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里有不少篇章是以人名作为题目的,如著名的《席方平》《聂小倩》《胭脂》《连城》等,都是如此。这种命名的方式,从唐人小说以来,一直由来已久。
今天重读的这篇《牛成章》也是如此。
牛成章,是江西的一位布商。作为一名江西人,对这位江西籍的布商的故事自然情有独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据我所知,江西的万载自古就以盛产夏布闻名天下,不知这位牛成章贩卖的是不是我所熟知的万载夏布。
不过在小说一开始,蒲松龄就把他写死了,牛成章病死的时候年纪不过三十三岁而已。留下一个十二岁的儿子牛忠和一个才八九岁的女儿。更可气的是,牛成章的老婆郑氏不能为他守节也就罢了,反倒变卖家产,将丈夫经商多年积攒下来的全部积蓄都卷走了,另外嫁人。
也难怪三会本的《聊斋志异》里的【但评】于此评道:如此不贞之妇,改醮之罪小,货产弃孤之罪大。对这位郑氏不能守贞的批评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她“货产弃孤”的行为,不能容忍。
牛忠兄妹二人,幸得他们的一个年已六旬、“贫寡无归”的伯母的抚育,不至于无家可归。数年之后,等到牛忠兄妹稍长几岁,伯母便病故了,日子就越发艰难了。
好在不久妹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大款,在这位有钱的妹夫的资助下,牛忠打算子承父业,跟着别人到金陵去做些买卖,养家糊口。
不过还没等牛忠到金陵,路上就遇见了强盗,把他的财物洗劫一空,只得在江湖上到处漂泊流浪。这一日,“偶趋典肆,见主肆者绝类其父”。没错,这个人就是他那已经死去多年的父亲牛成章。如果不是,也就不是《聊斋》了。现在的牛成章已经在此娶了一位年约三十有余的一位妻子。
牛成章得知牛忠兄妹这么多年的遭遇之后,心下不平。这一日,“取装西归”。牛忠这才跟年轻的继母以实相告,说自己的父亲早就死了。
继母听了大惊失色,不敢相信牛忠所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说当年你的父亲牛成章贩布至此,在此经商,“娶我已六年矣。何言死耶?”。这两人是越想越不对劲,不知道这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牛成章“携一妇人”回到了家中,牛忠一看,这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位已经改嫁多年的生母郑氏,“牛以口龁其项”。郑氏见到牛忠大叫:“儿救吾!儿救吾!”牛忠不忍愈加阻挡,须臾,“妇已不见”,而牛成章也“委衣于地,化为黑气”不见了。
后来,牛忠回到家中,听别人说自己的生母郑氏某日死掉了,死的那天那家人都说见到了她的前夫牛成章。
讲完这个离奇的故事之后,作者蒲松龄并没有按惯例来上那么一段“异史氏曰”,难道是他无话可说,还是不想说呢,这我可就不知道了。
这个故事还是有些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的,正如三会本《聊斋志异》在文末的【但评】所说:独怪牛(成章)已病殂,何又负贩金陵而再成家室,六七年间,终恝然置家不问也?待子言而后知,岂主典肆者果非鬼乎?
所以,这个故事你也就看看而已,不能当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