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属于两大军师相互斗法的结果。周瑜故意要诸葛亮三天造出十万支箭,趁机羞辱于他。诸葛亮答应下来,趁着大雾天,驾着二十多只草船,到了曹营附近,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获得十万支箭只。
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草船借箭的事实,其原型却是孙权。《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里记载,“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根据裴松之的注解,《魏略》里记载,公元214年,在濡须这个地方,孙权乘着大船带着军队,开到曹操的营寨附近观察,曹操命令弓箭手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纷纷钉在大船的船舷上,导致大船不平衡,即将翻船。这时,孙权命令将船掉头,让另一侧的船舷受箭,大船这才恢复平衡,于是乘着大船从容回营。
那么,濡须坞(rúxūwù)是哪个地方呢?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濡须坞在含山县西南一百多里处,濡须的水来自巢县的西巢湖,听闻曹操率军来攻打东吴,孙权就命人“夹水筑坞,形如偃月”,因此称作濡须坞,从而在这里抗拒曹军。
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主人公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地点是在安徽省的含山县而不是在湖北省的赤壁,船只是大船而不是二十只小草船,目的是来观察曹营的情形,而不是专门来借箭,两面受箭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船只的平衡,更没有大雾的天气。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语出《魏略》。
可是同样是这个裴松之,引用《吴历》注解说,两军在濡须坞对峙,孙权屡屡挑战,曹操就是不应战。孙权于是亲自乘坐了一只轻舟,到曹营附近观察,曹操知道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不许放箭。孙权临走的时候,还让军士敲锣打鼓,吹奏乐器,热热闹闹地离去。曹操因此大发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那么问题来了,孙权乘的船只到底是小船还是大船?曹操到底有没有令军士放箭?《魏略》和《吴历》到底哪个更接近于事实真相呢?
《吴历》是胡冲在天纪中任中书令的时候所作,天纪是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的第8个年号,277年至280年,共计4年时间。而孙权死于252年,已经死去26个年头左右了,距离214年“草船借箭”也有60多个年头了。按照年龄推算,胡冲并没有亲临濡须坞战场,所以关于濡须坞的历史,只能是听来的。而且他身为东吴的中书令,在写《吴历》的时候,自然要拔高孙权的形象。孙权身为国主,轻生犯险,本就不该,曹操不让军士放箭趁机射杀,更不合情理,孙权击鼓奏乐而去,颇为荒唐。曹操最后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语胡冲由何得知?
由此可见,胡冲在给孙权脸上贴金,关于濡须坞的这段历史,可信度低。而且吴主孙皓投降晋朝,就是采用的胡冲以及薛莹等大臣的主意。胡冲作为亡国之臣,他降晋后,被封为尚书郎、吴郡太守,在气节上就小了许多。
而《魏略》的作者鱼豢(yúhuàn)是曹魏的郎中,《魏略》是他私自撰写的。根据近代的学者推算,鱼豢在晋朝还活了16年,依据年龄来推断,可见他也没有亲历这段历史。但是晋朝是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他的,曹魏的官员们一股脑地都转给了晋朝。可是鱼豢没有在晋朝继续为官,可见他是忠于曹魏,耻为晋臣,故此他所撰写的《魏略》,在叙事上很注重品节作风,可信度非常高。
另外,《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汉的官员、史学家,如果诸葛亮真的在赤壁之战中草船借箭,陈寿自然会真实地记载下来,不会忽略如此大的历史细节。
因此,可以说,《魏略》关于濡须坞的这段历史记载是真实的,孙权乘坐的是大船,目的是来观察曹营的情形,而不是专门来借箭。《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依据孙权的亲身经历而演绎出来的。
(参考史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