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东吴那是他写给诸葛瑾的信上说的,至于这封信姓公姓私那就不得而知了。石亭之战后曹休、贾逵先后去世,魏军损兵上万。曹魏的东南战区从主动进攻变成被动防守,司马懿、张合坐镇荆襄,既是填空白又是伺机而动。此时西线有大将军曹真负责,雍州刺史郭淮才大破羌兵,三朝元老孙礼也从东线撤回,在朝中担任尚书;凉州刺史徐邈虽然是文臣,但是深得当地民心,诸葛亮也不敢轻犯凉州,按理说西线用人并不紧张,随时可以拉出一支军队。(的确,孙礼没有参与西线战事的记录,从石亭之战后到曹睿驾崩这段时间几乎就没上过战场)
诸葛亮只玩木偶,不当木偶
诸葛亮打着配合东吴的旗号出兵,那是打给曹魏和孙吴看的。孙吴在诸葛亮眼中就是个木偶,“结好孙氏”。总而言之你给我呆着就行了,别捣乱。但荆州之争显然彻底打碎了他的部署,对,不是打乱,是彻底打得粉碎了。原始计划至死他都没实现。
诸葛亮早就意在陈仓,而且在明知曹真安排了郝昭镇守的情况下依旧猛攻陈仓。曹真在街亭之战后的部署,诸葛亮没理由不知道(但《魏略》的解释是诸葛亮完全不知道是郝昭在防守,甚至不知道陈仓城防被加固了)。既然要打,那就不避你了。
《元和郡县志》卷2引《魏略》:太和中,将军郝昭筑陈仓。城适讫,会诸葛亮来攻。亮本闻陈仓城恶,及至,怪其整顿。闻知昭在其中,大惊愕。亮素闻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初太原靳详少与昭相亲,后为蜀所得。及亮围陈仓,详为亮监军,使于城外呼昭喻之。
而且曹魏见到诸葛亮出兵必然会考虑魏军能否同时打赢两场战役(唯一的结果就是完全不可能,所以要同时兼顾东线、西线,等于减轻了对孙吴的威慑)。场面话说得好听点也没什么,但是说诸葛亮纯粹为了配合,那围而不攻或者佯攻岂不更好?干嘛又挖地道、又是云梯攻坚、又是冲车,几万大军打郝昭一千守军累个半死,陈仓城纹丝不动,白白浪费粮草。阳溪之役诸葛亮自己坐镇汉中,魏延、吴壹出奇兵大破郭淮,不就这么打得嘛?
《魏略》: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
《通典》卷171:太和二年,诸葛亮以数万人攻陈仓,将军郝昭以千人守二十余日,不拔,在今县东三十里故城是。攻郿又不克。
《魏略》: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
曹睿为什么成了木偶?
诸葛亮猛攻陈仓,完全在曹真的意料之中。而且郝昭守陈仓又不像后世朱文正守洪都那么危急,那么曹睿干嘛还要调回张合?就算一时想不到,等他调援兵的时候还没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减轻东线的压力吗?
我想到的是两条理由:
曹睿被诸葛亮的攻势吓到了,不信任曹真的部署;曹真自己被吓到了。
这么大的战略调动,除了曹睿没人能做。曹真既然敢用郝昭这个刚开始冒芽的老年将领,多少心里是有把握的。说到底,陈仓易守难攻,郝昭在河西的战绩证明了他两个优点:刚毅不屈、恪守原则。只要有郝昭在,陈仓丢不了。给了曹真调兵的时间,在陈仓城下来个中心开花也不是不可能。中原又不是无兵可派、无将可派。
曹魏的质任制度说白了就是逼着所有的将领只能战死,不能投降。
杨晨《三国会要‧兵制》:“魏制,诸将出征,皆留质于内。”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奴婢。”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鼓吹宋金,在合肥逃亡。……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
这么狠的律法,还担心陈仓有失,只能证明曹睿的疑心病深得遗传。他不相信郝昭真能坚持下去,也不相信诸葛亮打不下陈仓。之前三个郡转瞬易手的事可还历历在目呢!谁敢保证陈仓不会是下一个举旗投降的?
对郝昭的信心不足
没有曹真据理力争的记载,说明此时他要么默认了曹睿的意见,要么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辅政大臣,毕竟不是最高执政。曹真不是诸葛亮,洛阳朝堂也不是成都城内的小朝廷。
曹睿剥夺了曹真调兵的权力,而是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大老远把张合调回来,证明他心里极度恐慌。越恐慌,对曹真的信任度越低。按理说曹真一代名将,转战南北、平定河西,又是武将之首(大将军),一年前刚击败赵云、邓芝的偏师,风头正劲呢!曹真亲自领兵去,也够诸葛亮喝一壶的。可现在的曹睿根本不想再听曹真的,他不想再玩悬的了,也侧面证明他认为张合这个外姓将领比曹真靠谱。在曹睿以前,外姓将领担任主帅的例子少之又少,主帅的位置大部分情况都是曹家人坐。这些年下来,夏侯氏没剩几个中用的了,曹休、曹仁也没了,曹洪虽在,却被削职为民了,而且还是个得罪过先帝的人。张合一回来就成了驰援陈仓主帅,东南半壁的司马懿也变成了唯一的主将。这是个先例,也是个开头,到曹真去世后,曹家的兵权彻底归了外姓人。
唯一对战局有信心的是张合。张合一回来,面对曹睿的质疑,他机警地避开了郝昭能不能守得住陈仓的问题,而是直接变成——诸葛亮势必会退兵的问题。
《資治通鑑》卷71: 帝召張郃于方城,使擊亮。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問曰:“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知亮深入無谷,屈指計曰:“比臣到,亮已走矣。"晨夜進道,未至,亮糧盡,引去;將軍王雙追之,亮擊斬雙。
张合为什么不正面回答陈仓会不会丢的问题?
如果他对郝昭有信心,那不妨直说陛下放心,陈仓丢不了;
如果战局已经恶化,郝昭也没有表现出能守住陈仓的希望。张合哪还有空陪曹睿喝酒?或者明说,放弃陈仓,其他关隘严防死守。
三朝元老,不会没事掰着手指教年轻皇帝算数。张合的意图,乱立flag会把自己也卷进去。万一陈仓丢了呢?自己领欺君之罪还是驰援不利之罪?大不了牺牲郝昭,就算诸葛亮得到陈仓,他的粮草也撑不住。到时候我只要负责把他送出国门就行了。之所以要急行军,那也是做给郝昭和诸葛亮看,张合的威名足以震慑此时的蜀军上下,郝昭要是知道了张合来援,也会多坚持一会儿。
至于杀一个王双,杀就杀了呗,曹魏这两年损兵折将还少吗?用诸葛亮一年前评价姜维投降的话说:“于魏何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