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君
前几天张泰苏教授发博称,据可靠消息来源,清史项目产出的完整稿子没过审核,原因与“受国外新清史影响过大”有关。
张泰苏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他曾先后在耶鲁大学获得历史和数学学士学位、法律博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代表作品有《儒家法律和经济学:前工业革命时期中英的亲属与财产关系》。他的父亲张祥龙(1949年-2022年),出生于香港九龙。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
对于张泰苏的博文,网友的高赞评论如下:
古木听蝉2022:还是要客观地去看吧。具体的问题不谈,现在普遍公认的是,50~70年代这批文科知识分子,确实存在大比例的西方中心论信仰者,比如像清华大学的孙立某教授就是典型。实事求是的说,全世界的历史学领域是被西方中心论绝对统治的最典型、最核心的学术领域,对这一点不应该怀疑。
布衣生有铭:其实国内大多数清史学者的诉求与“新清史”研究者是一致的,都是抬高满清王朝的地位进而提高自身在历史叙述中的影响力,压低中国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为世界帝国的立场服务。
用户名不可用个鬼啊:为什么要急着出,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阶段不宜出所谓的权威x史,保持暧昧和混沌也是一种策略,又不是不让你们修,只是不发布而已就急成这样,老头们功利心都太重了。
素履自往:没有天下一统修什么上代史。
会通儒佛:就像刘小枫教授所说,西方没能军事占领中国,可是却从精神上占领中国的高校大学。
清朝灭亡已经一百多年,清史修撰一波三折。
1914年,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设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缪荃孙、柯劭忞等人为总纂,总领清史修撰工作。历时十四年,修成《清史稿》。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
因时局纷乱、经费拮据,《清史稿》仓促杀青,识者谓其虽有一定学术价值,但修撰者多为清朝遗老,许多问题记载失实,讹误甚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多次想要编纂清史,都因各种原因而搁浅。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历史学家再度呼吁国家编修清史。
2002年8月,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同年12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编纂委员会主任。
戴逸,中国历史学家。1926年9月10日生。1946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1956年任副教授、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1978年任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
2004年,清史编撰的工作正式开始。
2005年,发布《清史》体例和《清史》目录拟订方案。
2012年,完成《清史》初稿。开始进入审稿阶段。
2014年,进入第二次审稿阶段。进行“三查”,即查重复、查矛盾、查遗漏。此后,进入第三次审稿阶段。
2018年,基本定稿。送审稿上报中央。
2018年10月24日,审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2019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
2019年9月,中央把送审稿的审读工作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由他们负责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读。
2023年6月,《清史》106册共计3200万字书稿的审读工作历经近两年,已初步完成。
2023年11月,传言《清史》稿审读不过关。
作为21世纪的新修史书,《清史》编撰委员会总负责人戴逸指出,受限于现代人的文字水平,《清史》在语言上采用白话文,这与《清史稿》的文言文有较大差距。同时,《清史稿》篇幅均简洁明了,而《清史》则内容详尽,同时增加清代绘画照片图录,解析光绪死因等一大批历史谜案。
然而,内容详尽的《清史》在审读环节出了问题。张泰苏称,原因与“受国外新清史影响过大”有关。
新清史,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一种清史研究的学派。该学派与以往清史研究相比,反对“汉族中心论”,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
北美“新清史”学说被介绍到国内后,学界对其多有批判。
钟焓在《历史评论》2022年第5期发文,将“新清史”学者的共通性观点,概括为7个错误学术命题,如“东北亚本位主义”、“清朝君主同时具备多重身份”、“清朝与中国只具备有限的同一论”,等等。
具体论点和反驳,这里不展开。总之,新清史的观点,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反动。
倘若《清史》稿子真的“受国外新清史影响过大”,那么,审读环节不过关,是必然的了。
马大正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他向大家介绍清史纂修工程的进展时,聊到过戴逸老师。他说,戴老师做学问的同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凡涉及到边疆、中外关系的问题,都会找其咨询。
比如说南海仲裁案,围绕这个问题,戴老师当时特别跟马大正说:“在我们的边政志里边,要设海洋篇,在海洋篇里面一定要把南海诸岛的清代情况都讲清楚,而且还得跟国家的口径一致。”
但愿《清史》稿不会有太大问题,并能早日与大家见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