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司马迁史记为什么喜欢黑刘邦?

司马迁史记为什么喜欢黑刘邦?

司马迁史记为什么喜欢黑刘邦?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感觉自己还需要补充一些内容,免得不懂的人可能想歪。首先,司马迁的史记,是一本纪传体通史,而在司马迁之前是没有这种史书题材的,都是编年体或者国别体

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感觉自己还需要补充一些内容,免得不懂的人可能想歪。

首先,司马迁史记,是一本纪传体通史,而在司马迁之前是没有这种史书题材的,都是编年体或者国别体,即某年某月某地什么人发生某事,这种类型的。此类史书限制了史官的自由发挥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后遗症,即史官只能记载自己认为最真实的那部分,如果这件事有其他说法,那只能摒弃,无法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伟大,司马迁之所以被称之为良史,恰恰在于他的史记打破了编年体史书的这层桎梏。通过纪传体,史官可以在写每个人物的传记时,将如果是用编年体,就必须得进行取舍的事件记录进去(比如如果是编年体,假如A年同时发生了N件大事,但其中有一件事只是对A这个人来说是件关键的事,但对这一年乃至整个历史走向来说不太重要,那么编年体就很有可能不记载这个事,毕竟编年体记不了这么详细,国别体又只会记载对国家重要的事),而纪传体就可以将很多对传主本人很重要,但对大势不一定重要的事件详细记录下来,使得历史的记载更加丰富和立体。

同时,对于一件事情有好几种说法的现象,纪传体也可以通过将几种说法分散在不同的人的传记中,从而达到全部记载下来的效果,这样避免了史官进行主观判断,可能会导致历史记载错误,而将分辨的任务交给了后世看历史的人。

这本来是一个极富创举并且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方法,结果很多人脑子二极管,思维僵化,看到不同的传记中记载不同,就认为司马迁在瞎编,自己都圆不起来。又或者是看了这个人的传记说黑这个,看了那个人的传记就又说在黑那个。

这里我只想说一句:不要拿你的贫瘠的思维,去挑战司马迁,史记当然可以去质疑,但质疑的方式绝不是题主那样拿着这篇传记的内容就去质疑另一篇传记,进而上升到整本史记。

--------------------------------------------分割线-------------------------------------------------

因为看史记的人,自己心和立场是什么样的,看史记的时候能看到的重点就是什么样的。

比如: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觉得司马迁吹刘邦的,只会看到【美须髯、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这些内容,儿觉得司马迁黑刘邦的,就只会看到【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再比如: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喜欢刘邦的就觉得这是大丈夫豪放不羁机敏过人,讨厌刘邦的就会觉得这是满嘴跑火车吹牛皮。

又或者: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喜欢刘邦的人能看到刘邦过人的政治敏感度,而讨厌刘邦的人则会觉得刘邦虚伪。

至于刘邦逃跑踹孩子的事,高祖本纪直接没有记载,高祖本纪通篇内容基本都是写刘邦正面的东西,但是这些内容,心态和立场不一样的人去看,得出的结论就是完全相反的,而对于太史公而言,他不过是在记录他所知道的“真实”的历史罢了。

那么到了项羽本纪里,刘邦一些丢人的事情确实被记录了,但是项羽那些破事太史公也没落下,要黑也是两人一起都黑了,不存在只黑了某一个人之说。

太史公从头至尾都只是在记载他所了解到的真实的历史,虽然写文章的人不可能完全做到一点个人情感不带,但是史记里所谓的黑和吹,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因为读者自己立场先行,带着感情色彩去读而导致的对信息的片面理解,这个不能怪到太史公身上。

上一篇: 司马迁简介
下一篇: 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后汉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