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已经讲到周穆王巡行至焉居、禺知二族居住的地区(巡行路线如下图所示):
周穆王巡行路线
接下来是《穆天子传》正文的第三段:
辛丑,天子西征,至于䣙人。河宗之子孙䣙伯絮且逆天子于智之□。先豹皮十、良马二六。天子使井利受之。癸酉,天子舍于漆(渗)泽,乃西钓于河。以观□智之□。甲辰,天子猎于渗泽。于是得白狐玄狢焉,以祭于河宗。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天子属六师之人于䣙邦之南、渗泽之上。戊寅,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劳用束帛加璧,先白□,天子使啸父受之。
翻译:辛丑日,天子(周穆王)从焉居、禺知出发,向西到达䣙人国。河宗氏的子孙䣙伯絮(䣙人国君)在智氏境内迎接天子。
(注:卫挺生认为“智”即前文提及的“禺知”,顾实认为此地在内蒙古托克托附近。)
䣙伯絮献上豹皮十张、良马十二匹作为见面礼,天子让大臣井利收下了这些礼物。癸酉日,天子在渗泽过夜,顺便向西到黄河边钓鱼(河套地区的黄河),并且巡视了智氏的风土人情。甲辰日,天子在渗泽狩猎,捕获白狐、黑貉,用它们祭祀黄河水神。丙午日,天子在黄河边宴饮,命令随行的六军将士在䣙人国南面的渗泽聚会。戊寅日,天子西征,马车飞驰前进,抵达阳纡之山(阴山山脉的大青山)。这是传说中河伯冯夷(黄河水神)建都的地方,他的后代河宗氏在此居住。河宗氏的国君伯夭在燕然之山迎接天子,用束帛、玉璧慰劳,先献上白圭作为见面礼,天子让大臣啸父收下了这些礼物。
根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河宗氏在战国时被赵武灵王攻灭,阴山以南的地区遂被赵国控制,设九原、云中二郡。至于《穆天子传》中提及的“燕然之山”,联系前后文可知是指阴山山脉中的某座山,与后来汉代文献中所说的“燕然山”(蒙古境内的杭爱山)不是同一座。
第三段图解
《穆天子传》正文第四段:
癸丑,天子大朝于燕□之山、河水之阿。乃命井利、梁固,聿将六师。天子命吉日戊午。天子大服:冕禕,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曾祝佐之。官人陈牲全五□具。天子授河宗璧。河宗伯夭受璧,西向沉璧于河,再拜稽首。祝沉牛马豕羊。河宗□命于皇天子,河伯号之:“帝曰:‘穆满,女当永致用时事!’”南向再拜。河宗又号之:“帝曰:‘穆满,示女舂山之宝,诏女昆仑□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赐语晦。’”天子受命,南向再拜。
翻译:癸丑日,天子在燕然山下、黄河之滨举行大会,命令井利、梁固统领六军 。天子选定戊午日为吉日,在这天穿戴隆重:头戴冠冕,身穿画衣,腰系帗带,插上笏板,左右佩玉,手捧玉璧,面朝南对着黄河,立于河神牌位前。太祝(主管祭祀的官职)主持祭祀,馆舍之吏陈列牺牲供品,五牲齐备。天子把玉璧递给河宗氏国君伯夭,伯夭接过玉璧,面朝西方把玉璧沉入河中,再拜稽首。(注:黄河源头在西方,因此伯夭西向沉璧)太祝又把牛马猪羊等祭品投入河中。伯夭代替天帝向天子传令(即巫师降神一类的仪式),高声呼喊:“天帝说:‘穆满,你应当永远治理世事!’”
(注:谥号制度在西周中期以后才逐步定型。西周早期,谥法并未建立,“武王”、“成王”、“昭王”、“穆王”等称呼在其生前已有,并非谥号,利簋、献侯嚣尊、长甶盉等青铜器铭文都证明了这一点。此处称呼“穆满”也属于这种情况,“满”是周穆王之名。)
周穆王面朝南拜了两次。伯夭又高呼道:“天帝说:‘穆满,我将向你展示舂山之宝,告诉你昆仑山上有四座宫室,甘泉七十处。你登上昆仑山,才能观看舂山之宝,我将把那些赏赐给你。’”天子接受了天帝的旨意,面朝南拜了两次。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