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余秋雨与《山居笔记》

余秋雨与《山居笔记》

余秋雨与《山居笔记》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居上海。中国当代作家、学者。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76年,出版论著《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1991年7月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居上海。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76年,出版论著《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1991年7月,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1992年,出版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1995年,出版散文集《山居笔记》。2000年散文集《千年一叹》《千禧之旅》出版。2002年,因《行者无疆》获得台湾白金作家奖。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冰河》。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一,关于历史的探寻、访古寻古,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古文化深刻思考,短小精悍的文章中蕴含了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他强调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都需要进行反思,民族文化更是如此,只有不断进行深刻的反思,进步的民族才能继续生存繁衍,反之就会倒退。

如《一个王朝的背影》,讲述大清朝统治中原汉民族,许多明朝的老臣文人不能接纳它,以不剪辫子为由来捍卫汉民族文化,保全中华民族精神。正如清末大学士王国维先生毅然来到颐和园投水而亡,以死来祭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文化散文特点二,他善于在描写山水景观时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并将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以全新的视角描写景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景观更有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

如《天涯故事》,原是描写海南的天涯海角景观,却又讲述本岛几位杰出的女性人物。有南北朝时期统领海南的冼夫人,有误入海南十多年,终将黎族纺织技术带到老家松江的黄道婆,有祖籍是海南,却闻名于世界的宋氏三姐妹。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海南历史中的女性文明和家国文明,这些恰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散文特点三,他具有文人的使命感和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也鲜明地体现在文章中。

如《十万进士》,叙写了隋唐年间出现的科举制度,大批文人志士可以通过层层考试的方式,获得功名利禄。它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让寒士平民凭借文化知识走上政治舞台施展个人才能。但长达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也坑害了一大批寒门学子,好像学知识就是为了升官进爵,丧失了文化的本真意义。他痛彻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深切同情十万进士多舛的命运。大量的历史资料,详实的记录,为读者展现了一群如羊羔般的读书人任人宰割,发出喟叹:中国文人只能以这种丑陋的仪仗来比赛中华文明吗?这是中国文字,中国文人,中华文明的悲哀!

他的散文是通过深深的思考后形成的喟叹,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中华文明的向往,是殷切的期待和奋力的呼喊。

余秋雨,不愧是著名学者,文化大家。读他的散文,不光有艺术的熏陶,还有历史的积淀,是最有史学深度的文化散文。如晨钟暮鼓,敲醒了我们半休眠状态的文化意识。[/cp]

上一篇: 乱世挽歌
下一篇: 从古典籍中探寻《封神演义》的历史原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