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册封皇贵妃举行典礼,着重说明因为27个月后就要正位中宫,所以贵妃也应行礼。除了告太庙,奉先殿,要走队,奏乐,昭告天下
------------------------------------
国朝顺治十三年、册立皇贵妃。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升殿命使翼日颁诏天下。典至崇重。今应仿效前规。册命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于以整肃壸仪。上奉圣母。襄助朕躬。端模范而迓休祥。顺成内治。有厚望焉。所有应行典礼。大学士会同礼部、内务府、详议具奏。寻议、恭查皇贵妃册封大典。王妃命妇行礼。已有成例。惟贵妃行礼之处。外廷无案可稽。但皇贵妃摄行六宫事。二十七月后即正位中宫。既统理内政。体制自宜尊崇。贵妃亦应一体行礼。所有册封礼仪应前期一日。遣官祭告太庙。奉先殿告祭礼。上亲诣举行。届期
设卤簿仪仗、中和韶乐。上御太和殿阅册宝。大学士等、捧节授持节使。持节使随册宝亭、至景运门授内监。皇贵妃具礼服恭迎。宣受如仪。次日上率王以下文武官员、诣皇太后宫行礼。礼毕。皇贵妃率贵妃以下、公主、王妃、命妇、行礼。上御太和殿受贺。颁诏天下。嗣后遇三大节。及庆贺大典。三品以上大臣官员、进笺庆贺。及每岁行亲蚕礼。应照例举行。得旨、依议册封典礼。着于明年三月后举行。其亲蚕礼。俟正位中宫后。该部照例奏请。
乾隆十五年,封后的典礼过程:
册文:
○上御太和殿宣制。命大学士公傅恒为正使。大学士史贻直、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摄六宫事皇贵妃那拉氏为皇后。册文曰。朕惟乾始必赖乎坤成健顺之功以备。外治恒资于内职。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阃之久虚。宜鸿仪之肇举。爰稽茂典用协彝章咨尔摄六宫事皇贵妃那拉氏。秀毓名门。祥钟世德。早从潜邸。含章而懋着芳型。晋锡荣封。受祉而克娴内则。噙躬淑慎洵堪继美于兰帏。秉德温恭。信可嗣音于椒殿往者统六宫而摄职。从宜一准前规。今兹阅三载而届期。成礼式遵慈谕。恭奉崇庆慈宣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尔其只承懿训。表正掖庭。虔修温凊之仪。洽观心于长乐。勉效苹蘩之职。端礼法于深宫。逮螽斯樛木之仁恩。永绥后福。覃茧馆鞠衣之德教。敬绍前徽。显命有光。鸿庥滋至钦哉。正使跪受节起。于册宝前行。副使随行。至景运门外。捧节授内监。册宝入宫册立礼成。内监持节出授正副使。至后左门复命。
典礼过程:主要包括祭天地,太庙,奉先店,宣奏,走队,群臣行礼,庆贺,布告天下,大赦天下,当然也加封了皇太后徽号。等于两个人一起办的庆典,算是继后沾太后的光。不过这也是十三年一早就定下的了。
----------------------------------------------------------------------------
乾隆十五年。庚午。八月。辛未朔。以册立皇后。遣官告祭天。地。社稷。太庙后殿。奉先殿。
○壬申。以加上皇太后徽号。遣官告祭天。地。社稷。太庙后殿。奉先殿。
○上御太和殿宣制。命大学士公傅恒为正使。大学士史贻直、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摄六宫事皇贵妃那拉氏为皇后。册文曰。朕惟乾始必赖乎坤成健顺之功以备。外治恒资于内职。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阃之久虚。宜鸿仪之肇举。爰稽茂典用协彝章咨尔摄六宫事皇贵妃那拉氏。秀毓名门。祥钟世德。早从潜邸。含章而懋着芳型。晋锡荣封。受祉而克娴内则。噙躬淑慎洵堪继美于兰帏。秉德温恭。信可嗣音于椒殿往者统六宫而摄职。从宜一准前规。今兹阅三载而届期。成礼式遵慈谕。恭奉崇庆慈宣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尔其只承懿训。表正掖庭。虔修温凊之仪。洽观心于长乐。勉效苹蘩之职。端礼法于深宫。逮螽斯樛木之仁恩。永绥后福。覃茧馆鞠衣之德教。敬绍前徽。显命有光。鸿庥滋至钦哉。正使跪受节起。于册宝前行。副使随行。至景运门外。捧节授内监。册宝入宫册立礼成。内监持节出授正副使。至后左门复命。
○癸酉。以册立皇后礼成皇太后升慈宁宫座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行庆贺礼。众官俱于午门外行礼。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行庆贺礼。
○以册立皇后、加上皇太后徽号礼成。颁诏天下。诏曰。朕惟君临天下。首重懿伦。化洽家邦。式资内治。用协顺承之义。以符元吉之占。佐政教于宫闱。广禔福于中外。懋昭有自。尊显宜崇。当嘉礼之观成。必隆仪之并举。徽章具在。庆典弥先。钦惟圣母崇庆慈宣康惠皇太后。化启鸿图。泽敷燕翼。荷生成之大德。蒙教育之深仁。懿训频颁。恩勤备至。念中宫之虚位。已循统摄之仪。欣继体之得人。爰举册立之典。摄六宫事皇贵妃那拉氏。孝谨性成。温恭夙着。嫔嫱效职。壸政茂宣。允克绍嗣徽音。钦承慈顾。是用仰遵成命。俾正坤仪。只告天、地、宗庙、社稷。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册立摄六宫事皇贵妃那拉氏为皇后。承欢兰殿。表范椒涂。勷孝治于朕躬。覃仁风于海宇。天庥茂集。德教弥昭。庆祉方臻。鸿称遹骏。谨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三日、率王、公、文武群臣。恭奉册宝。加上圣母崇庆慈宣康惠皇太后徽号、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丕着尊亲之礼。聿端王化之源。人纪肇修。笃纯禧而有永。显扬曷罄。绵景福以无疆。特沛湛恩。以彰钜典。所有应行事宜。开列于后。一、五岳、四渎、及先师孔子阙里等处。应遣官致祭。着察例举行。一、在内王妃以下、宗室公妻以上。着加恩赐。一、内外公主以下、县君以上。俱加恩赐。一、王、公、内外文武官员。任内有罚俸之案。咸予开复。其现在议罚者。悉行宽免。一、外藩蒙古王、公、以下、台吉以上。有罚俸、住俸、其现在议罚者。概行宽免。一、上三旗包衣佐领下拜唐阿、及太监等。着赏给一月钱粮。一、上三旗辛者库当差妇人。着酌议赏赐。一、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妇人。年七十以上者。分别赏赉。一、军、民、妇人。年八十以上者。照例分别赏赉。一、本年各省间有水旱偏灾地方。除勘明成灾者。照例题请蠲缓外。其勘不成灾地亩。各该督、抚、饬令州县官、查明实在无力贫民。酌量借助。以资耕作。一、直隶、奉天、山东、江南、陕西、甘肃等省。乾隆九年以前、所有借出耔种、口粮、牛草等项民欠未完银、钱、米、豆、谷石。着该督、抚、查明实在无力完缴者。准予豁免。一、各省民人。有孤贫残疾。无人养瞻者。该地方官加意抚恤。毋令失所。一、国子监坐监监生。及各官学教习。俱着免期一个月。一、各省儒学。以正贡作恩贡。次贡作岁贡。一满汉兵丁。有年老不能当差者。着该管官弁查明。本家如有子孙弟、侄、可以教练差操者。令其补食
名粮。以资养赡。一、本年内外秋审情实人犯。俱停处决。缓决五次以上者、量予减等。可矜者照例发落。一、除十恶不赦外。犯法妇女。概予赦免。一、现在内外监候质审干连人等。俱着准其保释。一、岳、镇、四渎、庙宇倾颓者。该地方官随时修葺。以昭诚敬。一、各省要路桥梁。及过渡船只。间有损坏。有碍行旅者。着地方官查明。随时修理。于戏。播宫庭之雅化。益洪垂裕之谋。衍奕禩之嘉祥。弥启昇平之运。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另,关于皇后千秋节。停止行礼筵宴
是从孝贤开始就有了惯例。我查阅到了乾隆5年,乾隆7年到12年都是免了行礼和筵宴的。不能片面的只拿继后的这些记录来说事。至于提不提奉皇太后懿旨,难不成太后还年年真下旨啊,我还是倾向于借个名义。比较可信的是,乾隆五年太后说自己不过生日了,那么皇后生日只好跟着走,以后就年年借着这个名义。
行礼筵宴是一项正式的礼仪制度,举行了当然很隆重,但礼仪也很繁琐。有时候宫中事多,或者皇帝嫌烦,随时可以取消,也就是不接见和款待外臣。自己非正式的庆贺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乾隆元年和二年,肯定都在服丧阶段,是不可能搞什么皇后千秋节庆贺的。但皇帝登基之初,过了丧期总要大办一些庆贺宴席,添添喜气。二年除夕(也就是二年的最后一天)是乾隆朝的第一个正式筵宴,从这里开头,乾隆三年和四年。。皇后过千秋是“照例行礼。停止筵宴。”六年:“皇后千秋令节。行庆贺礼。停止筵宴。” 也就是说三年四年和六年,都是行礼但不设宴。
从乾隆7年开始,停止行礼筵宴成了定例,以后如果皇帝不特别更改,估计都是照例办。
乾隆十三年,“皇后千秋令节。赐扈从王公大臣等宴。”为什么提赐宴呢?因为正赶上在南巡啊,看前后文是在山东。皇家要对地方官有些恩赏,皇后千秋节是个很适宜的场合。至于算不算筵宴,从礼制上肯定不算,场地对象也都不方便。应该属于赐小宴,和赐食没有区别。
乾隆三十年,继后断发前,皇后千秋,虽然也是停止行礼筵宴,但也有“赐扈从王公大臣。并江南大小官员等食”的记录,不外乎也是因为正在地方上,要对地方官有所表示。
也就是说,乾隆哪个皇后的千秋从来也没有正式好好办过。不仅不如皇太后,连皇贵太妃的待遇都不如。(越看心越凉,说是老封建,没有错
)
孝贤幸运的地方在于是皇帝原配。皇帝初立新后,一开始行礼并不过分吧?继后从礼法上讲,地位确实比元后低,加上孝贤时早有惯例,停止行礼筵宴也是意料之中,皇帝立谁为继后都不会改的。就不知道历史上继后是不是看得开了。其实要我看,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活到八九十岁,再不大办也说不过去了吧。
看看日本皇室,都近现代了,美智子和雅子还得抑郁症,更不用提封建盛世的清朝,真是宫门一入深似海啊。
这里有一篇文章,对继后剪发之后的一些后续写的很生动。摘过来(之前那些乾隆和尼姑滚床单被继后撞破的yy就算了,感觉没有根据):www点lsgushi点com/zhimi/3717_8.html
第二天,乾隆以那拉氏皇后突发疯癫为名,命令福隆安把她先期遣送回京,自己继续与妃嫔们在杭州游玩。
乾隆与那拉氏夫妻反目为仇,史书极为忌讳,前因后果也不加任何记载。遍查清史,居然连那拉氏皇后的生平记载也不见蛛丝马迹,只有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存有零星资料。乾隆对皇后剪发一事讳莫如深,只是责其“迹类疯迷”。十多年后,因朝野谣言迭起,乾隆才不得不在正式场合公开辟谣:“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然朕犹曲予包容,不行废斥。”但那拉氏究竟有什么“过愆”,因何剪发,乾隆却闭口不提,不作任何解释。
南巡回京后,乾隆越想越恼,越恼越气:那拉氏,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朕最幸福的时候私闯寝宫,若非当日之事难以启齿,你能活到今天?朕一怒之下将侍寝的宫女太监包括那个小尼姑统统杀之,还不是给你一个下坡的台阶?你身为皇后,承受恩礼数十年,竟置纲常祖制于不顾,悍然剪发,自外于王化,朕不废掉你,难解心头之恨!
清初历史上曾有过顺治废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先例,但却遭到了群臣几乎一致的反对。废后不是一件小事,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取得大臣们的同意,因为皇后毕竟是一国之母,在这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拘泥礼教的臣子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事实上,皇后一人先期回宫,本身已引起不少留京大臣们的猜测,并有许多谣言传出,此事如果处理不慎,必将引发大规模的风潮。乾隆越思越恼,恨不能现在就将皇后册宝收回,把那拉氏打入冷宫。思虑再三,决定先放出一点风声,以观群臣的反应。
出乎乾隆意料的是,当他将准备废后的消息委婉透露给臣子们时,群臣却保持了几乎一致的沉默。大臣们虽然同情那拉氏皇后的不幸遭遇,但更多的是对孝贤皇后死后的一系列恐怖回忆,每念至此,无不周身发凉,寒意顿生,谁也不想提着脑袋再管皇家的闲事。正当乾隆美滋滋准备草拟废后诏书时,突然凌空杀出一匹黑马来。
刑部侍郎阿永阿,来自爱新觉罗氏的忠直之臣。他见满朝文武在这件关乎国体的大是大非面前居然装聋作哑,不禁从心底感到悲哀,几次要跳出来跟皇上当面理论,但一想到家中自发苍苍的母亲,浑身的热血又渐渐冷却下来。万一劝谏不成,惹翻了皇帝,自己死不足惜,谁来养活母亲,又有谁来给母亲送终?母亲见儿子终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于是追问其故,阿永阿无奈把自己的苦衷告诉了母亲。深明大义的母亲一听,赞许地点点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君臣居五伦之首,立身处世,应以尽忠为先,孩子,放心去吧!”阿永阿受到鼓舞,再无后顾之忧,连夜草拟谏书,第二天递进宫中。
乾隆读毕谏文勃然大怒,在他心中,第一个跳出来发难的必是汉官无疑,汉官善于沽名钓誉,借直谏以捞美名。明万历年间,尽管劝谏者的屁股被打得血肉横飞,但一个人倒了下去,后面的人马上跟了上来,真正是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直逼得万历皇帝躲在深宫二十余年,再不敢见这些可怕的大臣们一面。现在汉官被整治得温驯有加,再不敢乱说乱动,没想到蹦出一个满官——一个具有爱新觉罗氏高贵血统的满官!
盛怒中的乾隆面色铁青,双目赤红,用力敲击着御案,切齿咬牙地说道:“阿永阿鬼迷心窍,本性尽失,竟沾汉人之恶习,沽名钓誉,实属可恶之徒,不治之难解朕心头之恨,着将阿永阿……”
“皇上!”乾隆尚未说完,曾任吏部侍郎、江苏乡试正考官的汉臣钱汝诚终于按挎不住,出班奏道:“阿永阿家有白发老母,正是需要尽孝之时,但他仍以忠义为先,谏阻皇上废去皇后名号,其忠义之心,苍天可鉴。臣望皇上开恩,网开——”
“放肆!”乾隆本来就感到只有阿永阿一人唱独角戏有点冷场,见钱汝诚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而且又是他期待已久的汉臣,禁不住内心一阵激动。在尽情地把钱汝诚奚落嘲笑一番后,一声纶音将他夺官罢职,遣回原籍,而阿永阿最终也祸不能免,被流放黑龙江戍边,永不叙用。
这一意外的插曲,竟然改变了乾隆的废后决定,等渐渐冷静下来,乾隆终于想到:何苦背一个废后恶名,让臣子们有机可乘?不若将皇后秘密废之,收回皇后册宝,让她在冷宫中好好反思一下,这样外则堵住好事者的嘴巴,内则给左右妃嫔一个警示,自己也可以一出心中的恶气。一石三鸟,何乐不为?
主意已定,立即付诸实施。乾隆三十年(公元1755年) 五月十四日,那拉氏皇后入宫三十年以来所有的册宝全部被收缴并付诸一炬。这样一来,那拉氏不仅皇后之位被秘密废掉,而且意味着从此以后在宫中连个正式的身份也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黑人”——后世所称的“乾隆休妻”即源出于此。
逝者如斯夫,死就死了,一死万事休。但偏偏有些不安分的主儿,二两小酒下肚,立时生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英雄气节。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 ,也就是那拉氏死去后十年,山西境内居然冒出一个名唤严谮的候选小吏,借着一股酒劲,一气呵就一份奏折,辗转投到大学士舒赫德府中,请他代为转奏乾隆皇帝。
严谱的奏折中演绎出一个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悲剧:那拉氏皇后贤美节烈,多蒙宠爱,见皇上年过五旬,国事纷繁,仍如前宠幸,恐非善养龙体,是以故加挺触轻生。严谐的本意是讲皇上与那拉氏相亲相爱,皇后怕皇上对她过于宠爱,恐有伤龙体,故触柱身亡,以报皇上对她的恩爱之情。
不料,乾隆在读毕这份荒唐的奏折后,龙颜震怒,喝令即刻将严谮锁拿归案。严谱在狱中尝遍了各种酷刑后,终于身首异处,到另一个世界继续演绎他的爱情悲剧了。
那拉氏的故事至此本该收尾了,但仍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自己的小命为代价,为这个早该圈就的故事续上一缕不绝于耳的余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 七月,乾隆在木兰行围途中,突有锦县生员金从善在御道旁跪呈谏文,要求皇上尽快建储立后,并将对那拉氏皇后的薄情寡义公开向天下下“罪己之诏”,取得天下臣民的谅解。
读毕金从善的谏文,乾隆直气得眼冒金星,浑身肌肉突突直跳,在将金从善即刻锁拿后,乾隆立即召集扈从王公亲贵,痛哭流涕地诉说自己的无辜:“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从善乃欲朕下诏罪己,朕有何罪当自责乎?从善又请立后,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一腔苦水宣泄完毕,乾隆下令将金从善就地正法,以正视听。
随着严谱、金从善人头的相继落地,再无人敢对皇家的闲事指指点点、说三道四。那拉氏的故事,猝发于江南杭州,最终在塞北热河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皇十二子出生时,乾隆高兴地与臣子分享这一消息:
乾隆十七年四月:
○大学士管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奏、下江淮、扬、徐、海、等属。四月以来。天气晴和。又得时雨霡霂。二麦秋实。愈见坚好。大概均得丰收。现米价无增。民情宁谧。得旨、欣慰览之。北省今春及入夏。雨旸时若。二麦可定丰收。又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顺适吉祥。卿其同此喜也。
《永宪录》中记载继后那拉氏为高斌侄女,但是此笔记半正史半野史,多半内容也都是道听途说,也许是记载错误。从逻辑上讲高氏与那拉氏也不可能存在“叔侄”的关系。但是那拉氏生子乾隆告诉高斌是真实情况,我想高斌官至此位,多年来深为乾隆宠信,已经算是臣子中与乾隆关系不一般的,所以乾隆讲此消息告诉他,也许只是与自己亲信分享喜悦,而不代表高斌与继后有什么亲戚关系。
不过由此看来继后生子,乾隆确实很高兴,用“顺适吉祥”“喜”来形容。
附上乾隆御制诗
视朝旋跸诣畅春园问安遂至昆明湖上寓目怀欣因诗言志
视朝已备仪,弄璋重协庆(适中宫诞生皇子),
天恩时雨旸,慈寿宁温清,
迩来称顺适,欣承惟益敬,
湖上景愈佳,山水含明净,
柳浪更荷风,云飞而川泳,
味道茂体物,惜阴励勤政
另外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乾隆从驻跸多日的香山静宜园回宫。二十五日御太和殿视朝,同日皇十二子出生,二十七日幸畅春园问安,随后幸圆明园。这首诗大概写于四月二十七日吧。
关于立储:
乾隆亲口说过曾经先后立皇二子,皇七子,皇五子为储。一般皇帝登基后,元年即立储,雍正和嘉庆也是这样做的。乾隆元年立皇二子,追封太子的时候也和大臣说过。
“以皇次子、乃孝贤皇后所生嫡子。为人端重醇良。依皇考之例。曾书其名。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额。后乃禀命不融。未几薨逝。遂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将其名彻出。追谥为端慧皇太子。是未尝不立嫡也。”
提到皇七子是反驳读书人上奏要求立储的时候提到过(书生好管闲事,大概看皇帝年岁大了)。“嗣后皇七子、亦孝贤皇后所生。秉质纯粹。深惬朕心。惜不久亦即悼殇。” 对于皇五子则是如下描述:“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觉贵重。且汉文满洲蒙古语。马步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未明言。乃复因病旋逝。”(另有说法永琏是雍正赐名,暗示乾隆之后由他即位)
立皇七子的说法,我觉得多少有些闪烁,说的并不算明确。七皇子死的有很早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迹象可查。比如立皇五子后,一度曾命他亲自去祭拜孝贤。和后来命十五子亲自祭拜孝贤是一个道理。提皇七子主要为了强调改了n回名字。之后又说了明确册封皇太子有什么什么弊端。。
乾隆说:“设依书生之见。规仿古制。继建元良。则朕三十余年之内。国储凡三易。尚复成何事体。”
这里这个凡,是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不一定就是三次。乾隆应该是不断立储,又不断死儿子吧。三年到十年这期间不见得没有立过别人,因为从皇帝的语气看,皇七子死后不久应该就立了永琪。永琪死后,明确提到在1773年(三十八年)又立了一回储。这次就很可能是十五子了。因为大概永琰十四岁时,乾隆命其亲自祭拜孝贤。然后随后还在祭天的时候把所有儿子都召集起来,心里默默祈祷,说上天啊,你要是看我选的继承人可以,就多让他活些年,如果看他不行,就早让他死,我好重新选别人。不是我不爱儿子 ,而是要以江山社稷为重。
乾隆曾经说过是自己想着由嫡子继承大统,享先人未享之福,是太贪心的缘故。不过想归想,七皇子是不是真的付诸实施还是存疑的。悼文只说了丧礼比一般皇子从优。并且明确“建储之意。虽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之书旨封贮。又尚在襁褓。非其兄可比。”也就是,似乎并没有写名字到光明正大扁上。
虽然乾隆生儿子不少(仅次于康熙吧),但细细数来人选真不多。皇长子,皇三子被申斥,早亡,皇四子出嗣(当时永琪是储君),皇八子、十一子都被申斥过,十二不讨喜,十七尚年幼,后来被乾隆嫌恶。真不知道是乾隆的问题还是儿子们的问题╮(╯▽╰)╭
==========================================
原文:
○戊午。谕、朕阅馆臣所进职官表志。詹事府一门。其按语内称、詹事为东宫官属。我国家万年垂统。家法相承。不事建储册立。詹事府各员。留以备词臣迁转之阶等语。是书、馆臣因朕前降谕旨。于建储一事之断不可行。明切训示。故于按语内特为揭出。其实书生拘迂之见。岂能深计及此。且使是书留传后世。安知不又訾议馆臣为无奈迎合谕旨。非其本怀耶。用是不得不再为明白宣谕。夫尧授舜。舜授禹。唐虞固公天下。即禹之传启。亦非于在位时、有建立太子之事。三代以后。人心不古。秦汉豫立太子。其后争夺废立。祸乱相寻。不可枚举。远而唐高祖立建成为太子。至于兄弟相残。建成被害。近而明神宗朝。群臣奏请豫立国本。纷纭扰乱。大抵皆为后来希荣固宠之地。甚至宵小乘间伺衅。酿为乱阶。如挺击等案。神宗召见太子。泣为慰藉。父子之间。至于如此。阅之真可寒心。可知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即以我朝而论。皇祖时、理密亲王、亦尝立为皇太子。且特选公正大臣如汤斌者。为之辅导。乃既立之后。情性乖张。即汤斌亦不能有所匡救。群小复从而蛊惑。遂至屡生事端。上烦皇祖圣虑。终至废黜。且理密亲王、幸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其长子弘皙、纵欲败度。不克干蛊。
年亦不永。使相继嗣立。不数年间。连遭变故。岂我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是以皇祖有鉴于兹。自理密亲王既废。不复建储。迨我皇祖龙驭上宾。传位皇考。绍登大宝。十三年励精图治。中外肃清。皇考敬法前徽。虽不豫立储位。而于宗社大计。实早为筹定。雍正元年。即亲书朕名。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内。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至雍正十三年八月。皇考升遐。朕同尔时大臣等、敬谨启视传位于朕之御笔。复取出内务府缄盒密记。核对吻合。人心翕然。此天下臣民所共知者也。朕登极之初。恪遵家法。以皇次子、乃孝贤皇后所生嫡子。为人端重醇良。依皇考之例。曾书其名。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额。后乃禀命不融。未几薨逝。遂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将其名彻出。追谥为端慧皇太子。是未尝不立嫡也。但不以明告众耳。嗣后皇七子、亦孝贤皇后所生。秉质纯粹。深惬朕心。惜不久亦即悼殇。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觉贵重。且汉文满洲蒙古语。马步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未明言。乃复因病旋逝。设依书生之见。规仿古制。继建元良。则朕三十余年之内。国储凡三易。尚复成何事体。是以前于癸已年。复书所立皇子之名。藏于匣内。常以自随。是年南郊大祀。令诸皇子在坛襄事。
曾以所定皇子。默祷于上帝。若所定之子。克承堂构。则祈昊苍眷佑。俾得年命延长。倘非天意所属。则速夺其算。朕亦可另为选择。毋误我国家宗社生民重寄。本年恭诣盛京。祗谒祖陵。亦如告天之言。默祝于太祖太宗之前。仰祈灵爽式凭。永垂昭鉴。朕非不爱子也。祗以宗社为重。若朕之子孙。皆以朕此心为心。实大清国亿万斯年之福也。今日召对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面降此旨。即朕前所默告上帝祖宗之言。岂容有丝毫虚饰耶。朕于天下一切庶务。无不宵旰勤求。悉心筹画。宁于继体付托之重。转不早为定计乎。秋间朕于避暑山庄河岸。御枪打。失足落水湿衣。其时不特御前王公大臣等闻知。俱即趋至问安。即汉军机大臣。接踵前赴该处。朕仍率伊等谈笑而行。并未有因内廷禁地。太监等敢于阻止者。设朕起居偶有违和。大臣等俱可直诣寝所。此皆由朕平日君臣一体。无日不接见诸臣。面承谕旨。何至有若前代夜半禁中出片纸之语。为杞人之忧乎。总之建储一事。即如井田封建之必不可行。朕虽未有明诏立储。而于天祖之前。既先为斋心默告。实与立储无异。但不似往代覆辙之务虚名而受实祸耳。故现在詹事官属。虽由旧制。而其实一无职掌。祗以备员为翰林升转之资耳。因再明切宣谕。我子孙其各敬承勿替。庶几亿万年无疆之休。其在斯乎。总之此事。朕亦不敢必以为是。其有欲遵古礼。为建立之事者。朕亦不禁。俟至于父子兄弟之间。猜疑渐生。酿成大祸时。当思朕言耳。并谕馆臣、将此旨冠于是编之首。俾天下万世。咸知朕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