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五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夏朝始于夏王启的说法,也深入人心。在深度研究上古文献之后,真知堂发现,五帝时代的说法存在重大错误,它漏掉了少昊氏和夏禹。还有帝尧之前的帝挚。五帝时代实际上不止五位著名君主。通过深入研究,真知堂发现,五帝时代其实是人神共居的时代,直到夏朝建立,才进入真正的人王时期。
五帝时代,从神话传说到信史的建立
五帝,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是一个大家族。
自从黄帝公孙轩辕打败了炎帝神农氏和蚩尤,似乎中华大地进入了大一统阶段。
后来的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分别是黄帝的孙子和重孙。而帝尧则是帝喾之子,帝舜是颛顼后裔。
根据《尚书 尧典》的记载,尧舜时期帝位是禅让的。后来帝舜把帝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大臣大禹。奇怪的是,根据古代的说法,大禹和大舜都是颛顼的后裔,大舜的辈分却比大禹低了好几代。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其实在司马迁写作《五帝本纪》之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各国,多数都是这些古帝的后裔。也就是说,这些传说中的上古大帝君,是春秋战国时代很多国家的先祖或者氏族神。
五帝是一定曾经存在过的,只不过五帝时代的历史,不一定是按照司马迁的版本写的。而另一个版本《竹书纪年》,则比司马迁更早。
《竹书纪年》发现于西晋时代的魏王墓中,根据当时的学者研究判断,它是西周晋国和战国魏国的史书。详细记载了从黄帝到战国时代魏国晚期的历史。
在这本历史著作里,我们发现:
除了司马迁写的五帝以外,当时还有一位极为神秘的少昊金天氏。帝喾和帝尧之间,还有一位帝挚,曾经执政了八年。
五帝时代到底是神话还是信史?这个问题困扰中国学者很多年。
在海外,则有倪德卫,顾史考,夏含夷,柯马丁,工藤元男,谷中信一等一大批学者对此穷追不舍。
被中国学者诟病的今本《竹书纪年》,却被不少西洋学者奉为圭臬。并且从中研究出不少成果来。
而中国政府,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又搞出了中华文明溯源工程,并且把好几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定为重要科考遗址。试图把传说中的五帝和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而这种探索的方式,就是把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联系起来。在破译曾经遗失的古代文明密码的过程中,五帝时代的真实面貌逐渐变得有了眉目,清晰起来。
关于中国的解释
五帝时代,作为一个考古学时代,它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黄帝之前的炎帝,以及曾经和黄帝大战的蚩尤,无疑是同时代的王者。所以现在不少地方,开始流行中华三祖的说法,把战败的蚩尤氏也供奉起来,当做自己的先祖。
五帝时代的王朝更替,除了尧舜禹时期,是和平过渡的以外,似乎都伴随着战争。而掌握军队这种战争机器,则是五帝时代建国的根本。
所谓中国,在西周青铜器何尊上,写作中或。
或是一个会意字,可以分解为一个口一个一和一个戈。或字外面加个框,就是国字的繁体字。所谓国,其实就是士兵拿着戈这种武器巡逻守卫的有城墙的城市。
所以,古人讲“诸侯有国,大夫有家”,被天子封赏一块土地。并且拥有了土地上的人民,这样就可以建造自己的社。有了自己的社,一个国就建立起来了。
换句话说,在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和之前,我们自己的建国的概念,乃拥有土地和人民之后,建立自己社。而国家灭亡的标志,则是社 的毁灭或被他国迁走。
中国之名到底何来呢?其实,真相让后人大跌眼镜。
所谓中国的中,其本意是军旗。它的甲骨文写法,是飘着四根带子的旗帜,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写着国号的大蠹旗。
而中国的含义,在北京故宫的牌匾上写着“允持阙中”四个大字,历来学者对此四字解释不一。
这四个字来自《中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中庸》
所以,中国的两个字,中指的是军中的大蠹旗,大蠹乃三军统帅的象征。国,也就是或,指的是武装军士持戈巡视有城墙的城市。所谓中国的含义,就是拥有强大武力的国家。
我们搞清楚了古中国名字的来历,就很好理解五帝时代的历史了。
不但黄帝取得帝位靠的是战争,颛顼和帝喾也是通过战争的方式取得帝位的。甚至连号称仁义的帝尧之得位,靠的也是战争和武力!
或许有朋友会认为真知堂是空穴来风,其实真不是。
据先秦史籍记载,黄帝死后,权力真空。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从此引发洪水,女娲不得不炼石补天。
颛顼死后,共工氏又和帝喾发生战争,争夺帝位,可惜再次战败。
根据《竹书纪年》和《左传》的记载,帝喾有好几个儿子,互相争斗。帝喾死后,权力短时间内由其子帝挚掌握,不过这仅仅是八年时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帝挚让位给了帝尧。
而帝挚让位的原因,在《山海经》里写得很隐秘。据说帝喾身前有一位大臣叫做后羿,他射箭的技艺非常高超。帝喾在死前让后羿辅佐自己的儿子帝尧。结果,帝喾死后,十日并出,帝尧命后羿射掉了九日。
上古时代的古埃及法老,自称为太阳神。其实中国古代也是这样。太昊是第一个以太阳神自居的王者。所谓昊,又写作太(晧)。太昊死后,黄帝曾经取消了这种来自东夷的称号,到颛顼高阳氏时期,这种以太阳神自居的习俗又开始复生。高阳氏的阳字里面的日,就是证据。
面对各地小王纷纷以太阳神自居的局面,高阳氏绝地天通,自封为最后一个太阳神。并把自己之前的五位大王者,追封为五大太阳神,这就是东方天帝太昊伏羲氏,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氏,中央天帝黄帝轩辕氏,西方天帝少昊金天氏,北方天帝颛顼高阳氏的来历。
到了帝喾时代,他无法再以太阳神自居,于是把自己的名字写成帝喾 。请看喾和晧(即皓,昊)这两个字是多么相似,都有一个告。
而这位帝王 ,就是《山海经》里的帝俊,后来帝尧秉承父亲的品德称帝,就是《尚书》中说的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帝俊,就是帝喾。他不敢以太阳神自居,只借用了(晧)字的一边。而他死后,十日并出的神话故事,其实就是十个部落首领僭越,以太阳神自居的上古真实历史。
后羿射九日的故事,则是帝尧任用后羿为将,征服这些部落的战争史。
五帝时代的简明历史
说实话中国的名字来源于战争这个结论,真知堂已经得出很久了。不过,这个结论和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倡导的仁义中国有所不同,说出来有冒天下之大不韪之感。
大约公元前2600年前后,来自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帝部落乘着黄河下游山东地区部落内乱之机,通过涿鹿之战战胜了炎帝同族的蚩尤部落联盟,取得了黄河中下游流域部落联盟首领之位。
黄帝战胜之后,和炎帝族签订了长期联姻的和约。少昊则取代炎帝成为山东地区的统治者,条件是拥戴黄帝为黄河流域大首领。
大战之后安定了300年,这一时期就是春秋时期所说的“黄帝三百年”。
大约公元前2300年前后,战争再起。位于山西临汾盆地的古唐国-陶寺古国在此时修筑了城堡。它上游的邻居石峁古城也几乎在同时建起。而黄河中游的共工氏古国(新乡辉县孟庄遗址)和地处下游发源接壤的颛顼氏古国(安阳后冈二期文化)为了争夺部落联盟统治权又发生了大战。
后来颛顼高阳氏在山东半岛少昊氏文化的帮助下战胜。它以黄帝后裔自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颛顼氏部落担任这一职务70多年后,统治权转移到了河南商丘地区的王油坊类文化手上。这个文化取代了后冈二期文化成为了黄河流域河南地区的主导者。它的领导人就是帝(喾)。
帝喾取得统治地位,一样是通过和共工氏的战争。共工氏再次战败,被迫臣服。
再往后,帝喾一族统治了六十多年,死后由其子挚继位。由于缺乏统治力,此时发生了大乱,十个部落都起来自称太阳神。帝喾的一个儿子,被分封到唐地的陶唐氏,利用帝喾留给他的后羿这支武力,东征西讨,终于平定了内乱,取得了帝位。
帝尧时期,除了几次对三苗部落的战争以外,和平时期居多。帝尧统治晚期,洪水泛滥。他启用了舜,舜又启用了禹,终于治水成功。于是帝位在尧舜禹之间发生了和平更替。这个就叫做禅让。
大禹死后,他虽然依照禅让的传统指定了伯益为继承人,伯益却和挚一样无力控制局面。面对这种情形,大禹之子姒启纠集诸侯,带兵回到冀都,政变发生了。伯益不得不交出权力,被外放为候。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夏朝阶段。夏朝的君主却也无法再称帝,只能称王。这种局面直到商朝后期最后两王-帝乙,帝辛时期才发生变化。不过,称帝的帝辛,也就是商纣王很快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他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后来的周天子再也不敢称帝。直到秦王扫平六合,海内晏清,才自号皇帝。
结语
从伏羲氏自称太昊开始,古中国进入到了一个人神并立的时代。活着的大统治者自称为太阳神。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称帝就是称神。
后来神农氏称炎帝,轩辕氏称黄帝,少昊氏称白帝,颛顼氏称黑帝,五帝的体系完善了。
在颛顼时代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命令重黎绝地天通,从此任何人不得再以神自居。进入帝喾时代,五方天帝已经形成,帝喾只能称为了后世百姓的始祖。所以,在《山海经》中,帝俊(即帝喾)几乎无所不能,繁殖了很多后代。
再往后的事情大家就都清楚了。以上就是可能真实存在过的中华远古史。龙山时代,就是黄帝开始的时代。
真知堂:
很多朋友都喜欢探究炎黄时代的历史,却很少去阅读古代典籍。光凭自己的感觉来解读上古史,是没有益处的。研究中国上古史,要从先秦文献和典籍中去寻找证据。而四书五经,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经典。
特别是五经中的《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记载了很多先秦时期的真实历史。司马迁写《史记》,依据的也是《四书五经》。对于喜欢中国上古文化的朋友而言,这套书真是必读的。8册仿古装,把你看不懂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原价96元,现价只要45元还包邮,就可以购买全套《四书五经》回家慢慢阅读。还可以收藏起来作为传家之宝,留给你的孩子。仅一餐麦当劳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这么宝贵的精神食粮,真的很划算。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可以点击下面的去看看购买。
国学经典四书五经8册
¥45
购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