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多星吴用不堪的人品和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就不多说了。我们从吴用的结局说起。
吴用的故事(吴用的故事情节)
书中最后一回,宋江死后托梦吴用,期望前去吊唁。吴用来到宋江墓前,万念俱灰,正好花荣也一同到此。二人双双上吊而亡。
梁山好汉,最后有战死沙场的,有患病身亡的,也有自然逝世的(鲁智深、戴宗),也有被高俅毒死的,或悲壮,或落寞,或神秘,但这些都
不如吴用自杀来的那么凄凉。
首先,吴用为什么选择自我了断?
因为吴用的身后路已然没有了。宋江、卢俊义既死,高俅等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位曾经的梁山头号军师。自己也躲不了。
朝廷那边不会放过他,梁山昔日的弟兄们他也靠不着。
关胜、呼延灼这些原朝廷将领自然不待见他。
李应是被他逼上梁山的,朱仝更是仇恨不浅。
孙立被吴用安排反水师弟栾廷玉,就算孙立本人人品不怎么样,但也是他一处心结。
萧让、金大坚、安道全都是被忽悠上山的。
唯一和吴用有交情的,一个是戴宗,分别不久就去世了;还有一个是阮小七。但经历那么多,阮小七和吴用昔日的交情还剩多少谁也不知道。
唯一可能的生路就是和朱武、樊瑞一样去找公孙胜出家。
总之,吴用往后可选的路基本没有了。
提一句,花荣与吴用一同赴死,逻辑上也讲得通。但我更喜欢央视版《水浒》的改动,花荣是和宋江一道被毒死了,吴用独自一人自杀,这种感觉更顺一些。
再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感觉吴用的死是感官最凄凉的。
某种程度上说,梁山事业的发起人其实是吴用。
吴用的死,标志着梁山聚义正式落幕。
王伦在位时1.0版本的梁山就是普通山寨,没有什么大气候。
同时,与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的吴用已经盯上了梁山。对他来说,这是个可以展示才华、施展抱负的地方。
我吴用,村中学究,正经仕途是没指望了,不如草莽间做番事业,日后未尝不能成为一方诸侯的诸葛亮。
生辰纲事件败露,吴用第一时间鼓动晁盖带着大家上梁山。上山后又细心观察形势,后来鼓动林冲火并了王伦。自此2.0梁山晁盖时期到来。这一时期无疑是梁山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
然后,我们在看看他和宋江的关系。
宋江最终上山,应该是吴用背后操作的。
宋江自己没上梁山,却推荐了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等人上山。梁山那时才十二个头领。宋江人未到,势力已经安排好了。
吴用宋公明的江湖威望既惊叹又忌惮。此时,梁山内有宋江亲信,外有其恩情未还。江湖上,大恩即大仇(参考之前讲的朱仝的事)。
解决的办法要么除去,要么入伙。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搅乱在山东。”这几句民谣,你说是谁散布出去的?
再邪恶点想,宋江下山去接老父亲,刚到家那边公人就来抓捕。
是夜月色朦胧,路不分明。宋江只顾拣僻净小路去处走。约莫也走了一个更次,只听得背后有人发喊起来。宋江回头听时,只隔一二里路,看见一簇火把照亮。只听得叫道:“宋江休走!早来纳降!”
这边在抓捕,梁山的救援不就又到了,怎么那么巧了。
话说宋江正式上山,带来李俊、李逵、张顺等十几位好汉,个人部队早已超过原梁山元老,又直接把具体排位问题解决:
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吴用此时发现,自己的真命天主是谁了。之前写公孙胜时提到一个问题,九天玄女授宋江天书时,说“只可与天机星同观”,问题是那时石碣碑文未现,谁也不知道天机星是谁。那么作者这么写为了什么。
按我的理解,这句话的目的其实是作者写给读者们的,因为从此吴用就是宋江伟大的革命战友,心腹之人。
往后的故事大家都熟了,打祝家庄,破高唐州,败呼延灼,智取华州,打下大名府、曾头市,以及招安后南征北战,吴用一直坚定地站在宋江边上。
期间,不仅收伏各路朝廷降将和四方绿林豪客,还连使阴招,逼着李应、朱仝、卢俊义等人入伙。
“芦花丛里一叶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又是熟悉的手段。
宋江手上有两把刀。一把刀是李逵,种种杀人放火、斩草除根的勾当李逵带头去做,反正李逵就在别人看来就是个浑人;另一把刀就是吴用,赚人上山,逼人造反,吴用来安排。
梁山上头脑清醒的人少,宋江才是他实现个人抱负的依靠。但吴用的悲剧是,他把自己和宋江绑的太紧了。
在梁山,自然没有问题,有宋江就有他吴用头号军师的位置。
可问题是,宋江发展事业的途径是带着自己创业公司投靠国企大集团时,他的命运自己已经把握不了了,他的老板也不再是宋江了,一切都得听总部的安排,得服务其他高管的命令。
忠诚的前提是不能丢到应有的道德价值观。梁山的班底打完了,宋江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当宋江也不在了,吴用自己的存在的意义也没有了。
吴用追随宋江走向顶点,也走向毁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