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典籍之舜-司马迁笔下的舜-尧说舜
王照伦
『原文』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天,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过,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译文』尧说:“唉!四岳。我做天子都已经70年了,你们说说看,在你们中间谁在德、才等方面能够接替我的位子管理好天下?”四岳回答说;“我们这些人的德行都很有限,没有资格登上帝位。”尧说:“那你们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以及隐居者、平民百姓当中物色合适的人选吧。”听到帝尧这样考虑问题,于是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在老百姓中间,倒是有这么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十分合适的人,名字叫做虞舜。”尧说:“哦,我听说过这个人的一些事情,他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1个盲人的长子。他的父亲十分愚昧无知,而他的继母更是没有道德顽固不化,他的同父异母弟弟是个十足的无赖傲慢无理无恶不作。在这样的家庭里面,舜却能与父亲、继母、同父异母弟弟和睦相处,按照孝悌之道,竭尽全力地孝敬父母,尽心尽力地对弟弟友善。在他的精心呵护之下,这个家庭祥和之气始终占上风,邪恶之气始终处于低潮,成为远近闻名、人们羡慕的幸福之家。”尧听后说:“如果真的像你们所描述的那样,那我就考验考验他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以便从舜如何对待他的两个夫人的角度观察他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德行。尧在把女儿嫁给舜的时候要求她们以平民百姓之心在婆家生活,按照婆家的规矩办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尧认为舜把各个方面的事情都处理地尽善尽美,于是就试着让舜担任司徒之职,要求舜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关系,让天下的民众都依礼而行。结果在舜领导下,社会风气、家庭伦理关系都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尧十分满意。接着,尧又让舜参与处理百官事务。在舜的引导之下,经过一段时间辛辛苦苦的工作,百官领域里的事务变得井井有条。随后,尧让舜在明堂四门从事接待宾客的工作,舜接手之后四门处处洋溢着和睦之风,远方的来客和诸侯都感受到了天子对待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和公平,从而让诸侯和宾客都对帝尧从内心里生出恭敬之情。而后,尧又派舜考察山野丛林大川草泽。在此过程中遇上了狂风暴雨等恶劣的天气情况,舜也没有迷失方向,更没有误事。经过这一连串的考察和考验,尧心里有了数,确认舜是个聪明绝顶、道德高尚的人。于是,尧把舜叫来说道:“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你做事兢兢业业、尽心竭力,言必信、行必果、懂变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明之人。做帝王当之无愧。”舜谦虚地说我的德行距离帝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您还是让更加贤良的人做帝王吧。尧看到舜如此谦让,更是赞赏不已,决意让舜继承自己的事业。于是,在正月初一,舜在尧的太祖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成为新一代帝王。
当尧感觉到自己年事已高的时候,就让舜代理天子之职处理最高行政事务,以便考察他做天子是不是顺应民意、符合不符合天意。舜接管天子职务之后,通过观测北斗星,比较北斗星和其他星辰的位置变化,观察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是否正常,选取适当的时机举行临时仪式祭告上帝,采取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使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同时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灵。舜还收集了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选择良月吉日良辰,召见四岳和各州州牧,把玉质的符信颁发给他们。二月,舜去东方巡视,走到泰山的时候,采取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泰山,采用遥祭的仪式祭祀东方境内各地的名山大川。紧接着,舜召见东方各路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使用的五种圭壁、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这五种圭璧,在朝见典礼结束之后仍然发给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巡视。八月,舜到西方巡视。十一月,舜到北方巡视。这一系列的巡视的程序、方式都和到东方巡视时一模一样。巡视归来之后,舜就告祭祖庙和父庙,使用一头牛作祭品。自此之后,每五年巡视一次,在其间的四年中,各诸侯国的国君必须按时到京师朝见天子。这一规定,成为惯例。舜向诸侯国的国君们讲述治国之道,根据各个国君的实际的业绩明明白白地进行公开、公正地考察,依据国君各自的实际功劳赐给不同的车马和衣服。从舜开始,将天下划分为12个州,疏浚河川成为十分重要的工程。舜规定必须根据正常的刑罚进行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这5种刑罚,官府里治事要使用鞭子施刑惩罚犯错误的官员和办事人员,学府教育要使用戒尺惩罚犯错误的学生,可以使用黄金抵消所犯下的罪行。对于因自然灾害等人力不可违抗的原因而造成过失的官员以及办事人员,予以赦免。对于那些怙恶不悛、屡教不改的违法犯罪分子必须施以刑罚。但是,在使用刑罚处治违法犯罪人员的时候,执法人员务必慎重、再慎重,以免造成冤假错案,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无法补救的损失!
帝尧在天子之位70年得到舜的辅佐,20年之后因年老体衰而退居二线,让舜代理天子的职务处理行政事务,并且向上天推荐舜做天子。在尧让出帝位28年之后,寿终正寝。噩耗传来,天下百姓痛不欲生,如丧考妣,哭泣不已。在3年的服丧期间,四方各地的人们自觉不从事娱乐活动,以此来表示对帝尧的哀悼。尧在生前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器,没有资格担任天子的职务,出于对天下苍生福祉的考虑而把帝王之位让给舜。尧心里明白,把天子职务让给舜去做,是利天下众生灵而不利丹朱一人;把天子职务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去做,是害天下众苍生而只利丹朱一人。鉴于此,尧说“我绝对不会做让天下老百姓受害而只让我自己的儿子一人得利的事情”,以天下为公的高尚品德尧把天下传给了舜。帝尧逝世之后,3年服丧完毕,舜本着谦让的精神把帝位让给了帝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给朱丹让出施政空间。但是,诸侯前来朝觐的是舜而不是丹朱,老百姓打官司的时候也不去找丹朱而是找舜,歌颂功德的人也不去颂扬丹朱而是为舜大唱赞歌。舜看到这种情况,于是说“这就是天意呀”,然后进入了京都登上了天子之位,名正言顺地成为舜帝。
『评析』这段文字如实记录了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通过举孝廉做官的人,并且是做到最高级别的官员。在帝尧的眼里,选拔官员,特别是选择一个国家的最高首脑的根本原则是德才兼备,而不是血缘关系。所以,帝尧力排众议,不考虑自己的儿子和近亲,在选择舜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上,凸显了帝尧的高瞻远瞩和高风亮节。帝尧和帝舜的所作所为,让之后的中国历代统治者汗颜!
利用帝尧之口,详述了舜方方面面的成就,使得不论是支持舜的人还是反对舜的人都折服,为舜顺利接班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但是,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性的、法律性的安排,仅仅靠人,容易产生人亡政息的结局,这一事实已经被之后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事实一再证明,成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的注脚,让人唏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