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26.民贵君轻很难得

26.民贵君轻很难得

26.民贵君轻很难得孔子开创了儒学。儒家学派的形成却要晚得多,大致是在战国初年。战国时期,大一统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儒家学说针对时局发展,适时革新。此时儒家学说的衣钵传人,最著名的有两个:孟子和荀子。

孔子开创了儒学。儒家学派的形成却要晚得多,大致是在战国初年。战国时期,大一统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儒家学说针对时局发展,适时革新。此时儒家学说的衣钵传人,最著名的有两个:孟子和荀子。

关于孟子,读过《三字经》的小伙伴都知道,孟子小时候特别淘气,害的“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后来小孟同学幡然悔悟,发奋学习,拜入子思门下,成为孔子的再传弟子,终成大器。显然,这是一个浪子回头,励志成才的故事。实际上,《三字经》中的典故是经不起推敲的。“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这两个励志故事,最早见诸于刘向的《列女传》。刘向生活于两汉之际,他是怎么知道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很难说孟子的故事有多靠谱。

历史上,这样的故事不少,大多都是后人为先贤增加光环,让他们更为神异而杜撰出来的。我深度怀疑,孟子的故事亦如是。自从董仲舒新儒学上升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孔子、孟子便走向登上神坛,成为圣人。圣人怎么可能没有几件超凡脱俗的故事呢?这样“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便应运而生,也在情理之中。在儒家道统中,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扬弃了孔子的文化精神,有“亚圣”之称。门人将他的思想辑成《孟子》一书,孟子的思想全都融会在这本书中。

其一,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把“仁”的个人道德引入到国家治理,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强调其治国理政的功用。孔子逻辑是,因为先王们行仁政,天下大治,所以要学习先王。因而孔子说:“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种仁爱精神,是先王们秉持的治国理念。”孔子所遵循的先王,自然是他念念不忘的尧、舜、禹、汤、文、武。尤其是对制礼作乐的周公魂牵梦绕,他不禁感叹:“天啊!难道我是真的老了吗?好久都没有梦到偶像周公啦!”

孔子是儒学大宗师,他主张法先王,影响了徒子徒孙。孟子也是满嘴的“法先王”,他认为只要统治者遵循先王的施政方案,想出错都难!若能循规蹈矩,学习先贤,便能小国做大,大国崛起。统治者怎样施行仁政于民?轻徭薄赋。对那些不行仁义的君主,宗室贵族要劝谏,执迷不悟的话,换人;异姓贵族也要劝谏,听不进去的话,走人。后者实际上是孔子思想的延续:用仁义之道来侍奉君王,如果君王是个王八蛋,那就撂挑子不干。

正是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民权第一,政权第二,君权第三,且民权高于君权。这在讲血统,讲身份、讲等级时代,孟子能喊出“民为贵”,是非常了不起的!民贵君轻,听起来不错。但,身处于君主时代,孟子无异于痴人说梦。孟子在宋、魏、齐诸国开设国王培训班,给国君灌输儒家治国思路,大讲“仁政”和“王道”,讲君臣对等关系。在那个“大一统”的前夜,强化君主专制的“霸道”才是“王道”,孟子的“仁政”主张,完全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王道”难入君心,“霸道”符合利益。所以,各国君王纷纷延请法家人物,启动变法模式。楚国请吴起,秦国聘商鞅,齐国用孙膑。这些国家的结果呢?富国强兵,转败为胜,称王称霸。所以不难理解,各国君主都很敬重孟老头这位国际文化名人,却没有人愿意采纳他的政治主张。设身处地,你要是国君的话,你愿意“民贵君轻”,让人民骑在你头上,作威作福吗?除非你脑袋被驴踢坏了!

孟子的民本思想,深刻地影响后世君王。自从董仲舒新儒学和皇权捆绑在一起之后,董仲舒吸纳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成为限制皇权的最后一道屏障。对那些想要搞独裁的皇帝来说,孟子在他们眼中“罪无可恕”。朱元璋在读《孟子》时,肺都气炸了。愤愤地说:倘若这老儿活到今天,看我不活剐了他!随后,老朱果断地下达了两项命令:

一是剥夺了孟子的陪祭孔庙的资格。孟子从宋代起,随着孔子地位水涨船高,配享孔庙,在孔子身边蹭饭。“民贵君轻”影响老朱心情,取缔了孟子高配孔庙待遇,不让他再享用“三公消费”。这就等于剥夺了孟子的政治权利终身,看你还敢胡咧咧不?!

二是删减《孟子》“不法”言论。组织人员把《孟子》里有民主思想光芒的章句全部删去,重新编订一部“干干净净”的《孟子》——《孟子节文》。所以,明代学生读的都是阉割版的《孟子》,和此前所刊的《孟子》有很大出入。

孟子的民主思想,成为君主专制的枷锁,却成为被近代革命党反对满清王朝的理论来源。孙中山就曾这样向革命党员宣称:“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孟子的民本思想关系并不大,他之所以如此说,是源自于政治上的需求,从学术上讲站不住脚。

其二,在人性认识上,主张“性本善”

所谓人性,就是人生来的品行。孔子对人性的看法是“性相近,习相远”,他没有直接评判人性之善恶,只是强调了外部环境对品行形成的重要性,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等。

孟子在看待人性问题上,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善,并提出了“人无有不善”的说法。孟子举例说,小孩不慎掉到井里,一个正常的人都会伸之援手。如此选择,并非想和孩子的父母攀附交情,也不是在邻里间博取名声,更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声。孟子进而得出结论:“这是因为人有隐恻、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既然仁、义、礼、智——“四端”人皆有之,那么人性就是善的。反之,孟子强调,如果人没有“四端”,没有基本的道德准则,那就不能称之为人,那只能是禽兽!

孟子称人天性中的这种善为“良知”、“良能”。这种“良知”、“良能”虽然存在,但还需要扩充,让这种“善”不断成长,从而达到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实现方法是有二:从个人角度来讲,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升善念;从国家角度来说,就是要推行王道仁政,教化民众秉持善念,以善为先,以善为本。

后来,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就调和了孔孟思想,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人性本善,但同时也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并认为教育是保持“善性”的重要手段——“苟不教,性乃迁”。比孟子稍晚的荀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人性恶”。对人性善恶的不同解读,儒学开始裂变为不同的流派,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关于荀子的人性论,下节还要专门讲。

西汉新儒学大师董仲舒,他对人性的解读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善良好比是米,人性好比是禾,禾苗虽然可以长出米,但不能把禾苗叫做米。同理,人性虽然可以生出人的良善,但是不能认为人性就是善的。很显然,董仲舒认为人性复杂的,并非一定善的,或者说一定是恶的。直到今天,关于人究竟“性善”还是“性恶”,仍是争论不休,并且“人性本善”论是主流。大家琢磨一下,如果说人性本善,还要法律来干吗?

从学问上讲,孟子确实没有孔子博大,他所涉猎的知识领域也没有孔子宽广。似乎在历史、教育、艺术等方面,孟子也没有太大的建树,但为什么孟子还能在儒家学派中担任“二当家”,并有“亚圣”的称号,仅次于孔子这个学派开创者?

这就要说,孟子超越孔子的地方,尤其是在主观精神方面。孟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之理都已经由上天赋予了我,我身上已经具备了,如果我能反躬自省并且心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然就会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愉悦;如果还能以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去践行认知的话,那么,我自己离仁德就已经不远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让“万事万物皆备于我”呢?觉悟和反省,也就是内求。通过个人自身修养,培养出“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如此,便能形成即使“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如果没有正义和勇气存储其中,那么这一身正气便会消散于天地之间。

孟子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命题,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唯心主义命题。但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目前还是人言人殊,并无定论。通常来讲,“万物皆备于我”,也就是备于我心,算是主观唯心主义。但如果从来源上讲,是天将万事万物备于我心,这算是客观唯心主义。不论主观,还是客观,孟子提出的哲学命题,在后世形成一个唯心主义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对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后面在宋明理学部分还要讲到。

参考文献

《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断机教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孟子·离娄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大戴礼记·四代》:“是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昔先王之所先施于民也。”

《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孟子·娄离上》:“《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孟子·离娄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孟子·万章下》:“(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异姓之卿)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论语·先进》:“所谓大臣者,以道侍君,不可则止。”

《孟子·尽心章句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明史·钱唐传》:“帝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语,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享。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唐抗疏入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时廷臣无不为唐危。帝鉴其诚恳,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复。然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云。”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卷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

傅玄《太子少傅箴》: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孟子·告子上》。

《孟子·公孙丑下》:“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春秋繁露·实性》:“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上一篇: 山西大槐树传说,究竟是什么?|地球知识局
下一篇: 浅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