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对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有两种来源,一是正经的历史资料、史书记录,二就是各种野史故事、小说演义,很明显,这两种途径对同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知,往往会产生很大差别的,而野史故事、小说演义,也往往会比正史记更出名,更深入人心。
毕竟谁没事会经常翻枯燥的历史书呢?所以说,其实我们对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的认知,存在很大的错误和误解,传来传去假的也都成了真的,今天就为大家盘点被现代人深深误解的四位历史名人。
一、周瑜,字公瑾,三国名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周瑜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气量小,著名的例子有葛亮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故事,总之周瑜生来就是为了衬托诸葛亮,连临死前都要高呼,既生瑜,何生亮。
但实际在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并没有什么交集,据考证连面都没见过,何况周瑜也并非是心胸狭窄之人,周瑜出身名门,文武双全,精通音律,雅量高致,所谓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实奇才也。从出身、能力、长相等等各方面,周瑜完全没理由嫉妒诸葛亮。
二、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以清正廉洁、铁面无私、英明决断而出名,人称包青天、包公等等,民间流传包拯最著名的特点就是黑,面如黑炭,额头有月牙形印记,这是老百姓对包拯最直观的印象,很多影视作品也这样体现。这大概是包大人一生最大的黑点。
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正史资料说包拯很黑,从博物馆珍藏的包拯画像来看,包拯就是正常的肤色,额头上也没有月牙,大概是包拯实在铁面无私,经常黑着脸,戏曲和小说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特意把包拯描写成面如黑炭,这属于艺术加工,但也让人们产生了包拯真的很黑的误解。
三,尹志平,字太和,金元时期著名的全真教道士,大家听说过尹志平之名,一定是源自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小说中的尹志平出身基本和历史相符,但在小说中,尹志平因为玷污了小龙女,所以大家对他深恶痛绝,同时也让大家记住了尹志平这个名字。
但真实的尹志平是全真教第六代掌教宗师,号清河真人,潜心修道,品德高尚,乱世之中经常救护百姓,其为人严于律己,甘居淡泊,不慕荣利,正经八百的得道高人,一生没有任何污点。虽然后期金庸也意识到错误,把尹志平的名字换成了甄志丙,但为时已晚。
四,法海,唐代著名僧人,俗名裴文德。既然有道士被黑,和尚自然也难逃此劫,因为《白蛇传》而被大家熟知的糊涂僧法海,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因为不明事理,毁人不倦,而被人民所不齿,当然,这都是小说中的一面之词。
实际历史上法海是金山寺的开山祖师,金山寺乃中国佛教四大名寺之首,禅宗之正宗,作为金山寺的开山祖师,法海一生苦修,德高望重,是一位受万民敬仰的得道高僧,大概是近代为了歌颂恋爱自由,法海才被扭曲成了反面人物,千年美名一朝逆转,法海表示,你们才是真不懂爱啊。
以上就是四位被现代人深深误解的历史名人,尤其是一僧一道的法海和尹志平,这些年来,我们欠他们一个道歉,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多,篇幅所限我就随便列举四位,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欢迎补充。
我是咸鱼道长,感谢您的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