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誉:古代的史官,就是现在的“记者”
“史”,古文字就是上面“中”,下面“文”——“中文”,即以公正的文字做记录当时的事件和人物。因此,史官就是当时的记者。当日的新闻,就成了现在的历史了。中国文化就是这样延续和传承。“记者节”前,我们就来说说中国历史上的“记者”。
史官著史图
梁启超先生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除了中国之外,不是分裂就是灭亡。想想也是:这些国家有文化没有历史传承,只能是昙花一现;而中国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五千年辉煌历史,薪火相传,所以生生不息。
梁启超先生
古代的“记者”们地位都很高,同时也受到当时的法律和道义的无条件的保护。所以,当时的“记者”才能够不畏权贵,不惜生命来记录当日最真实的新闻,成为后世景仰的千秋史册。
影视剧中史官形象
春秋战国时代,周室和诸侯各国“记者”都是由贵族中文化修养和社会影响力很高的家族世袭,普通的贵族和平民是没有这种资质,秦汉时代“记者”继续被世袭,而且地位甚至上升到位宰相之上,成为皇家的档案局长兼皇帝的首席顾问,能一直跟随在皇帝身边;相比之下,统率百官的宰相却只有求见皇帝的权利。
司马迁像
司马迁作为汉武帝的太史令,他整理的《太史公书》,开始仅作为武帝独享的最高机密的“内参”。司马迁过世后,他的这部史书,先传到他的女婿杨敞(宣帝时宰相),再由女婿传给外孙杨恽。杨恽是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他有才华,有地位,有影响力,更有钱,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强大的能量,最终才把外公的遗作公诸于世,成为世皆尽知的《史记》。
史记,清代道光年间刻本
古代的“记者”之所以被称为“太史”,就是至高无上的新闻官。
董狐直笔图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昏庸无道,正卿赵盾经常劝谏,他不但没有改正,还要杀赵盾。赵盾只得逃到外地。当他逃出国都,听说族弟赵穿在桃园宴会上杀死灵公,于是就返回都,另立晋成公。赵盾继续做正卿,主持国政。晋国史官董狐在史册上赫然记下:“赵盾谋杀了他的国君。”并高悬于朝堂之上,赵盾连忙解释,自己与弑君事件无关。
赵盾弑君图
董狐严厉批驳:“你官居正卿,出逃没有离开国境,还都更没有查办凶手,所以要承担弑君的罪名。”赵盾虽仰天长叹自己被冤枉,但对董狐没有丝毫加害。孔子称赞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史称“董狐直笔”;同时称赞赵盾是“良大夫”。
春秋左氏传
公元前548年,齐国的权臣崔杼杀了齐庄公,立齐景公,自己做了国相。齐太史在史册上记载:“崔杼谋杀了他的国君”。崔杼杀了这位太史。因为太史之职是家传世袭,被杀的太史的两个弟弟先后继任太史还是这样写,都被杀了。太史的第四任太史仍然这样写,崔杼终于折服,而没有再杀他。
古代史册
有个名叫南史的史官听说太史兄弟相继因直书被崔抒全部杀害,自己就决心用生命捍卫史册的真实。他紧握着写着“崔杼弑其君”的木简前往朝堂,途中得知第四任太史的真实记录已经得到朝廷公认,才中途返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齐史官“身膏斧钺”的事迹,南史和太史们的不畏强暴,秉笔直书的壮举,被誉为后世史官的典范。
唐太宗像
盛世修史,唐太宗甚至加入了“记者”行列,亲自操刀作史。但是当“记者”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甚至于公开剥夺了唐太宗要求参阅自己言行记录的权利。此后,首席“记者”几乎被历朝德高望重的宰相所垄断。
史官张廷玉剧照
清朝乾隆时代,《明史》总裁官张廷玉,不仅生前是位极人臣的三朝宰相,而且逝后是整个清朝能够在太庙陪同皇帝祖宗享受朝廷祭礼唯一的汉族大臣。
张廷玉书法
今日的历史一定是昨日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必将是明天的历史。
昨日的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