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孟森先生的《清史讲义》第二章说“侍郎之添列,则用意周密,殊便考核。”是为什么?

孟森先生的《清史讲义》第二章说“侍郎之添列,则用意周密,殊便考核。”是为什么?

孟森先生的《清史讲义》第二章说“侍郎之添列,则用意周密,殊便考核。”是为什么?本句出自《清史讲义》之“总论”的第二章“清史体例”。这一章的内容,针对的是《清史稿》这部书,而不是在直接论述清代历史本身。这句话的上下文引全了是这样的:《表》目十

本句出自《清史讲义》之“总论”的第二章“清史体例”。这一章的内容,针对的是《清史稿》这部书,而不是在直接论述清代历史本身。

这句话的上下文引全了是这样的:

《表》目十,曰:《皇子》、《公主》、《外戚》、《诸臣封爵》、《藩部》、《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疆臣》、《交聘》。《军机大臣》为前史所无。《部院大臣》即《明史·七卿表》,而衙门加一理藩院,官职列至侍郎。其军机、理藩院之增加,乃应合时制;侍郎之添列,则用意周密,殊便考核。任其事者为职官制表专家吴君廷燮,亦人存政举之道。

本段以前,孟森连续指出了《清史稿》各志的不足之处。而到了本段,孟森想要讨论的是《清史稿》“表”这一部分的体例。孟森指出,《清史稿》的职官表,有两点和以前的二十四史不一样。其一是增添了军机处和理藩院这两种前代没有的制度的“表”,以“应合时制”。另一点不同在于,《部院大臣表》虽然明显承袭自《明史》当中的《七卿表》(即卷111-112《七卿年表》),但《明史·七卿年表》只列出各部尚书,而《清史稿·部院大臣表》则不仅有尚书,还添列了侍郎。孟森认为体例上的这一改动非常用心,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顺道夸了编纂者吴廷燮。

换句话说,“用意周密,殊便考核”说的是《清史稿·部院大臣表》的编纂体例,而不是清朝的制度设计。

上一篇: 北魏《薛怀吉墓志铭》拓片欣赏
下一篇: 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