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奇案、冤案层出不穷,归其原因,还是各方势力相互勾结导致的。
一旦被告有点身份背景,审案的官员便会暧昧不清,模棱两可。
最终,黑的能审成白的,白的也能审成黑的,结案后遭殃的,反而是受害者。
杨月楼案(杨月楼案结局)
清朝道光年间,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起冤案。
和尚坠井,新娘惨死,午夜时突然“诈尸”,走上街头,凤冠霞帔,仿若鬼魅。
几经调查,豆腐店老板最终含冤入狱,屈打成招。
但即使如此,依旧堵不住悠悠众口,百姓纷纷议论太原城内闹鬼。
最后,还是太原新任知府顶住压力,拨开层层迷雾,让真相大白。
新娘“诈尸”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怪不成?
和尚坠井跟此案又有什么关系,豆腐店老板又为什么会含冤入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清朝四大案”之一,太原案的故事。
清道光年间,在太原城,住着两家大户,一个是“张百万”张家,一个是“姚半城”姚家。
从名字中就能知晓,这两家人到底有多富有,生意之广泛,几乎遍布太原城各行各业。
张百万有两个女儿,分别是金姑和玉姑,都长得美艳动人,令人神往。
两个人虽年龄相仿,但性格却截然不同。
金姑性格轻佻放荡,喜欢化妆打扮,经常在太原城招摇过市,勾搭当地小青年。
玉姑则性格庄重温和,喜欢读书、文静淡雅、举止得体,浑身上下都充满诗书气。
时光飞逝,两个女儿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张百万开始在全市为他们招女婿。
最终,金姑嫁给了城中当铺的李掌柜,玉姑则许配给了曹家公子曹文璜。
先说说金姑,她也是命苦,嫁给李掌柜后不久,丈夫突然因肺痨病逝,留下金姑一人独守空房。
金姑也是心大,大哭一场后,将李掌柜的金银收拢,卖掉了大宅,买了个独院居住,生活还算逍遥快活。
而玉姑,在第一次见到曹文璜,就对他芳心暗许。
曹文璜满腹经纶、才华横溢、长相帅气、气质也不错,玉姑做梦都想嫁给这样的男生。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嫁到曹家之前,曹文璜还是出事了。
曹家虽然是书香门第,但到了曹文璜父亲这一辈,早已家道中落。
父子二人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又没考中一官半职,在家坐吃山空,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眼见曹文璜大婚在即,家里又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彩礼。
曹父索性将心一横,拿出家中所剩无几的积蓄,带着曹文璜,南下广东做生意。
玉姑还想着,曹文璜功成名就后,骑着高头大马来迎娶自己。
可是两三年过去了,曹家父子竟音信全无,生死未知。
张百万一合计,不能再等下去了,说不定曹文璜早就死在了广东,总不能让女儿等他一辈子吧。
于是,他不顾女儿反对,撤消了跟曹家的婚约,转身将玉姑许配给了姚家公子。
封建时期的女子就是如此,纵然是大家闺秀,依旧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会被当成联姻工具。
玉姑性格也是刚强,他早已心有所属,即使曹文璜身死,她也不打算另嫁他人。
于是,她默默下定决心,如果父亲逼她,在出嫁当天,她便吊死在房梁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距离玉姑出嫁前几天,失踪了三年之久的曹文璜,突然又出现在太原城。
此时他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听到玉姑要大婚的消息,家都顾不上回,直奔张家。
见到玉姑后,一对璧人喜极而泣,曹文璜当着张家人的面,说出了这两年的遭遇。
原来,曹文璜和父亲到了广东后,便想着做点小生意,发家致富。
可惜,两个人初来乍到,又不懂得经商之道,折腾了几年,钱没赚到,反而将老本赔了个精光。
没赚到钱,两个人也没脸再回太原,眼瞅儿子婚期将至,父亲一合计,打算先让儿子回家完婚。
就这样,曹文璜一边赶路一边要饭,总算是在婚期之前,赶回了太原城。
张百万看着曹文璜衣着破烂、风尘仆仆的样子,心中十分鄙夷,但并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推脱称:“贤侄一走两三年杳无音讯,我以为已经临仙,于是便将女儿许配给了姚家!”
“正所谓覆水难收,你和玉姑的事不好办啊,不过你放心,伯父不会亏待你!”
“你的婚事包在我身上,未来一定给你寻个更好的娘子!”
曹文璜一听,心中大急,张百万这是不打算将玉姑嫁给自己了啊。
他连忙拿出婚约,但纵使他磨破了嘴皮子,张百万就是不松口,执意要将玉姑嫁给姚家。
曹文璜心灰意冷,正待他无可奈何之际,玉姑突然找上门,向曹文璜表明心迹。
“我的心早已属于你,除了你,我谁都不嫁!”
听完玉姑这样说,曹文璜心中大为感动,流了几滴眼泪,二人开始商量,如何躲过这门婚事。
想来想要去,也就只有私奔这一条道路。
商量罢,两个人开始分头准备,收拾细软,几天后夜半三更聚首,一起逃离了张家。
太原城西面的交城县令陈砥节,和曹家是世交,两个人决定先到他那去躲一阵子。
出城之后,两个人到一家豆腐店歇脚。
豆腐店的老板听闻他们的故事后,大为感动,甚至将仅有的毛驴借给他们当脚力。
两个人风尘仆仆,好不容易到了陈伯父那里,暂时安顿了下来。
再说张百万,早上起来,看到玉姑不在房间里,又看到消失的金银细软,心中依然有了底。
“这是瞒着自己,和情郎私奔了啊!”
张百万大为恼火,他思来想去,玉姑在太原城只有金姑那能投奔,于是便带着人直奔金姑的独栋。
到了地方后,金姑神色大为慌张,更让张百安笃定,玉姑肯定就藏在院子里。
但带人搜了一圈,别说玉姑,就连她的一根头发都没找到。
张百万刚想带人走,一转头看见金姑房间内,一个衣柜大门紧锁,颇为神秘。
张百万心中笃定,玉姑和曹文璜肯定就藏在里面,于是不顾金姑阻挠,直接将柜门砸开了。
看着眼前的一幕,张百万惊呆了,哪里有什么小情侣,只有一个浑身赤裸的和尚。
张百万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他知道金姑生性放荡,对她的所作所为,自己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想到勾勾搭搭,最终却勾搭出条人命来。
但金姑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总不能将她送官吧,思前想后,张百万想出个好办法。
“反正玉姑已经和曹文璜私奔,就当她死了。”
“给这和尚穿上婚服,扮成玉姑,放进棺材,对外宣称玉姑已死,既解决了问题,又保住了颜面。”
打定主意,张百万让人拿出凤冠霞帔,给和尚穿上,然后命人将他放到棺材中,支起灵堂。
却没想到当天晚上,“新娘子”突然“诈尸”,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张百万听完,气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连忙命令手家仆出门寻找。
最终,在城里的水井中,有人发现了和尚的尸体,但身上并未穿凤冠霞帔,而是豆腐店老板的衣服。
难道是豆腐店老板行凶杀人?
县令命衙役将豆腐店老板捉拿归案,老板不断喊冤,但县令充耳不闻,最终将老板屈打成招。
几天后,曹文璜去豆腐店还毛驴,见到店门关闭,一打听,才得知老板已经下了大狱,不日就要问斩。
曹文璜知道豆腐店老板是个好人,不想见他冤死,于是急忙赶到太原城县衙,击鼓鸣冤。
县衙上,曹文璜据理力争,经过多日调查,县令也知道,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但如今木已成舟,县令不想惹麻烦,于是不理会曹文璜的喊冤,直接将他投入大狱。
可怜曹文璜,救人不成,反而自己还遭了难。
玉姑知道后,想做点什么,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心急之下,整日以泪洗面。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多久,交城县令陈砥节升为太原知府。
他从小看车曹文璜长大,知道他绝非为非作歹之徒,于是开始四处走访,最终揭开了事实真相。
事情的根源,还是在金姑身上。
自从李掌柜去世后,金姑彻底释放天性,经常在独栋内与人私会,定慧和尚就是其中之一。
定慧和尚是五台山的和尚,虽然出家,但酒肉不戒,并喜好美色,是货真价实的“花和尚”。
一次,他被师傅赶下山,在太原城内,偶遇了金姑。
定慧和尚经常练武,身材高大,肌肉虬结,浑身充满阳刚之气,金姑立马就被迷住了。
而金姑本身就长得国色天香,并且善于打扮,定慧见到如此绝色美人,眼睛都直了。
郎有情、妾有意,两个人就这样厮混在了一起。
张百万带人搜查金姑房间当天,她正在房间中和金姑约会。
眼看着人已经走进了独院,定慧见无法逃脱,只能躲进了金姑房间的衣柜中。
哪知道衣柜中空间狭小,密封性又强,因为缺氧,定慧和尚直接晕了过去。
张百万打开柜门,没有仔细核查,以为是个死人,于是便给她穿上凤冠霞帔,直接放到了棺材里。
当天晚上,定慧和尚从昏迷中醒来,见到自己在灵堂中,身上穿着女人衣服,大惊失色,慌忙逃出了张家。
之后,他来到太原城外的豆腐店,问老板借了身衣服,之后向着寺庙的方向走去。
半路上,他路过一家肉铺,见到屠夫的老婆尚有几分姿色,于是便出言调戏。
屠夫本是性格暴躁之人,看到老婆受委屈,哪里受得了,拿起刀,一刀就将和尚给劈死了。
事后屠夫才回过神来,悔不该当初,但即使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趁着夜色,将定慧和尚的尸体扔到了水井中,之后带着一家老小搬离了太原城。
好巧不巧,几天后,和尚的尸体从水井中浮了上来,身上还穿着豆腐店老板的衣服。
县令理所当然认为,豆腐店老板就是杀害和尚的真凶,因此才锒铛入狱。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陈砥节找到了屠夫杀人的凶器,并在上面验出了和尚的血迹。
于是立刻命人,将屠夫捉拿归案,在公堂上,屠夫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乖乖伏法。
正所谓杀人偿命,几天后,屠夫便被推到了菜市口斩首示众。
真相大白,县令因徇私枉法,被革职查办。
张百万势利小人,金姑水性杨花,被陈砥节严令训诫。
至于曹文璜和玉姑,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在陈砥节的见证下,两个人最终完婚。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太原案,跟张文祥刺马案、名伶杨月楼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并称清朝四大案。
其案件之曲折,历史罕见,谁又能想到,一件小小的衣服,竟将这么多人串联在一起呢?
好在陈砥节为人刚正、机敏,拨开迷雾,让真相重见天日。
如若不然,豆腐店老板和曹文璜可就真的要冤死狱中了。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行不轨之事。
如若不然,即使逃过法律的严惩,也无法逃过因果报应。
如果不是定慧和尚贪恋美色,也不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定慧和尚作为佛教中人,最终死于五戒中的邪淫。
说出来,也是够讽刺的。
#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