而不义,非勇也。
60、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