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你读过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吗?在《醒世恒言》中有一篇名为《施润泽滩阙遇友》的故事,讲了一个名叫施复的盛泽人靠养蚕织绸而发家致富的故事。
冯梦龙笔下的盛泽
明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他所著的《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中,讲了一个名叫施复的盛泽人靠养蚕织绸而发家致富的故事。
冯梦龙写道:“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这是五百年前丝绸之乡盛泽的一幅繁华图卷。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施复,是盛泽一家养蚕织绸的机户,夫妻俩“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施复是个小本经营的“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因为他“蚕种拣得好”,缫的丝“细员匀紧,洁净光莹”,织出的绸匹“光彩润泽”,因此客商“都增价竞买”,夫妻俩“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开起三四十张绸机”,成为一位富裕的丝绸作坊业主。
冯梦龙是苏州人,长期生活在江南一带,他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所反映的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故事《施润泽滩阙遇友》中,冯梦龙详尽地描述了盛泽绸市的繁荣景象和施复通过养蚕、织绸发家致富的历程。故事以明代中、后叶盛泽丝绸业的真实现状为背景,并有其它史料可以印证,因此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认可,先后被《中国古代史纲》等历史教材引用,作为中国社会出现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例证。
资料链接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号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明朝文学家、戏曲家。
他的思想受市民意识的影响,重视对小说、戏曲以及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最有名的作品为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
思考与实践
1、到舜湖中路、东方广场一带去走一走。那里就是冯梦龙所描述的“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的明朝时盛泽绸市的所在地。
2、想象一下当年绸市的繁荣景象,再与今天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作个比较,你有些什么感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