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陈尚君|欧阳修的笔记与诗话

陈尚君|欧阳修的笔记与诗话

陈尚君|欧阳修的笔记与诗话二书所收,部分为《归田录》《诗话》初稿,详后考,宋人所见二书未收之杂帖尚有多则,已另辑出。衢本《晁志》卷一三载“《归田录》六卷”

作为一代文宗,欧阳修笔记性质的文字存世并不多,计有文集所收《笔记》《试笔》二种,《归田录》二卷,《六一诗话》。虽然如此,这几种笔记的情况却各不相同。陈尚君教授爬梳文献,一一对其逐本溯源,呈其纤毫于读者面前。

佚文是什么意思_佚文怎么读音_佚文

欧阳修 像

《欧阳文忠公文集》收《笔记》十九篇,题均作某说,编者未详。《试笔》三十篇,篇题未统一,末有苏辙、苏轼跋,辙跋谓:“于箧中得十数帖”,轼跋谓:“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得,信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知此卷为二苏编。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后集》卷一五《欧阳公别集后序》记梅挚嘉祐初在滑州得残稿数十纸,欧阳修见后谓“此我通判滑州时学书,偶至于盈纸,不意流落犹在也”。《试笔·苏子美论书》有自跋云:“秋霖不止,文书颇稀……顾见案上故纸数幅,信笔学书。枢密院东厅。”约为嘉祐六年(1061)作。《李邕书》末云:“嘉祐五年春分日,雪中西窗信笔。”《笔说·夏日学书说》为“嘉祐七年正月九日补空”。《学书自成家说》为“嘉祐二年十一月冬至日”作,《李晸笔说》为“嘉祐四年夏纳凉于庭中,学书盈纸,以付发(其长子)”。知二书皆为荟萃其平日杂帖而成,本无区别。分为两书,并非作者本意,只是分别纂次而已。此类杂帖,南宋时尚有所存。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四引六则,均见《试笔》,但《琴枕说》分为二则,《论乐说》与《六经简要说》合为一篇。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引九则,分见两书,其第一则合《吊僧诗》《九僧诗》《学书作故事》《作诗须多诵古今诗》为一篇,其第二、四、九事今皆分作两篇。可知二书各篇不仅篇题为后人拟加,且多割裂并合成篇,不可不加注意。二书所收,部分为《归田录》《诗话》初稿,详后考,宋人所见二书未收之杂帖尚有多则,已另辑出。

佚文是什么意思_佚文_佚文怎么读音

欧阳修苏州石刻像

《归田录》二卷,其序,治平四年(1067)九月作。书中称英宗为“今上”“上”,纪事止于治平三年,当成于四年初神宗即位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致仕归颍后作,实误。其序明言为“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并借以申归田之志,可证。至南宋时,有关此书的异说纷起。朱弁《曲洧旧闻》卷九谓此书“初成未出而序先传,神宗见之,遽命中使宣取。时公已致仕在颍州,以其间纪述有未欲广者,因尽删去之,又恶其太少,则杂记戏笑不急之事以充满其卷帙”。又谓传本即进本,原书未出,存其后人手中。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所载大致相同,周《清波杂志》卷八、陈《录》卷一一所载较略,大抵皆祖袭朱弁之说。民初夏敬观校《宋人小说》本《归田录》,自宋椠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中辑出两条佚文,并据以推测欧阳修初稿后行世,《宋志》著录八卷即初稿。近年中华书局刊李伟国先生校本《归田录》,复从《皇朝事实类苑》《诗话总龟》《事文类聚》《锦绣万花谷》《职官分纪》《续湘山野录》《合璧事类备要》《密斋笔记》等书中辑出大量佚文,经过鉴别,录出四十条,又重新提出《归田录》原本问题。夏、李二位对于《归田录》原本及佚文的探讨,用力甚勤,功不可没。只是检点之下,似尚有疑点,试述如次。

首先,欧阳修本人未言及所谓原本事,在北宋时期的公私文献中,既无此书进奏的记录,亦从无人提及进本与原本不同事。此传闻最早导源于朱弁,而王明清、周、陈振孙皆祖述其意,无所增益。(《四库提要》引《清波杂志》云“原本亦尝出”,殆所见本误。《四部丛刊续编》影宋本此句作“元本未尝出”。)周必大校理《欧集》时,搜罗甚广并兼载异说,亦未言及原本事。衢本《晁志》卷一三载“《归田录》六卷”,孙猛先生《郡斋读书志校笺》已证定为李畋《该闻录》六卷之脱冒,并重新出了刊正,《宋志》错漏最多,其录为“八卷”的原因虽然难以确解,但断为即初本,显属臆断。而录有所谓佚文的诸书作者,生活时代从北宋后期到南宋末年者皆有,原本能让他们如此充分地利用,周必大等则无所闻,晁、陈二家亦未见,情理上似难说通。其次,已辑出的佚文亦多有疑点。夏补二则,李伟国先生已指出另见于《渑水燕谈录》与《玉壶清话》。李补之三十八则,已注出互见他书者多达二十二则,今查出者尚有数则:郑文宝条见《六一诗话》、杨玢条见《杨文公谈苑》(《增修诗话总龟》卷一引)、寇莱公条见《渑水燕谈录》卷六。佚文中有与欧阳修生平扞格者,如称“予尝在福州见山僧有朋”,欧平生从未入闽。

亦有与全书不相称者,如“熙宁初魏公罢相”,今知《归田录》作于治平间。古人著书,虽有互相因袭者,但互见、误收之例如是之多(李先生定误删去者在十条以上),对这些佚文的可靠性不能不存疑。笔者查检了辑佚者所据的部分原著如《皇朝事实类苑》《职官分纪》等,发现有较大一部分佚文在原书中并未注明出处,但因其前条为《归田录》文字,遂视为佚文辑出。应该指出,宋人编类书,目的是分类提供资料,所注出处多较草率,脱漏尤多。以《皇朝事实类苑》为例,通行之董康刊本,源出宋绍兴本,脱误已甚多。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排本补注出处达数百条之多。这类附见于他条后而又见于他书之文字,可靠性颇可怀疑。前文已指出,今存之《笔说》《试笔》,实皆为荟萃欧阳修平日杂书帖而成。《归田录》及《诗话》,其性质亦近似,只是编录者为欧阳修本人而已。《诗话》详后。《试笔·谢希深论诗》条,即互见于《归田录》。从宋人记载可知,欧杂书随笔文字相当多,有不少已亡佚。这一状况,可能是导致初稿与进本异同说产生的最初原因。宋人如江少虞等人,似习惯将欧阳修之随笔文字称为《归田录》,如《皇朝事实类苑》将《诗话》皆题作《归田录》或《庐陵归田录》。这一情况对传说的产生亦可能产生影响。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朱定国著《续归田录》,亦有讹为《归田录》之例。有少数佚文原书明确注出《归田录》,又不见他书,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六一诗话》自序:“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为熙宁四年(1071)致仕后写定。《试笔》有四则与《诗话》相类。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录欧阳修杂书一卷,共九事,其第一事中“哭僧诗”“九僧诗”两节,第九事“郊岛诗穷”一节,均载《诗话》,唯文字略异。该卷前有一行文字,署“枢密院东厅”,云“秋霖不止”,知为嘉祐六年(1061)所书。《诗话》虽成于晚年,一部分恐为早年时所草,至退归闲居时始裒聚成编。《笔记》中《李白杜甫诗优劣说》《薛道衡王维诗说》《峡州诗说》,《试笔》中《谢希深论诗》《作诗须多诵古今诗》等,均为论诗之作,《诗话》不载,知当时自有取舍,非随手裒集而成。自此书问世,诗话之作日繁,故后人称此书多冠以姓字号谥,以示区别,实非作者原题。

选自陈尚君《宋元笔记述要》

《宋元笔记述要》

陈尚君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关于宋元笔记的提要类著作,举凡五代一种,宋代一百四十种,元代十五种,宋元笔记之要者基本被囊括,另有明代笔记四种和相关辑录说明、考订文字附之于后。不仅涉及许多常见熟知的笔记,更有对稀见笔记和已散佚笔记的介绍评析,令人得窥原作之概;不仅有笔记作者和内容的介绍,更有对笔记成书过程和文献价值的挖掘与考证,对其完残真伪的判读,颇多首发之论,每每能发挥幽隐,指示精彩。

作者简介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长于唐宋文学及古典文献学。编有《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等,主持修订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著有《贞石诠唐》《唐诗求是》等。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文献学、唐宋文学专家陈尚君教授的学术“玩票”之作,如椽巨笔探入宋元文言笔记,会连缀出怎样深稳精彩的解读文字?

✿目录学向为治学入门路径,本书依托悠久深厚的目录学传统,既为专业人士指示学术递变的蛛丝马迹,依路而行,也为普通读者构筑了宋元笔记的全景图像,可供流连玩赏。

✿除了涉及作者、版本、内容的常规动作,本书尤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挖掘考证成书过程以及由此过程产生的完残真伪、稀见散佚、文献价值等动态问题,从而保证了本书的锐度和鲜明的辨识度。

上一篇: 史书有哪些
下一篇: 不无聊的唐史 | 唐代人的入秋“五件套”,唐太宗最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