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我来回答正好,因为这两天就在看《搜神记》,回答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本书。
《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干宝是东晋新蔡人,《搜神记》的题材来源,据作者干宝《搜神记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考先志于载籍”,一为“收遗逸于当时”,即或抄撮于故书,或采自魏晋时的传闻。由于干宝小时候就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所以干宝极为认真的态度来从事写作,精心地加工整理搜罗到的材料编著成了这本《搜神记》。
《搜神记》主要记载了一些仙、鬼、怪的故事。仙人集比较精彩的故事,如赤松子、彭祖、琴高、刘根、钩弋夫人等大家熟知的典故或传说。这两天读到卷一的这三篇《钩弋夫人》《杜兰香》《华佗》在仙故事集中别开生面,值得一读。
卷一《钩弋夫人》
初,钩弋夫人有罪,以遭死。既殡,尸不臭,而香闻十余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家开视。棺空无尸,惟双履存。一云: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无尸,独丝履存焉。
当初,钧弋夫人犯了罪,被赐死了。出殡以后,尸体没有臭味,反而有香味飘到十里之外。因此,就把她安葬在了云陵。汉武帝哀痛悼念她,又怀疑她不是一般的人,于是就掘墓开棺查勘,棺材是空的没有尸体,只有她的一双鞋子。还有另一种说法:汉昭帝即位,重新安葬钩弋夫人,棺材是空的没有尸体,只留有她的丝织鞋子而已。
卷一《杜兰香》
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兴四年春,数诣张传。传年十七。望见其车在门外,婢通言:“阿母所生,遗授配君,可不敬从! ”传先名改硕。硕呼女前视,可十六七,说事逸然久远。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钿车青牛,上饮食皆备。作诗曰:“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飘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至其年八月旦,复来,作诗曰:“逍遥云汉间,呼吸发九毙。流汝不稽路,弱水何不之。”出Mv山药子三枚,大如鸡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风波,辟寒温。”硕食二枚,欲留一。不肯,令硕食尽。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且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兰香降时,顾问:“祷祀何如?”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无益。”香以药为消魔。
汉朝的时候有个叫杜兰香的,自称是南康人。在建兴四年的春天,杜兰香屡次来找张传。张传当年十七岁,看见她的车子停在门外,丫鬟通报说:“母亲生了我,让我嫁给你,哪能不恭故从命!"张传先前把名字改成了张硕。张硕招呼杜兰香走上前来打量,大约有十六七岁,而她说的事却很久远了。杜兰香有两个丫鬟:大的叫萱支,小的叫松支。她乘坐的车子装饰着金饰,用青牛拉着,车上吃喝齐备。她作诗道:“我母深居在灵山,时常云游九重天。鸟羽仪仗婢女持,宫墙之外难见面。飘然车轮送我来,岂能羞愧住人间。从我福祉能占全,嫌我祸患到跟前。”那年八月初一的早晨,杜兰香又来了,作诗道:“逍遥自在银河间,倏忽远离九疑山。飘忽不定莫流连,共渡弱水成神仙。”杜兰香拿出三个山药果子,像鸡蛋大小,说:“吃了它,就能让你不怕风浪,免受冷暖。”张硕吃了两个,想留下一个,杜兰香不同意,让张硕全部吃完。杜兰香说:“我本是要给你做妻子的,感情不应该疏远。只因寿命还没到数,稍有些不顺畅。等到太岁位于东方卵的年份,我会回来追求你。”杜兰香降临的时候,张硕问:“向神灵祈祷祭祀怎么样?"杜兰香说:“消魔就可以治好疾病,过多的祭祀没有好处。”杜兰香把药称之为“消魔”。
卷三《华佗》
沛国华佗,字元化,一名勇。琅邪刘勋为河内太守,有女年几二十,苦脚左膝里有疮,痒而不痛。疮愈,数十日复发。如此七八年。迎伦使视。佗曰:“是易治之。当得稻糠黄色犬一头,好马二匹。”以绳系犬颈,使走马牵犬,马极辄易。计马走三十余里,犬不能行。复令步人拖曳,计向五十里。乃以药饮女,女即安卧,不知人。因取大刀,断犬腹近后脚之前。以所断之处向疮口,令去二三寸停之。须臾,有若蛇者从疮中出,便以铁椎横贯蛇头。蛇在皮中动摇良久,须臾不动,乃牵出,长三尺许,纯是蛇,但有眼处,而无瞳子,又逆麟耳。以膏散着疮中,七日愈。
沛国人华佗,字元化,又名勇。琅邪人刘勋任河内太守,有个女儿年纪将近二十岁,苦于左腿膝关节处生了疮,疮痒但不痛,疮愈合几十天后又会复发,如此七八年了。刘勋请华佗来为女儿诊视,华佗说:“这疮容易治疗,要准备稻糠色的黄毛狗一条,好马两匹。”华佗就用绳索套住狗脖子,让马拉着狗跑,马疲惫了就换另一匹,马跑了三十多里路,狗跑不动了,又让人步行拖着狗走,一共走了大约有五十里。于是,华佗就拿药水给刘勋的女儿喝,喝完就安静地躺下不省人事。华佗取出一把大刀,砍开狗的腹部靠近后脚的前面部位,把砍开的地方对着疮口,让它在距离疮1二三寸的地方停止下来。一会工夫,有一条像蛇一样的东西从疮里钻!来,华佗就用铁椎针横穿过蛇头。蛇在皮肉里摇动了很长时间,一会儿动弹了,华佗就把它拉出来。这东西有三尺来长,果然就是条蛇,只是眼的地方却没有眼珠子,又有逆着生长的鳞片。华佗用膏散敷后就痊愈了。
《搜神记》中的鬼故事主要集中在十五、十六两卷,其中精彩的名篇比较多,如大家熟知的卷十四《嫦娥》: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簇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了长生不老的仙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仙药后飞往月宫。嫦娥行动之前,曾让巫师有黄占过卜,有黄占卜后说:“很吉利。卦是轻快的归妹,你将要独自西行。即使遇到天气晦暗,也不用害怕惊慌,以后必将昌盛起来。”于是嫦娥飞入月宫,成为月宫里的蟾蜍。
如卷十一《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日:“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了一个妻子姓何,长相美貌,宋康王夺走了她。韩凭心里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定罪判四年刑,遣送边境。韩凭的妻子偷偷地给韩凭写信,言辞隐讳地说:“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接着宋康王也见到了这封信,拿给左右的人看,左右的人不知道信上说的意思。大臣苏贺解释说:“其雨淫淫,是说忧愁而且思念。河大水深,是说不能互相往来。日出当心,是说心里有了要死的打算。”不久,韩凭就自杀了。他的妻子暗地把自己的衣服弄腐朽。宋康王和韩凭的妻子登上高台,韩凭的妻子往台下跳,左右的人去拉她,衣服已经腐朽,拉不住,就摔死了。她的衣服里有遗书说:“大王愿意我活着,我愿意自己死去。”希望将我的尸骨,赐子与韩凭合葬。”宋康王大怒,不照她的话办,让当地人分别埋葬他们,两座坟墓分离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断,如果能让两座坟墓合在一起,那么我就不阻拦了。”一天之间,就有两棵大梓糊分别从两个坟头长出来,十来天长得有一抱粗,树干弯曲互相靠拢,树根在地下交接,树枝在天空交错。又有两只鸳鸯,一雌一雄,总是栖息在树上,早晚都不离开,依偎着悲哀地鸣叫,声音令人感动。宋国人同情他们,于是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
现在我们用“相思”的名称,是从这时候开始的。《韩凭夫妇》所描述的坚贞不的恋情是异常感人的,亦旨在突出感情的永恒性。
《搜神记》中的怪故事主要集中在十七、十八、十九三卷。
卷十八《苍獭)
吴郡无锡有上湖大陂,跛吏丁初,天每大雨,辄循堤防。春盛雨,初出行塘,日暮回,顾有一妇人,上下青衣,戴青伞,追后呼,"有操待我。”初时怅然,意欲留俟之。复疑:“本不见此,今忽有妇人,冒阴雨行,恐必鬼物。”初便疾走顾视妇人,追之亦急。初因急行,走之转远,顾视妇人,乃自投陂中,泛然作声,衣盖飞散。视之,是大苍獭,衣伞皆荷叶也。此獭化为人形,数媚年少者也。
吴郡无锡县有上湖大湖。管湖的小吏丁初,每次下大雨时,就去巡视堤岸。一年春天大雨,丁初巡视湖堤。傍晚的时候回家,回头看见一个妇女,全身上下穿着青色的衣服,撑着青色的伞,在后边追着叫喊:“丁初长官等下我。”丁初那时感到迷惑,心里想停步等她,又怀疑道:“从没有见过她,现在忽然有个妇女冒着阴雨走路,恐怕一定是鬼物。”丁初便迅速跑走,回头看那女人,追得也很快。丁初就急忙跑掉,跑得远了,回头看那女人,竟自己跳进湖中,哗啦作声,衣服和伞飞散开来。一看她,原来是只青色的大水辙,衣服和伞都是荷叶。这水獭曾变成人形,多次媚惑年轻人。
如此獭怪,却多次用色相来迷惑年轻人,假如有人上当的话,那也只是因为男子太好色(人性的弱点)。
通过读《搜神记》我们还了解到古人对物怪的蔑视之意,无论物怪有多大的神通能耐,人都不必害怕它们。人有办法使物怪现出原形,只要带上一只猎犬或一面古铜镜即可就可以收服怪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