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先引明人张岱的文史百科集《夜航船·考古部·析类》的一段综述:
父子同名者二人,隋处士罗靖,父亦名靖;魏大将安同,父名屈,子亦名屈。
处士(也就是有才学不做官的人)罗靖的事迹,张岱并未给出具体出处。查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一· 罗处士志》,应是这段综述的渊薮:
襄阳有隋处士罗君墓志曰:“君讳靖,字礼,襄阳广昌人。高祖长卿,齐饶州刺史。曾祖弘智,梁殿中将军。祖养,父靖,学优不仕,有名当代。”碑字画劲楷,类褚河南(也就是褚遂良),然父子皆名靖,为不可晓。拓跋魏 安同父名屈,同之长子亦名屈,祖孙同名,胡人无足言者,但罗君不应乃尔。(《容斋随笔·卷一· 罗处士志》)
洪迈和张岱都提及的北魏高阳王、开国功臣安同,就是一个近似的案例,祖孙都名“屈”。
(安同)其先祖曰世高,汉时以安息王侍子入洛。历魏至晋,避乱辽东,遂家焉。父屈,仕慕容暐。暐为苻坚所灭,屈友人公孙眷妹没入苻氏宫,出赐刘库仁为妻,库仁贵宠之。同随眷商贩,见道武有济世才,遂留奉侍。(《魏书·卷三十 列传第十八》)
(安)同长子屈,太宗时典太仓事,盗官粳米数石,欲以养亲。同大怒,奏求戮屈,自劾不能训子,请罪。太宗嘉而恕之,遂诏长给同粳米。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魏书·卷三十 列传第十八》)
洪迈带着华夷之辨的有色眼镜看待这个“祖孙同名”的案例,今人却不能也陷此窠臼。安姓为粟特族姓,为“昭武九姓”之一(《新唐书》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如安禄山本姓康,因养父姓安而改姓,母为突厥人阿史德氏。粟特族之所以不讲究祖孙同名,是因为他们奉行“父系小家庭”制度,也就是粟特人彼此互称,皆冠以某某是某某的儿子,父名至关重要,祖父以上或孙辈以下却不计了。安同祖孙同名,盖源于此。(开一下脑洞:安同究竟经历了什么,让“安同是安屈的儿子”,变成了“安屈是安同的儿子”?估计小时候没少挨他爹打吧2333)
有趣的是,说到汉族的祖孙同名,也并非没有案例。相反,还有一更有名的争议案例,那就是曹操曾祖父与曹操三女儿同名,都叫“曹节”。(不过《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续汉书·魏志》“曹腾父萌”,曹操曾祖究竟是曹节还是曹萌,尚有争议。)
(曹)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长子伯兴,次子仲兴,三子叔兴。(曹)腾,字季兴。(《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续汉书》)
献穆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节为皇后。……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人,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在位七年。(《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续汉书》:“曹腾父萌。”
说回正题,父子同名现象在魏晋乱世入隋之后并非绝迹,在唐人的墓志铭中,这个奇特的现象依旧可以被观察到。
最早发现唐人“父子同名”现象的,也是一位名人,他就是托忒克·端方,也就是清末“出洋五大臣”之一的改革派官僚(后因其操切作为激起川湘鄂保路运动,被所率湖北新军哗变所杀)。他同时也是一位金石学家。他研究了大量唐碑拓片,在其《匋斋藏石记·卷十九》记录了《马君(珍)之墓志》的内容。
志云:公讳珍,……父讳珍,隋开皇十九年任益州别将。
端方收集的石刻收藏著录于《匋斋藏石记》中,全书共分四十四卷,宣统元年(1909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出版。《匋斋藏石记》共收录端方收藏的刻石650件,其中西汉8件,东汉37件,魏晋南北朝240件,唐碑281件,五代4件,宋22件,辽金30件。图为卷四记晋碑拓片书影。
端方试图找到这种不合理的缘由,他在跋中解释道:
跋:“珍父亦讳珍,不应父子同名,亦不应书写错误至此,然……率略如此,则父名当亦出误书。”
端方的解释是书写错误所致,他并不认为有“父子同名”的现象存在。
端方是晚清著名金石大家。张謇曾题挽联“物聚于好,力又能强,世所称者,燕邸收藏,三吴已编《陶斋录》;守或匪亲,化而为患,魂其归半,夔云惨淡,万古同悲《蜀道难》!”概括其博学富藏却坎坷跌宕的一生。
但考唐代墓志铭,这种现象却不能简单归纳为书写错误。学者黄清发在《续读唐人碑志札记》中有过详细考证:
《八琼室金石补正续编》卷卅一所载天宝十四载《张毗罗墓志铭》,志云:“公讳毗罗,其先清河人也。父讳毗罗。”
《唐代墓志汇编》所引开元277《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素,字仁,濮阳人也,因官住此。曾祖长师;祖政;父素。”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载开元廿六年《唐故要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志,名行,琅瑘人也。远祖徐州要离之后。曾祖讳仵朗,祖讳君连,父讳行,名志。”
该文又引学者岑仲勉《续贞石证史》中曾列有《父子同名例》条,并举其于《千唐志斋藏志》所目见者共7例,系之于后,即龙朔三年《唐故(舒王府典军)王君(仁)墓志铭》、乾封二年《唐故上开封府董君(葵)墓志铭并序》、乾封二年《唐故虢州阌乡县丞孙君(恭)墓志并序》、咸亨元年《唐故齐州历城县令库狄君(通)墓志铭并序》、永淳元年《唐故上柱国张君(和)墓志铭并序》、长安三年《周故左卫勋一府勋卫上柱国元思亮墓志铭并序》、天宝三载《唐故处士皇甫府君(政)墓志铭并序》,都存在祖孙父子同名的情况。
《唐故(舒王府典军)王君墓志铭》旧拓(尺寸63*63cm)可见孙名不避祖嫌名
墓志铭是考古工作者和历史研究者很是看重的研究对象,它们所记录的信息具有极高的考据价值,犹如“民间版实录”。学者王飞娜在《唐代祖孙父子同名考》中专门针对墓志铭中“祖孙父子同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她将这种现象归纳为五类:即名或字中有一字与父名相同、名与父名完全相同、字与父名完全相同、子名不避父嫌名、触犯祖讳。该文检索共109例,其中可以准确知道籍贯的就有104例。兹摘录如下,足证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表一:名或字中有一字与父名相同
表二:名与父完全相同
表二(续):名与父完全相同
表三:字与父完全相同
表四:子名不避父嫌名(注:指同音或近似读音)
表五:触犯祖讳
到了明代,身处晚明的张岱在记录“父子同名”时却漏掉了本朝的一段掌故。嘉靖朝学者王世贞在《皇明奇事述·卷一》列“父子同名”条记录了永乐朝的一则故事:
古有父子同名,余尝记之矣。国朝唯刘忠武侯事尤异,忠武父名江,为戍卒死,忠武仍其父名不易,累战功至左都督,佩大将军印,犹与其父同名,后封广宁伯,始更名荣,封未几而卒。(《皇明奇事述·卷一》)
这位刘荣(江)就是“父子同名”的一个特殊案例。他随明成祖朱棣起兵,从密云卫百户起家,自己冒用父名,一路从龙,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因荡平辽东倭寇而受封广宁伯,才恢复刘荣的名字。刘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四月去世,赠侯爵,谥忠武。
插叙一笔,根据《京师坊巷志稿》案《明史·功臣世表》载:广宁伯刘荣,永乐十九年七月封,追进侯,其故居当在此。”现在北京西城区的广宁伯街,就是著名的金融街街道主街区之一。
关于“父子同名”的现象,学者也给出了一些合理解释。持误判说的除了端方,当代学者黄震云坚持认为“至于汉人父子同名,纯属是一场误会”,认为“在中国中南部地区称父亲往往用父子名的形式,即父某来代替父名……所谓‘父子同名’之说实属不了解这一文化现象的误谈”。
而承认“父子同名”客观存在的学者,则多数将原因归为“五胡乱华”后民族融合的时代影响,但各说也略有差别。
前引学者黄清发认为可能是“受胡风影响所致”。同样支持少数民族影响观点的还有近代历史学家陈垣,但他更聚焦认为这是“此南北朝风也”,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民族交融使然。他在《史讳举例》中就认为除了北朝的安同“祖孙同名”,当时以汉族为主体的南朝也出现了“父子同名”的情况:“宋明帝名彧,其子废帝名昱,父子不避嫌名……固无南北分也。”也有旁证认为,“父子同名”可能源于外国风俗。唐人撰《梁书·诸夷传》就记载现越南中南部的林邑国的国王林邑王“阳迈死,子咄立,慕其父,复曰阳迈。”总之,多民族融合、多国间交流很大程度上是促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进一步而言,南宋以降历元明清三朝,理教纲常大行其道,“父子同名”现象毕竟显得乍眼,其突然断绝,或许也是基于某种因素的不可持续。陈寅恪先生就认为这种普遍出现在魏晋隋唐的同名现象可能“与宗教信仰有关”,而这又很难不说是受当时儒学低迷、玄学及佛家昌盛的情况所染——处士以离经叛道彰显个性为能,对所谓“忠君”“臣职”思想进行抵触。《晋书·列传第七·宗室》就载有这样一条例证:
韩延之,字显宗,南阳赭阳人,魏司徒暨之后也。少以分义称。安帝时为建威将军、荆州治中,转平西府录事参军。以刘裕父名翘字显宗,延之遂字显宗,名儿为翘,以示不臣刘氏。(《晋书·列传第七·宗室》)
以上种种,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或者是主要原因,我们都非当事人和当时人,在更可靠的考古遗存和文献新证发见前,恐难有定论。而我也愿意再添加一种猜测:父子之情多出于天性,父子同名或源于感情期许。
《战国策》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盼子孙的性情、寿数、经历可与父辈佼佼者一样,则承袭骨血,绵延运势,继承志向,延续荣耀,便成了取名的情感基础。古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同列、并称大家,近有于父名前冠以“小”字,用“姓+小+名”以为父子一体(请意会,毋不敬),可见,古今雅俗不同,而感情实出于一脉。
凡此父子同名者,都是先人于时代变革、人生经历、家庭情境下,做出的某种符合自身价值判断的选择。各花入各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子同名,祖孙同名,“时人不以为怪,而今人怪之。”只能说明,当我们面对历史长河的浩浩汤汤时,在好奇之外,仍需保持一份谦逊、一点谨慎,以此可以更清晰地认识那些远去的岁月,和经历动荡保留下星星火种的祖先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