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梁山北端的高岗上,有一座占地4.5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它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10年),经西晋、宋,金、元、清五次修葺扩建,是后人为纪念司马迁而修建的。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建立了史学通史体裁、史学的独立地位得以开创,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等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郭沫若在为司马迁祠题写的碑文为“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历朝历代评价都极高。
司马迁祖上均为朝廷史官,幼年的他在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刻苦聪慧,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遍访江南名山大川,考察齐鲁文化,为他后来撰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公元前110年,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从那时起为了完成家族的夙愿和理想,他经历了一生最大的痛苦,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人生,在坚韧与屈辱中,完成了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史记》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不仅记述帝王将相,还涉及文武制度,天文历法、社会生活、经济状况等,历经十四年完成,以其卓越的成就,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司马迁是一个用灵魂与命运作斗争的勇士,是一个精神境界无比深邃的儒者、他所创作的《史记》是千古流传的经典,值得反复咀嚼,必定齿留余香。
司马迁像
司马迁祠
司马迁祠(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