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史”“使”“事”“吏”的分化情况研究

“史”“使”“事”“吏”的分化情况研究

“史”“使”“事”“吏”的分化情况研究咬文嚼字品位•经典“史,“使,“事“吏,的分化情况研究O李任雪(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古文字中的

咬文嚼字品位 • 经典“ 史, , “ 使, , “ 事,, “ 吏, , 的分化情况研究O 李任雪( 西南大学文学院 , 重庆 400715 )【 摘要 】 古文字中的"史 ” “ 事 ” “ 使 ” “ 吏 ” 四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 通过分析, “ 史 ” "事 ” 在西周时已经分化完 成 , “ 使 ” 字在战国时期由 “ 史 ” “ 事 ” 两字分化出来 , 而 “ 吏 ” 字应该是在战国晚期从 “ 事 ” 字分化出来的 。【 关键词 】 史 ; 使 ; 事 ; 吏 ; 分化文字学界公认 “ 史 ” “ 使 ” “ 事 ” “ 吏 ” 这四字是有 密切关系的 , 有共同来源 , 是一字分化而来的 。 但学者 们对于这四字字际间的关系及分化过程却各执一词 , 意见难以统一 , 学者们对于这四字的认识给出的基本 都是一些概括性的看法,学界关于这四字的分化过程 及分化时代层次研究目前来说还比较少 。 陈英杰以两 周金文材料为重点考察对象 , 结合传世文献对这四字 的形体使用规范及时代做了探讨 , 李俊楠 ( 2018 ) 也 通过对甲骨文 、 金文 、 简帛等出土材料中这三字用法 的整理与分析探索了三字的字形变化及词义发展闪 。

这两篇文章都有着比较丰富的材料进行佐证,但是对 于四字分化时代的梳理还是不太清晰 , 因此本文主要 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对这四字尽量梳理出 一个比较清晰的分化情况 。 本文为了将字与词加以区 分 , 用 { } 表示文字形体所表示的词 。一 、 “ 史 ” “ 使 ” “ 事 ” “ 吏 ” 字形及字义问题概述根据各古文字编 、 字典 、 引得等工具书对于这四 个字的字目设置情况 , 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于这四字 的字形有不同意见 , 这影响到学者们对于这四字的 分化过程及时代的不同观点 。 各书不同主要表现在 以下两点:分杈字形与不分杈字形有无记词功能的 区别 ; 分杈之形体是跟 《 说文 》 “ 吏 ” 衔接还是跟 “ 事 ” 衔接 。关于分杈与不分杈字形是否有记词功能的差别 方面, 《 甲骨文编 》 《 新甲骨文编 X 甲骨文字典 》 等认 为分不分杈在记词上是有差别的 , 而 《 甲骨学辞典 》 《 甲骨文字编 》 等认为分不分杈指的是一个字 , 在记 词上没差别; 《 金文编 》 《 新金文编 》 《 金文大字典 》 《 金文形义通解 》 等认为分杈与不分杈是不同的囱 。

我 们认为分杈与不分杈字形最初并没有记词功能 , 可 以承担相同的用法功能 , 它们是在后来的分化发展 中才逐渐区分开来 , 承担不同的记词功能 。关于分杈之形体是与 《 说文 》 中 “ 吏 ” 衔接还是 “ 事 ” 衔接的问题 , 这主要是由于各家采取了不同的 衔接方法而造成的 。 张世超曾经提到 , 就古文字与 《 说文 》 的衔接而言有两种衔接方法 , 一是据字形衔 接 , 二是据字义衔接⑷ 。 一般来说 , 认为分杈形体与 《 说文 》 中 “ 吏 ” 衔接的是采用了字形衔接的方法 , 如 《 新甲骨文编 》 《 新金文编 》 等书中都将 “ 吏 ” 作为主 条目 , 认为分杈字形应与 《 说文 》 “ 吏 ” 字衔接 , 但是 其书中相关字形及用法说明中呈现的却是甲骨文 、 金文中并没有 { 吏 } ; 而认为分杈形体与 《 说文 》 “ 事 ” 字衔接的是采用了字义衔接的方法 。 我们认为主要 应据字义衔接 , 分杈字形为 “ 事 ” 字 。 从各大工具书来 看,仅从用词来看 , 在甲骨文的相关工具书中 , 除了 《 甲骨文编 》 , 其他书均认为甲骨文中无 { 吏 } ; 在金文 的相关工具书中关于是否有 { 吏 } 的观点比较复杂 , 《 金文编 》 《 金文常用字典 》 《 简明金文词典 》 等书认 为金文中无 { 吏 } , 而 《 新金文编 》 《 金文形义通解 》 中 【 作者简介 】 李任雪 , 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53

上一篇: 谈谈几本与地中海相关的历史书
下一篇: 重读朱东润先生《宋话本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