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是有限的
而生活带给我们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如今,我们通过刷短视频、刷剧等方式
可以学到不少的知识
比如最近刚刚更新完的古装探案剧《嫣语赋》
就让西泠雅集带你去深挖一番吧~
01 当我在看《嫣语赋》时我在看什么?
(《嫣语赋》剧照)
《嫣语赋》讲述了女主角作为一个不受宠的大小姐,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在一桩桩迷案中抽丝剥茧,在一次次困难中辗转前行,与男主角从斗智斗勇到相伴相知的故事。
(《嫣语赋》剧照)
剧中,女主角秋嫣(乔欣 饰)在少年时被男主梁翊(徐正溪 饰)救下后开始通过看话本来识字。无论是“秦暄为了秋嫣买下所有公案话本”,还是“梁翊为了秋嫣请到了《鲁公断案》的话本作者”,“话本”这一载体都贯穿了整个电视剧。
那么剧中让女主角如此沉迷的“话本”究竟是什么?
02 “话本”是什么?
“话本”是用通俗文字写成的白话小说,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兴起于宋代,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说书)的底本,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如《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话本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样式,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敦煌发现的资料看,唐代已出现话本,但到宋元时代才渐趋成熟。
03 “话本”是如何形成的?
从上古时代开始,广大民众就利用劳动后的闲暇时间,口头讲述神话、传说与故事,以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
公元八世纪的唐朝中期,陆续产生了一些讲唱艺术。唐朝讲唱艺术有讲经、论议、变文、说话、俗赋、词文等。其中“说话”一词是讲故事的意思,这种艺术形式以散说与念诵为主,以歌唱为辅,后代称做“说书”。
现在不少人笼统地把讲唱艺术称做“说书”,或称“说话”。其实,说书只是讲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些单纯唱曲的讲唱艺术,不能纳入说书的范围。
据现存文献,"话本"一词最早出现于唐《韩擒虎话本》,该文篇末有“画本既终,并无抄略”之语,有学者据此认为“画本”即“话本”。而文体意义上的“话本”“拟话本”概念,最早是由鲁迅先生提出来的。
04 “话本”是如何发展的?
周朝已经出现讲故事的说唱文学,如《荀子·成相篇》一文,被认为是当时民间的讲唱文学。
三国时代已经出现过“徘优小说”,将表演与说唱于一体,可能是说话艺术的雏型。
唐代“说话”已在宫廷中流行。
由于文言小说的没落和说唱艺术的繁盛,话本小说在宋朝达到颠峰。宋代话本小说,以全新的人物形象,通俗、生动的文学语言,曲折的故事情节,出现在古代文学史上,为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严格意义上来说
《嫣语赋》并非一部良好的古装剧
瑕疵无可避免
然而当我们在看剧时
所看到的的历史故事
才是真正的收获
资料综合来源:豆瓣、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考研大本营
在这里,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国风爱好者
西泠雅集,旨在传承及体验自然生活和国风美学。跟随二十四节气去看风景、品美食,捕捉匠心民艺,时令雅趣,分享本真的生活方式,体验节气文化传承的智慧与美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