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初中14岁男孩对历史感兴趣,大家有推荐的书吗?

初中14岁男孩对历史感兴趣,大家有推荐的书吗?

初中14岁男孩对历史感兴趣,大家有推荐的书吗?适合。推荐《如果这是宋史》《明朝那些事》 《先秦古国志》《春秋霸主论》《南渡北归》此类的但是一定避免两类类似的书一类是历史小说,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大秦帝国》。

适合。推荐《如果这是宋史》《明朝那些事》 《先秦古国志》《春秋霸主论》《南渡北归》此类的

但是一定避免两类类似的书

一类是历史小说,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大秦帝国》。历史小说可以读,但是千万别当真。

另一类,是如同《贾志刚说春秋》一样的,这本书把历史等同于历史上的人物做过的事情。完全没有思想和分析的书籍。

另外,初中生有很好的基础了,可以尝试读一读正史,如是《三国志》《史记》《左传》等。我初中的时候就在教材中学过“曹刿论战”了,想必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添加了很多答案,手贱点错都不见了。重新梳理。

历史类读物的几个层次,可以划分一下。对这几个层次尽量记住。

1.历史的基本类元素,正史文献,青铜铭文,甲骨文。代表有《史记》等二十四史。

2.对史籍的简单整理归纳,写给对历史有爱好的读者,带有趣味性语言。代表有《明朝那些事》,《如果这是宋史》,《先秦古国志》,黎东方《细说XX》。同样,严格避免把一些历史小说和太过于儿戏的历史记载当作正规的历史。

3.第三个层次,整理的同时带有正确的意见和看法,以及较为严谨的分析,适合大部分人阅读,但趣味性并不是特别高。代表有童书业《春秋史》,金刚《大宋帝国三百年》,《南渡北归》。

4.最高的层次,史学著作。

四个层次,趣味性2大于3大于1大于4。

严谨性4大于2等于3大于1

正规性1大于4大于3稍大于2

读难度4大于1大于2等于3

主观色彩4大于3大于2大于1

可能有疑义的是严谨性。我不得不说,正史恰恰是严谨性最低的。原因很简单,大家可能觉得正史严谨性最高,但是所有加工类历史读物(234)都是以多部正史为蓝本整理的。他们的严谨性只可能高于正史,不会低于正史。

至于作者的主观色彩,我不多说了,学术著作的主观色彩大了去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一意孤行把孔子和老子的年代弄错乱,这算不算主观色彩?难道就此否认胡适?

主观色彩与历史类读物的价值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真正有联系的是其主观意见的思想价值。《大宋帝国三百年》粉宋朝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他粉的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很难找到破绽。这就是价值。

至于有人说《如果这是宋史》粉宋而压抑别的朝代,我就不多说了。读过之后再来评论。

2类的书籍,是有一些作者愿意带有主观色彩,但是我见到的,主观色彩都带有作者的理由,而不是无端偏信。

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主观误导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纠正。这不能成为阻碍学习的理由。我学小学数学,难道因为老师说“平行线永不相交”这种观点的过时就不学了?显然站不住脚。循序渐进是最重要的。

虽然1类,看起来貌似不是特别有价值,但那是所有234的来源,想成为有思想有见识的历史读者,不得不读1类。初中生可以适当接触1类,但不推荐完全浸泡在古籍中,要是初中时候的我早就吐了。

看见有答案推崇维基百科………………如果真的可以在看完维基之后再去查阅底下标注的来源,那我双手赞成。一味偏信这百科那百科,还不如去看点网络小说来的实在。

因为我反对单纯的补充知识。读史,最重要的是读思想,获取知识永远是第二位的。

最后,避免读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思想有漏洞,史料错误百出。我就只能呵呵了。易中天貌似是走了袁腾飞的路子。1234都是建立在有1的基础上的。

上一篇: 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
下一篇: 谈谈几本与地中海相关的历史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