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做吃货,也要做一个有内涵的吃货。
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款超好吃的闽南小吃,以及他们的历史典故,让大家在欣赏美食的同时,又了解美食故事。
蚵仔煎
蚵仔煎,普通话译作“海蛎煎”,是闽南、台湾等地的经典小吃。据传这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发明的创意料理。古时候,闽南当地的人民生活很艰苦,因为吃不饱所以发明了它来替代粮食,因此这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泉州南安人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另一种比较有根可循的说法是,蚵仔煎是随着郑成功大军以及福建,潮汕移民的迁入,带入了台湾本土。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美味佳肴。如今台湾的蚵仔煎与闽南地区特别是泉州的蚵仔煎制作工艺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面线糊
它是福建泉州的汉族传统名点,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传说,面线糊的产生也跟艰苦的生活有关。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了一个叫做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为此村民急得是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来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
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洗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乾隆吃后,感觉味道非常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这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了。
土笋冻
土笋又名涂笋,是泉州的传统风味小吃,如今流行于整个闽南地。历史上最出名的要数晋江安海的土笋冻,味美甚鲜,土笋冻呈灰白色,晶莹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目前为止关于土笋冻的起源有2种流传很广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郑成功发明了土笋冻。传说郑成功在攻打台湾之时,曾经有一段时间粮草紧缺。而郑成功治军严明,坚持不接受老百姓的任何资助。驻军当时所在地离海滩很近,将士们到海边挖出来大量的“土笋”,而郑成功每日仅食用以土笋煮成的汤。忧国忧民的郑成功为了早日收复台湾,经常忘记用餐,而其下将士经常要再次温热土笋汤。
有一天,郑成功不想让手下将士为他温热,直接食用凝成冻的土笋汤,没想到这味道比土笋汤要好,无意中郑成功发明了土笋冻!土笋冻逐渐流传开来,经后人不断改进制作方法及佐料,形成了广为人知的土笋冻!
第二种说法与戚继光有关。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兵抗倭。因粮食紧缺,便下令捉滩涂上的跳跳鱼、小虾、小蟹、螺贝一起下锅煮汤,而在滩涂上拖螃蟹的时候无意间捉到了一种海蚯蚓,士兵将之单独放进锅里煮汤。在戚继光最后用餐时,只剩下冰冻成块的海蚯蚓,他也只好拔剑取下一块品尝,没有想到这味道比鱼、蟹更为鲜美,从此土笋冻便流传开来。
牛肉羹
牛肉羹是泉州地区的一道风味小吃。虽然它只是一项小吃食,不过来头却不小,据说它的问世还跟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有关。
传说南宋景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278年的四月,宋瑞宗死后,大臣陆秀夫等人拥立年仅八岁小皇帝赵昺。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他们时而居住在船上,时而靠岸觅食,处境十分狼狈。一天,陆秀夫领着小皇帝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父女相依为命。家中唯一一条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如今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
面对此景,陆秀夫只得与那父女俩一齐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并把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让饿了多天的小皇帝终于得以饱餐一顿。
南宋祥兴二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宋元两军在崖山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南宋灭亡。但由陆秀夫和那农家父女共同制作的牛肉羹,经那农家父女改进后在民间流传下来。到了明代,随着番薯从吕宋引入福建,番薯粉替代绿豆粉成了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这种牛肉羹的做法也一直保持至今。
田螺肉碗糕
碗糕里最好吃的碗糕就当属田螺肉碗糕。田螺肉碗糕外面光滑,肉身又软又韧,中心还有一块特别韧特别香的肉仁,很象田螺肉,又红又赤,又光又亮,所以才叫做田螺肉碗糕。在闽南地区,一到过年时家家户户就一定得蒸碗糕,因为蒸碗糕需要发酵,寓意着“发”,象征发达、发财、发家致富。每到祭祖、拜祭神明时,碗糕也是供桌上的“常客”。对于田螺肉碗糕的由来有着这样一个典故。
话说从前闽南的陈厝村,有个穷苦孤儿叫陈阿福,他十五岁那年乘船到台湾鹿港,在张万利老爷的熟食店里当卖碗糕的小伙计,每天的工钱就只有三块碗糕。有一天一个衣衫破烂的老阿婆来店里讨饭吃,陈阿福便把自己的一块碗糕分给阿婆,从此,老阿婆天天来找阿福吃碗糕。就这样一直到第二十二天,阿婆向阿福要去一块碗糕,左捏右捏,不一会儿,碗糕就变了样。阿婆把碗糕还给阿福,阿福吃下去觉得奇怪,原来那软棉棉的碗糕,却变得又松又实,又香又嫩,特别耐嚼又透出一股田螺香味。因感谢阿福的帮助,阿婆便教给了陈阿福制作田螺肉碗糕的方法。之后,陈阿福便自己开店卖起了田螺肉碗糕,并将这门手艺带回了家乡流传至今。
满煎糕
此糕呈锥形,内似蜂窝,食松软,夹层香甜,是冬春季节的佳点。据宋代嘉泰元年(1201年)居士张约斋《赏心乐事》记载:宋宁宗赵扩时期,正月孟春的杭州人就举行“人日煎饼会”作为夜间活动。在这活动中的野炊“煎饼”应该就是“满煎糕”的雏形。
但真正的“满煎糕”的出现却与清代左宗棠有关。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入福建时,左宗棠在马尾创建造船厂,推荐汉人沈葆祯主持。为了使清兵吃饱且不扰民,他决定在煎饼上加以改进,利用福建盛产蔗糖及花生仁让传统咸面饼卷大葱、沾辣椒变成甜食。于是,他把糖与花生仁碾碎,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使兵勇在海上练兵后更容易入口,更容易携带。宗亲中也有至泉州清军驿驻扎者,仍传入“满煎糕”为食。
光绪九年(1883年),左宗棠再次誓师福建。他派老部下王鑫之子王诗正组军潜入台湾,以对付在台南的法军,“满煎糕”也随王部传入台湾。
石花膏
石花膏的主要原料石花菜,是生长在台湾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的一种食用海藻,藻体平卧,为不规则的叉状分支,形状看上去也颇似珊瑚,很雅观。石花膏为纯手工制作,先以大锅熬制石花草,后用纱布过滤,冷却后自然凝固像果冻,透亮清澈,食用时可加入蜜水、糖水。天热食之可清凉降火气。
关于它名字的来源,闽南沿海有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传说:从前,东南沿海的某渔村,有一对恩爱夫妻,妻子名叫石花,贤惠聪颖。每每丈夫捕鱼晚归,石花总要来到港湾的海礁高处,踮着脚等盼。有一天,海上起风,乌云如墨,石花又来到老地方“望夫石”上翘盼归帆,但等了大半天仍不见夫君的帆影。石花心情万分焦急,忽然,一个急浪辟面打来,她看到兀立的礁下,有个因海难落水的渔民在边挥手边呼救。
在这生死关头,石花冲破世俗桎梏,咬紧牙关,使劲把这个奄奄一息的男渔民拉了上来,自己却因礁石滑溜失足跌落波涛汹涌的大海,再也没上来。迟到的石花丈夫回到家后闻此噩耗,赶到石花常站立的礁石上恸哭一场。说来也怪,天晴浪静后,石上竟长出一种素雅可爱的不知名小花。乡亲们为悼念这位见义勇为的渔家女,就将这种奇异的海生物取名为“石花”。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
每一道美食背后
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展现了闽南人民丰富的创造力
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你还知道哪些美食故事呢?
欢迎下方留言告诉小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