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历四七一七年六月初四至初六(2020年7月24日~26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温海明教授,前来浙江道教学院,莅临正理讲坛,用三个晚上的时间,围绕《新古本周易参同契明意》一书为主题展开了和同学们的交流分享课程,浙江道教学院丁酉科、戊戌科、己亥科学员暨在校教职员工百余人听讲。
《周易参同契》是一部包罗万象,非常博大精深的丹经,内容也是晦涩难懂,温教授通过对《周易参同契》作哲学阐释,希望实现对道教修炼功夫与智慧的现代哲学理解及诠释,力图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建构古老的道教哲学,以期东西方哲学在身、心、意等根本问题上能够融会贯通。
一、何为“意”?
温海明教授认为,我们解读文本不能停留在表面这个层次,可以以“意”为中心,每一句话都从“意”的角度来解释,天地万物都是“意”。
意念的有,是一种有意于无境,它既是有———随时变成有,能够为我们所感知和领会———又不是纯粹的有;也是无,当你去把握它的时候,它又是没有;但它又在那儿,它明明是有,而同时是无。所以,“意”可谓清静无为,绵绵若存,似有若无,和顺自然。
二、如何理解“丹”?
《牝牡四卦章》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
乾坤者,阴阳也。天地有阴阳,人身有阴阳,我们的心意也有阴阳,心灵发动的一瞬间就分阴阳。这一瞬间分的阴阳和外在于肉身的阴阳、四时的阴阳之间存在一种配合的关系。“丹”之微妙存在贯穿天人,合于四时,通于五行。心意的发动要顺应春生秋杀,寒往暑来,火候是其中一个很难把握的要素,甚至是炼丹中最难的一点。炼丹时火候的加赏或减罚,跟一年之间的春生秋杀之道相应证;一日从昏晚到明晨之间所用的火候,跟一年之间寒往暑来的变化节奏相应和。
三、五行之说在《周易参同契》中的体现
《三性会合章》云:“子午数合三,戊己数居五。三五结和谐,八石正纲纪。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呼吸相含育,停息为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土为鬼,土镇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会合,本性共宗祖。”
温教授解释道,子水数一、午火数二,相合为三,戊己土数为五,水流下,火炎上,水火不能相遇,必须通过中间真意之土来化合致水火既济。可见神意是使得先天精气与后天药物融混化合的关键,好像把水火融为一体而形成丹药一样。人身的水火药物通过神意使二者交接融会,使精气神意如夫妇融为一体,在阴阳化合的时候通过呼吸虚心凝神静气积累精气,意为中,为根本,通过运转先天之意来化合镇抚后天之精气。土色黄,生金故为金之父,汞为液体,水为金之质,所以水被土克,因为水被土克,被土镇抚,才不四溢泛滥,也才能为神意所化合融汇。修丹以克为生,朱雀为南方之神属火,水被土镇而不泛滥,再加神意的火候来化合融汇,就会把水汞精气蒸化成为气体上升,但此过程中,水火要保持平衡才行,如果意识之火太旺,水气被蒸化干涸,则神气皆散,如果意识之火被水之泛滥淹没,则神意消亡,复归于无火之质,意与水皆完归于土。
温教授的解读切中文义,又不失哲理和诗意,体现出哲人对修炼功夫智慧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东西方哲学在类似问题上的融会贯通。他的独特理解也引发了众多同学对相关问题的好奇和热烈讨论。
撰稿|黄思晏尉海生
图像|张崇道
编辑|张崇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