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敬重秦琼,原因非常明白,就是他人好,仁义,真仁义。
咱们看三国演义,说刘备长厚而伪,说他邀买人心,是因为他表现出仁义时,面对的都是政治人物,虽无实锤,至少可疑,因为利益相关。但《隋唐》评书里最前面的秦琼游历的部分,通过直叙或补叙,秦琼做的好事基本都是对素昧平生的落魄的人,比如对快要病死的王伯当,对堕入底层的某人(名字忘了,张公瑾他们的上司),对被追杀的李渊,这些事迹没有人情投资的嫌疑,纯粹是见人有难,最肯相帮,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天生淳朴厚道的热心肠。到诈登州那段,更加被感动了,事关重大,无法可想,就只好把自己的命垫进去,知道秦二哥人好,想不到好到这个程度,真个是轻生死重大义男儿本色!
演义里刘备一生枭雄,袁绍吕布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被他哄个遍,但最后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不管不顾非要伐吴,就把他的真情实意显出来了,不管对别人怎么样,他绝对是关羽张飞的好大哥。水浒里宋江颇受知乎er诟病,当然他结交花荣武松李逵等人很可能含有权术目的,但他对底层百姓的周济无疑是本心仁义的体现。刘备的蹈死不顾的义,宋江的扶危救急的仁,这两方面加起来,就是秦琼。
还有第三方面,就是关羽。评书里杨林追秦琼到灞陵桥,我一瞬间想起这不是曹操送关羽锦袍的地方吗?不是演义情节,而是《三国志平话》情节,平话里关羽过五关的起点不是许昌是长安。灞陵送别这是经典IP,三国和隋唐都要用,区别在老杨林缺少曹操送关羽、刘备送徐庶时的汉末士大夫的洒脱,反而像个眷恋家人的老头子一样念念不放,倒像是海贼王里疼爱家人的白胡子。有了过五关(魏文通一个人顶了孟坦他们一帮人),自然也要有华容道,所以后文杨林被擒,果然十三太保出来求情。关羽为什么是圣人?因为他既对刘备讲义气,又对曹操讲义气,以至于华容道两难之际,只好违抗军令把命垫进去。秦二哥也是一样。关公战秦琼,难道什么人都有资格和关圣人并称,你看那四猛十三杰里能耐更大的人会被想到吗?谁是仁义的人,老百姓自有评断。
不得不说的第四点,是秦琼运气好。他结交到单雄信,单雄信本身就是个连接者,手底下一帮子人;罗成认了他当表哥,罗成手底下也一帮子人;路见不平救了李渊,李渊手底下……这些经历的结果就是,秦二哥成了一个超级连接者,黑道白道无论什么人都说他的好话。这么顺利,为了避免刻意授恩、经营势力的嫌疑,说书人狠心给他安排了极其倒霉的经历,让他一直被悲惨的命运推着走,却屡屡逢凶化吉,被动地结交了一帮大人物,这样大家感到的只是说书先生的无耻,而不是秦琼秦叔宝的虚伪。比如结交单雄信,先是无意中感化了刺客王伯当(类似关羽和胡班),再由王伯当督促单雄信赶来结交,秦琼这段简直是拼命在躲避单雄信。后面秦琼认下各路长辈也是,他一直都是被动的,这样他就没有经营人脉的嫌疑,听众要鄙视也是鄙视评书表演艺术家给他开挂。
在反围剿阶段的故事中,秦琼基本是一个德高望重的精神领袖,作为大帅压服群雄,这个阶段他的武力已经起不到太大作用了(像演义中后期的刘备),智谋也与徐茂公不在一个档次(不同于水浒中比吴用还厚黑的宋江),这样的定位,让他没有在乱世争雄中弄脏羽毛的危险,名义上的领袖是程咬金,实际上的谋断者是徐茂公,出手狠辣的打手有罗成、裴元庆和罗士信,道德上的污点自有这些人去扛。
到最后一个阶段反出瓦岗,首先李密那玉玺换萧妃的行为过于下作,犯了绿林的大忌,给了秦琼背离他的绝对的道德正当性,就像古时候的微子去殷一样,再者秦琼是李家的恩人,同时有柴绍的关系,还有李元霸在行为上做到了涌泉相报,两方面确实是历来友好,秦琼这拨人离开李密投李唐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瓦岗寨寨主还是程咬金,你给秦琼一座江山他也不会背叛。
唯一的争议在最后离开单雄信,大丈夫来去明白,秦琼们在这点上确实没有古士之风,这也是秦琼性格中猥琐一面的体现,想想他传枪递锏时的苟苟且且,结识单雄信时的遮遮掩掩,离开杨林时的偷偷摸摸,再想想羊祜陆抗赠药、陈平挂印封金、关公千里独行的坦荡磊落,不得不说秦叔宝毕竟身在草莽,缺少国士级别人物的风度,知乎上常说宋江的权谋到了国家级人物面前就不够看,我看秦琼的格局也有这样一个明显的局限,他离开王世充阵营很难说有错,就像王伯当选择了跟随李密到最后时刻很难说是对是错一样。他的仁义是出于真心这天地可鉴,但他做的事情并不十分漂亮,经常在某些细节显出小来。这个缺点,让这个性格比宋江刘备关羽更高大全的人物有了真实和复杂的一面,尽管这种丰富和立体不见得高明,但说书先生既然这么讲了,我们就只能这么分析。
总而言之,秦琼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好人,品格即使打不了一百分,也能打九十八分,扣的一两分不是因为他不好,而是因为他太好,因为他太好,所以那些鸡毛蒜皮的苟且就格外刺眼,让人看了不开心,但仔细想想,这些鸡毛蒜皮,虽然让我们有时噎得慌,他其实没有真正伤害到什么人,他身处各个方面的注视下,已经很难了,偶尔有些事做得不是面面俱到,也不必过于苛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