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书笔记汇总zhihu.com/question/27530229zhihu.com/question/62236508/answer/597658404zhihu.com/question/28383830
以下内容来自上述链接。
除了《史记》,还有一本讲中国历史形成的理论体系的好书:《儒法国家》
浙大社会学习赵鼎新教授这本《儒法国家》是在西方学术界形成了震动的一本书。本书第一次以西方人习惯的社会科学的方式,讲了中国历史形成的理论体系。
这本书先定义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儒学,再讲儒学怎么形成,在历史上怎么影响各个朝代的。
可以说是社会学,历史学,非常严谨的一个学术型专著(但是一般人也能看懂)。
对东亚史感兴趣的大学生,特别是想去欧美学习历史,社会学,各种文科的小朋友们来一本,能够显著提高你对中国的认知水平,以及你对学术型书籍怎么写的认知水平。
购买链接:
目录
《史记》内容:
为什么要读史记
《史记》了不起的价值
一、“史”部的正史鼻祖
二、“集”部的散文大宗
三、“子”部的一家之言
四、“经”部的百王大法...
《史记》内容分为:
为什么要读史记
第一、提高思辨能力。
大二的时候,我买了一部《史记》,还是那种没有白话文翻译的。断断续续读了半部,并且只是读懂了大概百分之70左右。就靠这一知半解的半部史记,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思维水平和阅读水准。使我摆脱了那些无病呻吟的当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层次高了不少。阅读的层次高了,思维也跟着提高,越来越好。
第二,改变价值观,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世界。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通过阅读历史,知晓族或者世界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在过往的时间里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情。我要说的是能够让人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史书上记载的大多都是伟人大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功成的将能够有名有姓,而那万骨中的每一骨,他们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就像现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将来也不会有人知道我们一生具体做了什么。就算史书留名者,大多数人也不过只得聊聊数笔而已。通过对历史上这些人和事的思考,能够使我内心平淡,不再过多的在乎功名利禄,就算有了功名利禄,不出几代人,那些名和利,并没什么人在乎。曾经在乎的,不过是过眼云烟。
第三、汲取智慧。
每一件史事,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教训。
众多历史人物当中,总会有让你人敬佩和崇拜的,当他们的的光辉在你心中汇成一股精神力量,能够帮你塑造强大的意志,作为你人生之路上的精神支撑。当你遭遇挫折时,想想曾经的那些人,他们是如何克服的,就算没有现成方法,我想心中或多或少也能多些精神力量把。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对于个人为人处事,工作创业经商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宝贵的就是她的历史,可惜现在的中国青少年,有几个知道我们的历史?就是教科书上的那点,还不一定是真的历史。
史之精深,智浅难梳,见笑见笑。
第四、读懂了《史记》,也就读懂了人性
环境在变,社会在变,但人性不变。
《史记》记录了将近130个中国历史风云人物的故事。阅读《史记》,可充分理解人性,了解自己,更好地为人处世,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第五、为人处世的教科书
《史记》就是一部人活于世的教科书,当历史随风而逝,我们能做的是回顾反思它留给我们的厚重教训:
《项羽本纪》教人不能贪慕虚荣,关键节点要当机立断;
《高祖本纪》教人利益面前该怂就怂;
《淮阴侯列传》教人“成大事,必隐忍”的道理……
读《史记》,就是读社会,读人生。也许你没有条件周游世界,《史记》正好为你弥补了家境出身、父母教育等客观因素不足而欠缺的人生阅历!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许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绝大多数篇幅,确确实实担得起这样的盛名。
《史记》行文结构精妙,堪称没有一句闲笔。
《史记》了不起的价值一、 “史”部的正史鼻祖
这是公认的事实,郑樵在《通志》中形容《史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足以体现《史记》在郑樵心中崇高的地位,《史记》之后大部分的史书都沿袭它纪传体的体例,所有史书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史记》为什么能够成为正史的开山始祖呢?
因为它首创纪传体,即所谓【二十四史】的模版。
《史记》之前中国史书的正式体裁是编年体,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往下编往下叙述。可《史记》不是,它的纪传体基本上是以人物为核心为本位,这在中国史学上是石破天惊的创新。《史记》创立了所谓的“五体”体裁,将君主大事记、人物列传,以及地理资料融合一体,有利有弊,然而不可否认是史记的开创之功。
“五体”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本纪以“宰制天下者”为中心,为什么是“宰制天下者”而不是帝王,因为“本纪”里的项羽不是天子,吕后不是帝王。
“表”是把天下同时间发生的大事,编在一起,所以,“表”多作为资料表来读,这就有点大材小用了。“表”者,“表天下之大势,与理乱兴亡之大略,而观一时之得失。”这是吕世浩老师个人认为“表”的意义。
“书”:“八书”专门记录制度。
“世家”:记载“宰制天下者”周围的“辅弼肱骨之臣”的事迹。
“列传”是除了“宰制天下者”和他身边的重臣之外,还有些人应该在历史留名,史官将其完完整整地记载下来。
因此《史记》的“五体”就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总共五种篇幅。
由于先秦史料记载佚失,很多事情只有史记的独家记载。史记成书接近汉初,保存了诸多一手纪录, 如《曹相国世家》有关楚汉相争的部份简直是一部流水帐, 这种流水帐的纪录应该来自官方文件。很不幸的,同样记载汉初事迹的《楚汉春秋》同样亡佚了,于是《史记》变成纪录这段时期最为可信的史料。
除了首创纪传体,更难得的是《史记》“体大思精”,这本书从它所能追溯到中华文化最早的始祖黄帝开始,一路写到作者的当代为止,它是一部通史,《史记》作为一部优秀的通史融汇贯地观察古今之发展。
更难得的是,《史记》不只是简单的就流水账式的贯通,太史公写的不只是当时的中国,他还写了匈奴、朝鲜、西南和西域,还有他所知的当时的整个世界。太史公的《史记》不只是一部中国史,更是一部以中国为中心的当时的世界全史。
因此《史记》之所以能成为正史鼻祖,正在于它首创纪传、包含五体、贯通古今、体大思精,这四点是后世其他的史书非常难以比得上的。
二、 “集”部的散文大宗
《史记》是文学史上所谓的“散文大宗”。
为什么?
因为《史记》的行文以人物为中心,中国的文体有“散文”和“韵文”两个大类,而学习散文没有不看《史记》。所以黄庭坚说“凡为文,须熟读韩退之、司马子长文”(没有人不读司马迁以及韩愈的文字)。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而在当时人来看,司马迁的文章还还在他之上。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人推崇司马迁的文字为“雄、深、雅、健”。
“雄”是形容气势,“深”是形容涵义。不仅有气势有涵义,更难得的是文字典雅。典雅的文字写不好容易死气沉沉,可《史记》的内容“雅”而“健”,读起来生机勃勃,让人觉得自强不息。
“雄、深、雅、健”这四个字如果再加以归纳,就是“雄、逸”。《史记》一方面气势雄伟。一方面又有飘逸不可测之处,而这飘逸不可测之处,就像前人常常评论的《史记》有“奇气”。
什么叫做“奇气”?大凡古人认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如果有后人不可测识之处,那就是“奇气”。简单说,你没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不会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说法,读完了之后拍案叫绝,念念不忘这就叫作“奇气”。
《史记》与韩愈的文章对比,前人认为韩愈的文章“雄而不逸”,欧阳修的文章“逸而不雄”,可这两家不过各得《史记》之一体,就足以成为当世散文大家,足以成为后世的文学大宗。可见《史记》在文学上的地位究竟有多么崇高。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篇篇几乎都在塑造人物都在描写时代。可是每一篇因为它所描写的人物不同时代不同,每一篇的文风都完全不相同,篇篇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可以说一篇是一个面貌。《秦始皇·本纪》的文字就和《武帝·本纪》的风格是不相同的,《刺客列传》的文字就和《孔子世家》又是另外一个面貌,这就是《史记》在文学上面了不起的地方。
三、 “子”部的大家之言
《史记》是“大家之言”。不是什么人都能称“家”。称为“家”者必然是因为他有出众之处。清代公认文章写得最好的是桐城,当时号称“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的人自称为“桐城家”,可是其他的人的后世之人只被称为“桐城派”。一字之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家”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都有各自了不起的思想,这就是他厉害的地方。
《史记》是“史”部的正史鼻祖,“集”部的散文大宗,“子”部的大家之言,这三个的成就都已经了不起了,但是这三个都不是《史记》最重要。
四、 “经”部的百王大法
《史记》最重要也最特殊的价值,在于它是“百王大法”。
什么是“百王大法”?
这必须从中国文化学术的大传统开始说起。中国学术上的传统特别是在史学上,就是以“史”论“治”,中国最早把战国诸子的学术分为六家就是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最后他总结于“六家皆务为治”,用一个“治”字贯穿六家。中国最早的典籍是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太史公在《史记》中也明确地说明“六艺于治一也”,一样用个“治”字贯穿六艺。那么在六艺之中和政治最有关系的有两部:一部是《尚书》,一部是《春秋》。太史公说“尚书长于政,春秋长于治人”,与“治”更有关系的自然就是《春秋》。
《史记》的自序中说是为了“继春秋”而作,这一点可看出,《史记》倾向于作为一部“论治之书”。我们要明白“《史记》继春秋”这一点,就要重新思考在《史记》成书年代即西汉武帝之前的人们怎么看待《春秋》这部书。
今天的观点认为《春秋》是一部史书,如果以史书的观点去看待《春秋》,那就会发现《春秋》是一部残缺的史书。《春秋经》的第一条就只有六个字“元年春王正月”。一般我们写历史,一个完整的历史记载必须要有时、有地、有人、有事。可是《春秋经》开宗明义第一条,它只有时没有地、没有人、也没有事,所以前人才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可在西汉人来看,《春秋》是孔子借242年的历史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微言大义,这是西汉人的观点,我们今天已经不能接受了。简单地说,孔子是拿这些事,作为假借来表达伸张他心中,让三世人群,三世就是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进化的治道与治法。他如何让天下所有的人能从据乱到升平到太平一路到他最理想的境界。他把这些治道和治法都寄托在《春秋》这部书之内。因此西汉认为《春秋》不只是一本史书,它是“拨乱反正”之书。孔子“志在春秋”。孔子“志在春秋”是因为他认为“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乎《春秋》”。所以《春秋》是“拨乱反正”之书,而《史记》“继春秋”。他当然也以“拨乱反正”作为他的志向,他用的方法是将两千年的历史作整体贯通式的观察,要从里面找出,能被后世圣人君子所能遵循的“大经与大法”。这个“大经与大法”是经得过历史考验的,从这个“大经与大法”才知道治理天下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一篇篇去感悟这“大经与大法”,看看太史公到底提炼出了什么样的治道与治法。
《史记》是“百王大法”的最早是清朝的包世臣提出,他推崇《史记》这本书“明为百王大法,非仅一代良史”,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百王大法”这四个字。
因此我们要说《史记》于“史”部,它是正史鼻祖;于“集”部,它是散文大宗;于“子”部,它是一家之言;于“经”部,它是百王大法。《史记》这部书之所以了不起,正在于它以一本书而身兼经、史、子、集四部书的特质。“经、史、子、集”四部是后来的观念。在汉代人分“七略”,但是不管学术上怎么分类,像《史记》这样以一部书,贯通诸多不同领域的学术学问,而让它们总结于一体,这样的书在中国历史上,《史记》之后就没有第二本书了。
《史记》之难能可贵,《史记》之崇高与特殊正在于这一点上。
推荐阅读:《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电子书下载: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 PDF版
纸质书购买链接:
【购买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