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人生

人生

人生这是一部介绍五十岁后人生规划和养生保健的专著。这本书以101岁的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为理念,突破宋代洪迈的“人生五计”

洪迈简介_洪迈足道_洪迈

洪迈足道_洪迈简介_洪迈

本期登场:《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钟健夫 著

这是一部介绍五十岁后人生规划和养生保健的专著。这本书以101岁的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为理念,突破宋代洪迈的“人生五计”,提出“今日人生六计”——生计、身计、家计、活计、老计、死计,并将活计、老计、死计作为重点,介绍了众多真实感人的中老年励志事迹。关于人生的老计,作者直面中国社会的养老困境,提出了创建“公共时间银行”的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人生最后一件大事,即人生的死计,倡导以清静、尊严的方式告别人生。

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古代的人寿命短,宋代大学者洪迈将50岁称为老计: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

60岁称为死计。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60岁就开始计划怎么死了。洪迈说: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就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慊(憾),其名曰死计。

如今百岁老人不少,按松原泰道的观点,真正人生从50开始,洪迈的“人生五计”不妨将改为“人生六计”,加上活计,成为:生计、身计、家计、活计、老计、死计。即50岁和60岁为活计,70岁和80岁为老计,90岁和100岁才为死计。活计者,为真正的自我生活谋划也。

现代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已经使人类寿命提高了一大截。50岁之后,身体不如从前了,智慧却走向人生的巅峰,我们要为50岁之后漫长的真正人生做好规划。

到了60岁,一般人都退休了。有的人因失去工作,枉自嗟叹,感觉无法适应:秘书没有了,专车没有了,奉承你、依赖你、簇拥你的人也没有了。你在众人的视线中消失,地球依然转动,太阳照样升起。有的人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浑身是病,似乎世界末日到了。其实人生并非如此。

据说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做过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惊讶——体弱多病者往往是长寿的——病痛激发了人的求生本能,让人更加珍惜和保养自己“多灾多难”的身体。

如今60至70岁依然生龙活虎的人不少。

我们到马来西亚旅游时,遇到一位看似60岁的阿伯,他个子不高,一人独游,腿脚灵便,走路比许多年轻人还快。聊起来,我们才知道他70多岁了,到过美国、加拿大,游遍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去过日本、泰国、越南、老挝,游完东南亚之后,他要去非洲旅游。

他计划在80岁之前游遍世界。这是“休退之后为自己活着”的典型。

70至80岁是老计,是欢度的人生。

松原泰道的《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中有许多闪光思想,比如“一日即一生”的理念:今天是一件作品,它应该在今天完成。今天这一天,不应该仅仅视为人生中的一部分,同时还必须将这一天作为自己一生的全部来度过。因为人生无常,今天也许是人生中的最后一天,如果不认真过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重过了。

90至100岁以后是死计,是洪福的人生。然而,中国老年社会的突然到来,政府和社会似乎都没有准备好,本书提出创建“公共时间银行”的方案,为解决2亿中国老人的死计献一策。

钟健夫

上一篇: 《聊斋》里有那些令人捧腹的篇章?
下一篇: 老版聊斋有多吓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