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搜神记》中的死而复生故事

《搜神记》中的死而复生故事

《搜神记》中的死而复生故事有生就有死,便有了追求长生的愿望。古有传说五帝颛顼之玄孙彭祖活了八百岁,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使海外寻找不老药,今有各国人们对长寿老人及长寿村的推崇与向往。

有生就有死,便有了追求长生的愿望。古有传说五帝颛顼之玄孙彭祖活了八百岁,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使海外寻找不老药,今有各国人们对长寿老人及长寿村的推崇与向往。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长生不老一直是人们好奇并向往的境地,除此之外,生的另一种可能——死而复生,也同样为人们所期盼着。复活故事是成为中国文化中引人关注的题材之一,在《搜神记》中亦有记载。《搜神记》中死而复生故事集中在卷十五,也零散见于其他卷,如卷一的《常生复生》,卷六的《人死复生》、《桓氏复生》,卷十九的《狄希千日酒》等。笔者选了几则印象比较深刻的复活故事分享给大家。

搜神记_搜神记人物_搜神记小说作者

颜畿(《搜神记》卷十五)

晋咸宁二年十二月,琅邪颜畿字世都,得病,就医张瑳使治,死于张家。棺敛已久。家人迎丧,旐每绕树木而不可解。人咸为之感伤。引丧者忽颠仆,称畿言曰:“我寿命未应死,但服药太多,伤我五脏耳。今当复活,慎无葬也。”其父拊而祝之曰:“若尔有命,当复更生,岂非骨肉所愿。今但欲还家,不尔葬也。”旐乃解。及还家,其妇梦之曰:“吾当复生,可急开棺。”妇便说之。其夕,母及家人又梦之。即欲开棺,而父不听。其弟含,时尚少,乃慨然曰:“非常之事,自古有之。今灵异至此,开棺之痛,孰与不开相负。”父母从之,乃共发棺,果有生验,以手刮棺,指爪尽伤,然气息甚微,存亡不分矣。于是急以绵饮沥口,能咽,遂与出之。将护累月,饮食稍多,能开目视瞻,屈伸手足,不与人相当。不能言语,饮食所须,托之以梦。如此者十馀年,家人疲于供护,不复得操事。含乃弃绝人事,躬亲侍养,以知名州党。后更衰劣,卒复还死焉。

《颜畿》这则故事颇有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复活故事。颜畿在治病过程中死于张大夫家里,颜家的人去迎丧,但是魂幡老是缠在树上解不开。后颜畿附身于引丧人的身上说:“我的寿命不该死,但因为服药过多,伤害了五脏六腑,现在能够复活,请小心不要埋葬我。”他的父亲抚摸着他的尸体祈祷说:“如果你还有寿命,能够复活,岂不是亲人所期盼的吗?今天只是想接你回家。”于是魂幡就解开了。回到家里之后,颜畿的妻子、母亲和其他家里人都梦见他说:“我要复活,应该赶紧打开棺材。”众人都要打开棺材,但他的父亲却不同意了。颜畿的父亲颜含当时年纪小,却能够慨然劝说父亲开馆,颜畿这才得以复活。但他醒后只能睁开眼睛,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凡要跟人沟通,只能用托梦的形式。这样过了十多年,家里的人十分疲惫,准备放弃这件事,幸而弟弟颜含自己承担起来,亲自侍奉哥哥,直至哥哥身体愈加衰弱至死。这个故事中的细节令人细思极恐,如果没有弟弟颜含极力主张开馆,并在家人“疲于供护”的情况下仍坚持照料哥哥,主人公纵使寿数未尽,也未必能重返人世……纵使重返于世,也未必能够善终。

王道平妻

秦始皇时,有王道平,长安人也,少时与同村人唐叔偕女,小名父喻,容色俱美,誓为夫妇。寻王道平被差征伐,落堕南国,九年不归,父母见女长成,即聘与刘祥为妻,女与道平,言誓甚重,不肯改事。父母逼迫,不免出嫁刘祥。经三年,忽忽不乐,常思道平,忿怨之深,悒悒而死。

死经三年,平还家,乃诘邻人:“此女安在?”邻人云:“此女意在于君,被父母凌逼,嫁与刘祥,今已死矣。”平问:‘墓在何处?”邻人引往墓所,平悲号哽咽,三呼女名,绕墓悲苦,不能自止。平乃祝曰:“我与汝立誓天地,保其终身,岂料官有牵缠,致令乖隔,使汝父母与刘祥,既不契于初心,生死永诀。然汝有灵圣,使我见汝生平之面。若无神灵,从兹而别。”言讫,又复哀泣逡巡。

其女魂自墓出,问平:“何处而来?良久契阔②。与君誓为夫妇,以结终身,父母强逼,乃出聘刘祥,已经三年,日夕忆君,结恨致死,乖隔幽途。然念君宿念不忘,再求相慰,妾身未损,可以再生,还为夫妇。且速开冢,破棺,出我,即活。”平审言,乃启墓门,扪看。其女果活。乃结束随平还家。

其夫刘祥闻之,惊怪,申诉于州县。检律断之,无条,乃录状奏王。王断归道平为妻。寿一百三十岁。实谓精诚贯于天地,而获感应如此。

河间女

晋惠帝世,河间郡有男女私悦,许相配适,寻而男从军,积年不归。女家更欲适之。女不愿行,父母逼之,不得已而去。寻病死。其男戍还,问女所在。其家具说之。乃至冢,欲哭之尽哀,而不胜其情。遂发冢开棺,女即苏活,因页还家。将养数日,平复如初。后夫闻,乃往求之。其人不还,曰:“卿妇已死,天下岂闻死人可复活耶?此天赐我,非卿妇也。”于是相讼。君县不能决,以廷尉。秘书郎王导奏:“此精诚之至,感动天地,故死而更生。此非常事,不得以常礼断之。请还开冢者”朝廷从其议。

《王道平妻》与《河间女》情节上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是比较典型的复活故事,讲的是男女相恋,但因为某些变故分开,后来一方死亡,托梦给另一方,二人感动上天,得以死者复活终成眷属。类似故事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还有不少表现形式,比如令人耳熟能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殉情双双化蝶,《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等等。

搜神记_搜神记小说作者_搜神记人物

贺瑀

会稽贺瑀,字彦琚,曾得疾,不知人,惟心下温,死三日,复苏。云:“吏人将上天,见官府,入曲房①,房中有层架,其上层有印,中层有剑,使瑀惟意所取;而短不及上层,取剑以出门,吏问:‘何得?’云:‘得剑’。曰:‘恨不得印,可策百神,剑惟得使社公耳。’”疾愈,果有鬼来,称社公。

戴洋

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年十二,病死。五日而苏。说:“死时,天使其酒藏吏授符箓,给吏从幡麾,将上蓬莱、昆仑、积石、太室、庐、衡等山,既而遣归、”妙解占候。知吴将亡,托病不仕,还乡里,行至濑乡,经老子祠,皆是洋昔死时所见使处,但不复见昔物耳。因问守藏应凤曰:“去二十余年,尝有人乘马东行,经老君祠而不下马,未达桥,坠马死者否?”凤言有之。所问之事,多与洋同。

《贺瑀》与《戴洋》这两则故事在梗概上有相似之处,主人公都是病死,都在出入幽冥后往往具备了超越常人的能力,或者在阴阳两界行走做事。这也是古代复生故事常见的一种情节类型。

关于《搜神记》中死而复生的故事暂时就分享到这里。现将《搜神记》原序附于下文。

晋散骑常侍新蔡干宝令升撰

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夫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册,犹尚若此;况仰述千载之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事不二迹,言无异途,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然而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绝诵览之业,岂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亦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说而已。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

东晋干宝作《搜神记》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是采取“收逸于当时”的方式编纂的,对当时的民间故事及前人书中的故事有所集采,同时也为后世的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上一篇: 二十四史系列之《三国志》
下一篇: 卷第一 神仙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