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名胜,字子贱,《汉书·儒林传》记载“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
[1]伏生授经图
一.秦火之厄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四年,秦始皇同意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的请求,颁布了“挟书令”,开始了臭名昭著的“焚书”事件。另,始皇帝三十五年“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开始了“坑儒”事件。《儒林列传》说:“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2]秦始皇
“焚书坑儒”事件或许是法家集权需要,但是“文献”二字所包含的“文章”“贤才”在此次事件中都遭受到了巨大损失。后来,《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或许连“博士官所职”之书,也都一把火烧了。详见《文献学人物志·番外篇一:文献灾厄》。
王观堂语“天而未厌中国也,必不亡其学术”,《资治通鉴·秦纪》记载:“魏人陈馀谓孔鲋曰:‘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哉!’子鱼曰:‘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惟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求至,无患矣。’”许多诸如子鱼敢于“冒险”的先人,或是将书籍偷偷藏起来,或是私下温习传承:为文献的传播留下了宝贵的火种。
《汉书·惠帝纪》“四年,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儒林列传》“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孝武之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秦火之厄稍解,但给后世仍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二.《尚书》再造
秦火之厄为文献的流传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幸运的是,秦二世而亡,汉兴即改秦朝的此类暴政,自秦始皇颁布“挟书令”的前213年开始计算,至汉文帝即位的前180年,其间虽然有33年的波折,但总有“仁人志士”私下藏书、温习传播者,挺过了这一段文献乱世。
《儒林列传》“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然而此时伏生已经九十余岁,于是文帝诏令太常,让掌故晁错去学习、记录。伏生年事已高,言语不清,使女儿羲娥代言,浮生口述,晁错笔录,整理成《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儒林列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含《泰誓》),即以教于齐、鲁之间。”
《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包括:虞书(2篇)《尧典》《皋陶谟》,夏书(2篇)《禹贡》《甘誓》,商书(5篇)《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19篇)《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3]传 王维 作《伏生授经图》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三.今古之争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推崇到国家统治思想的高度,以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为代表的一批劫后余生的儒家经典和以伏生为代表的一批儒家代表人物思想正式走向官学地位。有汉一朝官方学术代表“五经博士”其《尚书》三家,欧阳、大、小夏侯氏,均为伏生的后传弟子。
《两汉三国学案》记载《尚书》流派,伏生传张生、欧阳生(欧阳氏《尚书》)、周霸、贾嘉、晁错。张生传夏侯都尉,夏侯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称大夏侯氏《尚书》。胜又传族弟建,称小夏侯氏《尚书》。
伏生等诸君存亡续绝之后,由于官方的认可与重视,许多先秦古籍从墙壁、古屋中陆续发掘出来,伏生等诸君口授的内容与发掘出的内容多多少少互有区别。加之儒学既已为学官,与仕途晋升相关联,伏生等诸君口授的已立为学官博士的今文学派与研究新发掘出先秦古籍的古文学派,逐渐产生了学术之争。汉朝的今古文之争是汉朝学术最大的特点。
《尚书》流传真伪难辨,其中曲折,详见《文献学人物志·番外篇二:真伪》
王观堂先生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说:“窃又闻之,国家与学术为存亡。天而未厌中国也,必不亡其学术。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于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世变愈亟,则所以笃之者愈至。使伏生、浮邱伯辈,天不畀以期颐之寿,则诗书绝于秦火矣。”伏生之存亡续绝之功,可谓大矣!
经过西汉一朝的“休养生息”,到了西汉末年官方藏书“府库充盈”,下一篇《人物志》,主要讲述刘向、歆父子的整理之功。
参考资料
王欣夫 《文献学讲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程千帆、徐有富 《校雠广义》 齐鲁书社,1997.
杜泽逊 《文献学概要》 中华书局,2001.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史》 中华书局,2014.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潘树广等 《文献学纲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
司马迁、三家注 《史记》 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点校整理本.
司马光、胡三省注 《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点校整理本.
班固 《汉书》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宋本.
陈国庆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中华书局,1983.
唐晏 《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2008.
王国维 《观堂集林》 中华书局,200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