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历史传说与故事 油菜的前世今生

历史传说与故事 油菜的前世今生

历史传说与故事 油菜的前世今生武当太极养生太极群是靳老师在七年前(2018年)建立起来的,通过武当太极拳、太极剑、武当棍等道家内家功夫和少林镇山棍、少林三十六棍等少林外家功夫的习练为形式,促进学员身体健康。

现在春光渐入佳境,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油菜花进入开放的季节,片片油菜花,应是春天里最亮眼的一抹春色。

说起油菜,除了春天金黄的花海,还应有散发浓香的菜籽油。作为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在中国走过了8000年的发展历史,远比我们所知的更为复杂和深刻。

传说历史价值_历史传说_传说历史人物

油菜的起源

油菜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从生态类型上划分,可以分为半冬性油菜、冬性油菜和春油菜;而按照物种属性划分,可以分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

传说历史人物_传说历史价值_历史传说

油菜有三个起源中心,一是以中国和印度及中东一带为主的亚洲起源中心,它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起源地;二是以欧洲和地中海沿岸为主的欧洲起源中心,它是甘蓝型和黑芥油菜的起源地;三是以非洲东北部为主的非洲起源中心,它是埃塞俄比亚芥菜型油菜的起源地。

油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考古学家在距今800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F374号房基西南角下面,发现了已碳化的粮食作物黍和油菜籽的残骸,这是迄今以来发现的最早的油菜籽。在陕西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科学家们发掘出的陶罐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碳化的芥菜籽,碳14测定表明这些种子距今有6000-7000年。

传说历史人物_历史传说_传说历史价值

另外,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农作物中,也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芥菜籽。其种皮黑褐色,圆球形,直径多在1.5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种脐、种蒂和网纹,它和现今栽培的油菜籽已经近乎相似了。

在历代文献中,油菜也有清晰的记载。公元前3000年的夏代历书《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科学文献之一,其中就有“正月采芸,二月荣芸”的记述。芸,即为栽培的油菜,意思是说春分前后开始采摘菜苔,农历二月油菜就开花了。公元前3世纪的《吕氏春秋》也谈到当时油菜种植:“菜之美者,阳华之芸”。高诱注:“阳华,山名,在吴、越之间。芸,芳菜也。”这些都表明我国种植油菜已有悠久的历史。

传说历史人物_传说历史价值_历史传说

从“菜用”到“油用”

古代种植的油菜最初主要作为蔬用,称为“芸苔菜”。东汉著名学者服虔的《通俗书》中始见记载:“芸苔谓之胡菜。传说塞外有云台戍,始种此菜,故名。”“芸苔”本身是一种食用花苔的蔬菜。《名医别录》首先收录了芸苔,说其“味辛温,无毒”,还谈到芥菜型油菜已有“青芥、紫芥、白芥、南芥、旋芥、花芥、石芥”7个品种,并说“食有辛辣味”是芥菜型油莱的重要特征。在当时,油菜苔主要供作皇戚膳食或祭祀品。据《拾遗记》记述:“芸有三种,色紫者为上蔬,味辛;色黄者为中蔬,味甘;色青者为下蔬,味咸。常供御膳及宗庙祭祀。”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中提到:“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旱者畦种水浇,五月熟而收子。” 芸薹即油菜,《齐民要术》提到“取叶者”与“取子者”两类芸薹,即菜用油菜与油用油菜,这个时期两类油菜均已出现在农业与社会生活中。

历史传说_传说历史人物_传说历史价值

油菜被当做油料作物栽培的转变发生在宋代,“油菜”名称也由此开始出现。北宋苏颂《图经本草》载:“(油菜)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归,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以肥,上田壅苗堪戈,秦人名菜麻,言子可出油如芝麻也。” 究其原因,应该与宋王朝南渡,南方人口陡增,食用、照明对油料需求的增加有关,社会的需求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寻求适合当地栽培的油料作物。油菜种植范围呈现不断扩大之势,特别是向华中及华南地区发展和普及。但在这个时期,还未提及菜籽油的食用用途。宋人王质《绍陶录》提及“烛灯宜用松膏,桦皮灯宜用乌桕油、纻子油、菜子油、梧桐油”,这里的菜籽油用途主要是作为燃料。

明确提到食用菜籽油自元代开始,元人贾铭《饮食须知》记载:“豆油,味辛甘,性冷,微毒。多食困脾,发冷疾,滑骨髓。菜油功用相同。麻油,味甘辛,性冷”。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今油菜……结荚收子,亦如芥子,灰赤色,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有油利,种者亦广”。从这些记载来看,菜籽油用作食用是很晚的事情,据推算,应发生在元代中期。与此同时,秋种夏收的越冬型油菜在元代引进了中国,改变了油菜的轮作方式,形成农业地理新格局。元代《农桑辑要撮要》记载:“九月种油菜,宜肥地种之,以水频浇灌,十月种则无根脚。”“十一月锄油菜,锄净,加粪壅其根,此月不培壅,来年无根脚。”这说明,当时油菜的农作制在南方已经定型,它具备与水稻等其他作物构成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优势,逐渐凸显传播与扩展的优势。

传说历史人物_历史传说_传说历史价值

到了明代,油菜的栽培似乎已经比较普遍。当时的《普济方》《仁端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等医药书籍已经有不少涉及“菜子油”“菜油”的方剂,《普济方》还提到一些药忌与油菜同吃。《江南经略》《筹海图编》等兵书也提到“菜油”,《竹屿山房杂部》《遵生八笺》等养生书籍也多有“菜油”用途的记述。正因为油菜是当时重要的大田作物,明代的农书《便民图纂》等都有栽培油菜的记载,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还系统地总结了江南油菜从种到收全过程的精湛技艺,指出当时一般每亩菜籽产量已在100公斤左右。

此外,明代油菜作为一种广泛栽培的油料作物的另一证据是:当时不少书籍都提到油菜籽的出油率。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莱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甘美异常,益人五脏)。芸苔子每石得三十斤。其耨勤而地沃、法精到者,仍得四十斤”。同一时期,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草木类》也提到:“菜子干二石,榨油八十斤”。在当时,榨油技术仍沿袭前代,制油方法主要有舂捣法、水煮法、压榨法。在规模和运用水平上却突飞猛进,食用油、工业用油大大增加。到了清代,油菜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了,很多地方志都有油菜栽培的记载。无论是华南的两广福建,还是东北的辽宁等地都不乏这方面的资料。

历史传说_传说历史人物_传说历史价值

科技让现代油菜实现“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快速增加,油菜种植面积也随之增长。同时增长的,还有产量、品质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油菜生产技术经历了三次“大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这是一次物种变革,主要发生在1964年到1979年之间,这一阶段增长的主要是产量,把油菜从低产作物变成了中等产量的作物。增产之后,追求更高产和抗病成为主流。

传说历史人物_传说历史价值_历史传说

在1979年到2000年之间,高产抗病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应用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以“中油821”“秦油2号”为代表的抗病高产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更注重品质的改良,油菜含有芥酸、硫苷等物质,因此,传统的菜籽油,含有一股呛人的辣味,即便加热后,依然不能完全分解,带有辣味,成为许多人对菜籽油炒菜的印象之一。从2000年到2010年,双低高产油菜的推广和普及,成了油菜生产的第三次飞跃,双低油菜即低芥酸、低硫苷的油菜,在兼具高产的同时,口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降低了菜籽油呛人的辣味。双低油菜的普及,也推动了菜籽油在市场上的接受度。

传说历史人物_传说历史价值_历史传说

现今,油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国产菜籽油产量常年位居前列。提及油菜的价值,除供作油用和饲料外,在食品工业中菜籽油还可以加工成人造奶油、起酥油、色拉油等多种油脂制品。并且,菜籽油还作为工业润滑油、橡胶添加剂、人造香料等得到广泛应用。

(文章选自营养健康知识平台)

历史传说_传说历史价值_传说历史人物

武当太极养生太极群是靳老师在七年前(2018年)建立起来的,通过武当太极拳、太极剑、武当棍等道家内家功夫和少林镇山棍、少林三十六棍等少林外家功夫的习练为形式,促进学员身体健康。靳老师和全体学员欢迎有志者和有缘人加入武当太极养生群中来。

上一篇: 它们有萌萌的大手套,也有美好的历史传说…不过这背后,需要铲屎官加倍的爱
下一篇: 穿越到古代,看古人食灰菜?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