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毛主席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所以,你就一定要读完一遍?

毛主席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所以,你就一定要读完一遍?

毛主席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所以,你就一定要读完一遍?《资治通鉴》是毛主席颇感兴趣、百读不厌的一部历史巨著,他从这部史学巨著中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战争、吏治,体会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教训。

资治通鉴》是毛主席百读不厌的一部历史巨著,他从这部史学巨著中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战争、吏治,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关于毛主席与《资治通鉴》的情缘,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一生读过十七遍《资治通鉴》。

于是乎,很多人也立下宏图大志,誓要把《资治通鉴》读完一遍,并精挑细选上乘版本,如胡三省注释版、文白对照版、柏杨白话版,等等,甚至还有个别人逼着自己非读文言文版、繁体竖排版不可,好像非如此不能开卷。

那么,毛主席读了17遍《资治通鉴》,凭什么你就认为你肯定能读完一遍?而且你确定,你真的需要通读一遍?

通鉴资治作者的简介_通鉴资治内容_资治通鉴

通读《资治通鉴》前,先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时间精力,阅读速度够不够快

首先,毛主席自述他读了17遍《资治通鉴》,单就这句话而言,我认为我们要正确理解。

毛主席一生到底读了多少书?毛主席的藏书高达近十万册,除了少部分用于珍藏的版本外,这些书籍毛主席全都读过不止一遍。除了《资治通鉴》,毛主席还通读过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上百遍的《共产党宣言》,中外哲学著作、马恩列斯著作、中国古典文学也都是毛主席的偏爱,他都读过多遍。

但毛主席不是职业读书人,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革命战争年代静下心来读书只是一种奢望,要指导革命、指挥作战,新中国成立后还有大量事务繁杂的政务军务需要处理,有大量的会议、外交场合需要出席,他还经常亲自起草文件、电报、社论,批阅大量文件,留给毛主席读书的时间有多少?

而且,即使毛主席在处理完公务后抽出一定时间读书,也不是单读《资治通鉴》,除了博览群书,他还喜欢阅读报纸、杂志。

所以,毛主席所说的读过17遍《资治通鉴》,更多是指某些重要的篇章或者他喜欢的部分,他读过17遍,要是说整部《资治通鉴》全书都通读了17遍,恐怕时间和精力上都不会允许。

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内容_通鉴资治作者的简介

绝大多数人的时间和精力也一样如此,我们虽然没有国事需要操劳,但我们都是“俗人”,也有数不清的家事需要忙碌,工作上的事更时常让人精疲力尽。

现代社会使人们的时间逐步“碎片化”,又时时面临手机等干扰源,加之短视频和铺天盖地的资讯冲击,让人思绪乱飞,注意力涣散,很难静下心来沉浸式看完一本书,更别提《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著作了。

况且,《资治通鉴》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通读完一遍的。《资治通鉴》体量过大,很容易引起阅读恐惧。读完《资治通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种时间是以年、以月计算的,把如此多的时间投入到一部书上,很容易引起人的阅读焦虑,也十分折磨心性。

一部《资治通鉴》300万字,你一天能读多少字?你平常读书是个什么速度?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内容_通鉴资治作者的简介

通读一遍意义不大,读懂弄通才是目标

毛主席对读书的态度是读而不死,不做书的奴隶,而让书为其所用。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驾驭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讲究学以致用,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结合,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仅是读《资治通鉴》这样,读《二十四史》、读《四大名著》、读马恩列斯著作,毛主席都是这样,善于把读书、荐书作为一种提升能力的方法,他对于读书、学习的见解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发。

这就是毛主席读书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而我们呢?绝大多数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拼了老命、使出大量力气消耗宝贵时间,把读了、读过、读完等同于读懂,沉迷于大量阅读的假象中却不自知。

以那些许下通读一遍《资治通鉴》宏图大愿的人为例,当他们在宣称要通读《资治通鉴》时,根本不知道他们自身能通过阅读可以真正地获取什么?事实上,这样通读《资治通鉴》,就是读死书、死读书,只是单纯地为了实现通读一遍的“小目标”。

是,读书可以愉悦身心,也是寻找快乐的方式,可以增长一些碎片化知识,可以增加炫耀的资本,但对于自己的人生又有多少实际的增益呢?

通鉴资治作者的简介_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内容

中国传统史学强调经世致用,《资治通鉴》把这一主旨发挥到极致。书名《资治通鉴》,就是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并不是一部涉及中国历史方方面面的通史,它的全部内容都落实在“治、乱、兴、衰”四字上,《资治通鉴》事实上是一部政治军事史。读《资治通鉴》,跳入眼帘最多的是君主的贤愚,官吏的好坏,以及治国理政普遍规律,这是司马光创作《资治通鉴》的根本意图,不是用来贩卖古代版“鸡汤”的,也不是兜售“帝王术”的。

读《资治通鉴》是为了明理,为了通达,为了获得智慧。毛主席也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如果把通读《资治通鉴》仅仅作为一个“”小目标,为了读而读,为了读完而读完,为了实现而实现,只不过是掉入了读死书的狭隘误区和自设陷阱里罢了,是真正的劳而无用。

通鉴资治作者的简介_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内容

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

作为普通读者,在纯粹的兴趣之余,如果不是为了专门搞研究的话,单纯地把《资治通鉴》拿来通读一遍或者单纯读上几遍,为了读而读,受益也不会那么明显。当然,并不是说通读《资治通鉴》就一定事倍功半,而是要真正去吸收东西,而不是碎片化的内容。

阅读《资治通鉴》似乎会获得一种修炼感,通读完成时长舒一口气,似乎也会拥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但因为阅读的不够系统,断断续续、磕磕绊绊,从而把前面看过的都忘记得一塌糊涂,纵使通读完毕,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想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避免做无用功,别再把通读一遍当成口号,然后把自己都整感动了。

最后一点个人建议,好书很多,人生很短,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一生必读”、“不可不读”。随着时代变迁,如果单纯只要提高历史常识方面的知识修养,白寿彝的《中国通史》、陈致平的《中华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乃至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等著作的阅读价值其实更高,而不是历史教授、历史大V都读得囫囵吞枣的300万字文言文。

通鉴资治作者的简介_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内容

上一篇: 揭秘:毛泽东为何将《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
下一篇: 中华版《资治通鉴》平装本的三个一印本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