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jpg
在清史研究或近代中亚史研究中,很多问题(例如杜兰尼王朝与清朝在中亚与巴达克山的相遇,可疑的阿富汗-浩罕同盟与阿富汗-布哈拉对于巴里黑的争夺等等)都会牵扯到某个神秘的阿富汗王朝——杜兰尼王朝(1747-1818)。但是杜兰尼王朝诸史籍并没有在相关研究中获取应有的关注,大多数研究仍然是基于满汉文献(关于杜兰尼王朝与清朝在中亚的相遇这一问题的较新研究成果可参见:马子木/2019,经略西北:巴达克山与乾隆中期的中亚外交,98-125),或者是较晚的巴拉克查伊王朝时期的记录(关于阿富汗-布哈拉对于巴里黑的争夺这一问题可参见经典研究著作:Jonathan Lee/1996,the ancient supremacy: Bukhara- Afghanistan and the battle for Balkh,1731-1901),或者是俄罗斯人的记录(关于可疑的阿富汗-浩罕同盟这一问题的梳理可参见Yuri Bregel在《Firdaws al-iqbal》的英译本中给出的长达三页/591-593/的注释)。
因此萌新复读姬窝在此将对自己看过的一些关于杜兰尼王朝第一位君主阿哈默德.沙(统治时间:1747-1772)的波斯语史籍进行简介(和浩罕编年史略考系列不同,本文仅对出版状况,作者,完成情况与史料来源作简介。这是因为大多数下述著作都业已出版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取,不像浩罕诸编年史那样大多数都没有出版过,还是以手稿形式保存着的。所以有关内容还是请自己去看的说233,窝不负责提供翻译喵)。很遗憾的是窝并不了解普什图语,所以关于杜兰尼王朝的普什图语史籍(例如马尔古兹1761年撰就的《阿哈默德.沙沙赫传(Ahmadshahi Shahnama)》)除了有英语或波斯语译本的部分内容外窝都无法得以阅览,还是等以后的聚聚们来介绍吧23333
一.《阿哈默德.沙史记(Tarikh-I Ahmad Shahi)》
本书目前有四种刊本,而窝所利用的版本为1974年出版的莫斯科刊本和2005年的德黑兰刊本。此书作者的全名为Mahmud al-Husayni al-Munshi Ibn Ibrahim al-Jami(莫斯科本,7b),从al-Jami可以看出他也许出生在设拉子附近的贾姆,而al-Munshi则显示了他的书记官身份。那么是哪位君主的书记官呢?根据作者的说法,他最初在纳迪尔.沙手下担任书记官并与在此期间结交了另一位著名的波斯语编年史家马赫迪.汗,阿斯塔拉巴迪(《纳迪尔史记》的作者)。在纳迪尔沙死后,他追随着前者的孙子沙赫鲁.米儿咱前往了呼罗珊,也许在那边也同样担任着书记官的职位。几年后的1167/1754-55年,在一位故交穆罕默德.塔克.汗.设拉子的引荐下,他离开了沙赫鲁.米儿咱投身于阿哈默德.沙麾下。阿哈默德.沙对这位新来的经验丰富的书记官很是赏识,将他提拔为管理宫廷文书事务的书记官长(Munshi-bashi)并请求他模仿马赫迪汗的《纳迪尔史记》为自己撰写一部记述赫赫武功的编年史,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阿哈默德史记》。
那么这部作品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呢?我们可以注意到,文中关于阿哈默德.沙的记述一直延续到了1186/1772年,也就是阿哈默德.沙去世的那一年。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本书至少是在阿哈默德.沙死后才完成。此外,文末最后几十行关于的阿哈默德.沙的颂辞的作者并不是马哈茂德本人,而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伊斯玛仪在阿哈默德.沙死后的第五年1190/1776-77年完成的(莫斯科本,81-83)。若非作者已故或者是丧失了创作能力,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让文采明显不如自己的儿子代笔。反正不管怎么说,文中出现的最晚的时间便是文末颂辞处的1190/1776-1777年,而这大概就是本书全部完成的时间了。
作为唯二两部主要在阿哈默德.沙生前撰写的波斯语编年史之一,《阿哈默德.沙史记》在史料来源方面可以说是最为可靠的(作者亲自陪同阿哈默德.沙参加了很多战役,而且毕竟正如前文所说,很多宫廷文书也是由作者处理的)。但是问题来了,在作者投奔阿哈默德.沙之前的那八年发生的事,作者的史料来源是什么?根据文中的记述,我们看出作者是从一些从一开始便追随阿哈默德.沙的元勋(例如沙.倭里罕.巴米查伊)那里打听来的,同样具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因此本书在阿哈默德.沙时期的内政与外交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阿哈默德.沙致奥斯曼苏丹穆斯塔法三世的国书
虽然这只是一封国书而已,但是这封国书篇幅不短(长达几十页)而且写得很有意思,所以就在这里稍微提一下的说。该国书的波斯语文本已由古拉姆.翟拉尼.贾拉里于1967年在喀布尔刊布。这封国书撰就于阿哈默德.沙回军坎大哈之时(1174/1761年)并于次年11月由使团送抵巴格达后转送伊斯坦布尔。
在正文中,阿哈默德.沙非常得意地用华丽的辞藻(确定不是在写胜利纪/Zafarnama/么?)描述了自己在印度,呼罗珊与突厥斯坦(阿姆河南北的乌兹别克人的土地)取得的胜利(特别是阿哈默德.沙在帕尼帕特战胜马拉塔人之役)并希望奥斯曼苏丹穆斯塔法三世能够帮助自己出兵牵制“煽乱不法的伊朗克孜勒巴什匪帮”(喀布尔本,第77页)。虽然苏丹最后出于维持与波斯关系的考虑委婉拒绝了他的提议的说233(笑)
三.《胡赛因.沙希(Husayn Shahi)》或曰《阿哈默德.沙史记(Tarikh-I Ahmad Shah,此书名仅出现在伦敦本中。)》
本书目前并没有出版过,以手稿形式藏于英国伦敦的大英图书馆(MS Or.1663)与印度巴特那的胡达.巴赫什图书馆(MS No.530),其中藏于胡达.巴赫什图书馆的那一份是作者自己亲笔完成的手稿。窝主要利用的抄本为胡达.巴赫什图书馆所藏的530号抄本,其复本根据与胡达.巴赫什图书馆签立的协议而取得。
胡达.巴赫什图书馆MS No.530复本首尾两页:
本手稿共346页,以纳斯塔里克体波斯文撰就于希吉莱历1213年年中,也就是公历1798年。本手稿作者的全名为Imam al-din Husayni Chishti,此中Chisti意味着他很有可能也是卢克瑙的齐什提诸和卓的一员(关于齐什提诸和卓,请参见:Allah Diya Chishti,Khojagan-I Chisht:Siyar al-aqtab,2007)。关于本书作者的生平的信息不是很多,我们只能根据作者的自述来窥得一二。作者自称自己在向西旅行时于拉合尔碰见了杜兰尼王朝第三代国君沙.扎曼.杜兰尼,在稍加交谈后沙.扎曼对他展现出来的渊博的学识十分赏识。于是乎便沙.扎曼将他带到了白沙瓦,在那里请求他撰写一部关于自己功业的史书。作者同意了沙.扎曼的请求并于次年回到卢克瑙后开始着手完成这项任务。(MS No.530,3b-5b)
此时他的苏菲导师(Pir)赛义德.和卓.阿布.穆赫辛.胡赛因.胡赛因尼.哈桑尼.马夫笃迪.库姆哈里(Sayyid Khwaja Abu Muhsin Husayn Husayni al-Hasani al-Mawdudi al-Kumhari)听闻了此事后赶来对他进行祝福,顺便将一本自己手中的神秘手稿交给了他。作者并没有细谈这部手稿的情况,只是简单地声称这是一部关于阿哈默德.沙与帖木儿.沙时期的历史的小册子(Musawwada)。此后作者谈及了他的老师要求他将这部小册子中的内容添入自己的著作,置于沙.扎曼时期的记述之前。作者接受了他的老师的意见并最终于1798年完成此书并将它命名为了《胡赛因.沙希》以尊崇自己的老师。(6a-7b)
如果要利用这部抄本来研究阿哈默德.沙时期的史事的话,我们就必须先对这部手稿的史料来源进行考察。很明显,作者撰写此书时已经离阿哈默德.沙之死过去了26年之久,他在将老师给他的小册子添入自己的著作中时似乎不太可能能对其中内容进行甄别,而是直接将它们照搬进去。但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给出关于小册子的任何详细信息,而从这部小册子的内容(也就是胡赛因沙希中关于阿哈默德.沙与帖木儿.沙的记述)入手就窝而言又无法推出作者的身份为何——究竟是老师自己,还是老师的熟人抑或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从小册子作者的行文结构出发,窝只能推出作者肯定是一位居住在印度(作者以及作者的老师的居住地卢克瑙目前就在印度)的人,因为这部小册子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记述阿哈默德.沙在印度境内的行动而并未怎么提他在伊朗或者是北部边境的行动,似乎显得对印度境外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总而言之,个人认为这部著作中关于阿哈默德.沙在印度境外的活动的记述可信度不是很高,需要与其他著作对照使用。
四.《阿哈默德史记(Tarikh-I Ahmad)》(附《杜兰尼王朝史记(Tarikh-I Durraniyan)》)
本书的作者为阿卜杜.卡里姆.阿拉维(’Abd al-Karim ‘Alawi),平日在东印度公司的下属机构中担任书记员谋生。作者自幼对历史颇感兴趣并且在退休后用乌尔都语与波斯语翻译了一些英文历史著作。此外,他自己也亲笔创作了不少历史著作加以出版,其中一部便是本文要讨论的《阿哈默德史记》。虽然本书书名叫《阿哈默德史记》,但全书只有四分之一是关于阿哈默德时期的历史的(1850年卢克瑙石印本,第5-18页)。其他的四分之三的内容分别是关于:纳迪尔沙(!。第1-5页),杜兰尼王朝的其他四位君王(帖木儿.沙,扎曼.沙,马哈茂德.沙与沙.叔佳。第18-41页以及第49-51页),关于杜兰尼王朝统治下的土地的道里与名胜的记述(尤其是圣地齐什特,齐什提诸和卓的居所。第41-49页),关于“突厥斯坦以及过去那里的君王纳尔巴图”(施弗在《布哈拉,浩罕与喀什噶尔史》的译本的附录中已经将这段翻译成了法语,因此在清-浩罕关系史研究著作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段内容的转引.jpg。第49-51页)。
这部著作中关于阿哈默德.沙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从《胡赛因.沙希》里照抄过来的,而《胡赛因.沙希》的史料来源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并不是很可靠,因此这里就不用窝多说了吧(小声)。
此书后来被翻译成了乌尔都语,而一位叫赛义德.胡赛因.设拉子(Sayyid Husayn Shirazi)的人又根据乌尔都语版本将此书翻回了波斯语,并将它重新命名为《杜兰尼王朝史记》。本书的内容与阿卜杜.卡里姆.阿拉维的原著相比,除了少部分地方外,内容几乎相同,因此无需赘述。这份波斯语重翻版的手稿业已在2001年由密尔.哈希姆.木哈迪斯(Mir Hashim Muhaddis)出版。
本文中提及的文献的刊本概览:
Mahmud al-Husayni al-Munshi:
1. Ta'rikh-i akhmad shakh(akhmadshakhova istoriya):faksimile rukopisi. kniga 1,Moscow,1974
2. Tarikh-i Ahmad Shahi:Nukhustin niwishta-yi Tarikh-I zaman-I ta’sis wa gustarish-I impiraturi-yi Afghanha dar dawra-yi Durrani,Peshawar,2001
3. Tarikh-I Ahmad Shahi:Tarikh-I tashkil-I awwalin hukumat-I Afghanistan,Tehran,2005
4. Tarikh-I Ahmad Shahi,Tehran,2007
国书
1. Nama-yi Ahmad Shah Baba bi-nam-I Sultan Mustafa salisi-yi ‘Usmani ki az ru-yi nuskha-yi wahid-I khatti-yi arshif-I saltanati-yi Istanbul tartib shuda ast,Kabul,1967
Husayn Shahi
无刊本
Tarikh-I Ahmad
1. Tarikh-I Ahmad,Lucknow,1850
Tarikh-I Durraniyan
1.Tarikh-I Durraniyan,Tehran,200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