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源于《史记》的成语典故
【《史记》简介】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成语例说】
【鸿鹄之志】
释义:比喻远大的志向。鸿鹄: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出处:“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成语故事: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破釜沉舟】
释义: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典故:项羽跟秦兵打仗,带兵过河后把锅都打破,船都弄沉,烧掉房屋,只带了三天的粮食,以此来表示与士兵们同生共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卧薪尝胆】
释义: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出处:“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成语故事: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纸上谈兵】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
出处:“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成语故事: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负荆请罪】
释义:背着荆条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出处:“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成语故事: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同在赵国做官。蔺相如因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想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惭愧,就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
【毛遂自荐】
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去做事。
出处:“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成语故事: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
【一言九鼎】
出处:“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释义: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毛遂自荐前往。平原君到了楚国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最终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约法三章】
释义:约定法律三条。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三条简单法令。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共同遵守的规定。
出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故事: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霸上。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韦编三绝】
释义: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出处:“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成语故事: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
【一字千金】
释义:比喻诗文、书法价值很高或文辞精妙。
出处:“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
成语故事:秦相吕不韦叫门客编著《吕氏春秋》,书成后公布于咸阳市门,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
【鸡鸣狗盗】
释义: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处:“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史记·孟尝君列传》
成语故事: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释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指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故事: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史记》其他成语】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高屋建瓴】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或从高屋顶上顺着瓦沟倒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鸟尽弓藏】鸟打完了把弓藏起来。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积毁销骨】指不断的诽谤能使人毁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羣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歃血为盟】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
【因人成事】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出自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都城。后来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意为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借以形容极端愤怒。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柱: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瑟:一种古乐器。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肝脑涂地】原指惨死,后指做事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牺牲生命。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多多益善】 益:更加,多;善:好。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有时也可将"明修栈道"省略掉,把“暗度陈仓”单独来使用。
【无颜见江东父老】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