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二十四史这个题目很大,对于专门研究者通读完二十四史且极其精通的人都是极少数。所以怎么读、读多少、谁来读是关键,对于一般爱好者和读者完全没必要通读二十四史,漫无目的的读实际上读的都是“断烂朝报”,毫无意义。
在现代史学家里,对于通史用力最深的吕思勉应该是读的最多的,他在书中提到自己把《史记》、《汉书》、《三国志》都通读了四遍,《后汉书》《新唐书》《辽史》《金史》《元史》三遍,其余各代史书只是两遍,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厉害在专家学者前辈里鲜有人能企及,一般来说专业研究者研究断代史至少要把那一朝正史熟读两三遍,特别是前四史应该反复阅读、查对,其他在查找资料、专题研究时自然会更加熟悉目的性。而一般读者一般来说读1遍已经了不起了,先从《史记》入手,读史书方法前人多有论及。先说说比较推荐的一种读法。出自黄永年的《古文献学四讲》
读法是不要一上来就按着顺序读本纪,接着列传、表、志。因为本纪是编年的写的大多是按照年月日记载发生的大事如同一本流水账,开头不熟悉缺乏基础的人看得懵懂无知趣味全无很容易打退堂鼓了。所以敲黑板关键来了,在学习阅读了普通的中国史课本后,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和查资料的能力后,最好是从读列传开始。因为列传写的是人物,写的具体,很多文笔也比较生动,容易读进去,读完了这个朝代的主要政治、军事、文教、宗教、宗室的传记有了底,再回头去看本纪就有助于加深印象更好理解。从而有助于由表及里的作分析研究。对于希望了解一代的政治史、文化史、制度史那不妨仔细阅读类似《艺文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等专门的志书。此外结合其他资料阅读也有助于读正史。
可见阅读正史最好先从列传读起,次读本纪、志书,专门的话题需要结合其他资料比较阅读。
古人也有多种读史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值得借鉴:
1、曾国藩的设身处地法
曾国藩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只要与史书中的一人或一事有共鸣,读者便像亲自置身于历史的人与事中。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颇类似于人类学的方法获得参与之同情同感以获得史感之体悟。要去揣摩古人的感情逻辑,去开悟人的智慧。这种方法特别重视人情常理的演绎分析,对于史书记载与常理人情大相径庭、难以解释的其中必多有蹊跷,从此着手则能发现很多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古人和今人在思想道德上有沿袭的地方,有共通的情愫,这就是理解古史古人的关键所在。
盖自西汉以至于今,识字之儒,约有三途:曰义理之学,曰考据之学,曰词章之学,各执一途,互相诋毁。兄之私意,以为义理之学最大,义理明则躬行有要而经济有本。词章之学,亦所以发挥义理者也。考据之学,吾无取焉矣。此三途者,皆从事经史,各有门径。吾以为欲读经史,但当研究义理,则心一而不纷,是故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经史则专主义理。此皆守约之道,确乎不可易者也。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六弟谨记之。
南宋思想家吕祖谦有言:“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借用钱钟书先生的说法,就是“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同时,通心还强调感同身受,理解前人。研究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苛责前人,率意做出评判,要比感同身受地理解前人容易得多。而换位思考,理解前人,却是一切治史以及读史者所必不可缺的。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说过:“凡读古人之书,论前人之事者,盖当略其迹而原其心。”法国年鉴学派的著名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也曾指出:“长期以来,史学家像阎王殿里的判官,对已死的人任情褒贬。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人们内心的欲望”;而“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其实,“我们对自己、对当今世界也未必十分有把握,难道就这么有把握为前辈判断是非善恶吗”?我体会他的意思,不是说不应该评骘、研判、褒贬——治史、读史、写史本身就意味着评判,而是如何进行评判,亦即按照什么尺度、坚持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态度加以评判的问题。
2、抄读法,进行抄写加深文意史事理解,同时积累资料
抄读就是通过抄录书籍来达到对书籍的理解。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或印刷术不很发达而书少难得的时代,人们十分重视抄读。顾炎武谈到过抄读产生的“一变为三”的效应。他从11岁开始抄读约900万字的《资治通鉴》,经三年熟读抄写之后,就有了三本《资治通鉴》,即原本、抄本和心中的一本。古代史籍中还有许多同样的事例,如阚泽“居贫无资,常为人拥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三国志》)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以致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明外史》)他们既可解无书之窘,又可以练习书法,还可以在抄写中加深对书籍的印象,可谓一举数得。不过。现代人是很少去抄读了,因为抄书太费时间,而且也有抑制思考的副作用。然而,作读书笔记、摘录卡片等读书方式却依然有着古人抄读的痕迹。
读史书特别二十四史适当的勾画、做卡片、摘录笔记是非常实用的方法,专题性的摘录笔记文字是抄读法的精髓所在。很多东西就是手动一动,抄写时眼睛大脑都要动,抄写之余也会增加对断句、文意等的深入理解。
3、从作者和历史背景推求写书的通例、主旨
在读人、通心过程中,不仅仅限定在作为客体对象的历史人物身上,同时也应对于作史者进行体察,注意研索其作史的心迹,探其隐衷,察其原委。对此,清初著名文学家金圣叹有十分剀切而深刻的体会。他说:“人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之人是何心胸。如《史记》,须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发挥出来。所以,他于游侠、货殖传特地着精神,乃至其余诸记传中,凡遇挥金、杀人之事,他便啧啧赏叹不置。一部《史记》只是‘缓急人所时有’六个字,是他一生著书旨意。”读史过程中,我也经常着眼于隐蔽在书页后面的潜台词、画外音。研究《周易》有“变爻”、“变卦”之说,我于历史也往往注意其演进过程中的“变爻”、“变卦”,从而作出旁解、他说,所谓别有会心。
4、“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五要”:一要天天读。二要夜夜读。三要老年读。四要抄书读。五要分类读。
5、“贵精”读书法。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读书要坚持要善于选择读的内容,分门别类按照不同专题角度迅速阅读,积累知识。
6、“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