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民间传说中的春节

民间传说中的春节

民间传说中的春节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民间故事和传说都是流传最广泛的一种“文化遗存”,它们负载和传承着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在中国

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民间故事和传说都是流传最广泛的一种“文化遗存”,它们负载和传承着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在中国,有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跟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故事,其中关于春节的故事最多。所谓“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中国古人的节日和节气,都是基于农耕文明的土地基础生长出来的,所以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传说的背后就是人的观念思想的折射。概括说来,春节的民间传说中主要表现了以下一些文化内涵。

祈求平安,乐生护生

自3000多年以前,中国古人就开始过春节。在先民的思维里,隆冬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时段,天寒地冻,植物无法生长,食物匮乏,而年三十正是“月穷岁尽之日”。古人认为,过了除夕就是“三元之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人来讲,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平安。古代的生产力低下,人们防病治病的能力也比较有限,对于疾病和死亡会有很多神秘主义的猜测和想象。早在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病之鬼,称为“逐除”,这也就是所谓“除夕”。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传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文字说明爆竹最早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放爆竹并非一种娱乐活动。据《神异经》记载,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主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深山中有一种动物叫山臊,人跟它接触后会患上寒热症,而且它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无奈之下就想到用竹子的爆裂声吓唬它,果然奏效。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唐代初年时,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后来火药出现了,人们便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程串做成“编炮”(鞭炮)。不难看出,不管是哪一种传说,都体现了人们对于平安和健康的一种心理寄托。

还有一则典型的祈求平安的故事就是守岁和压岁钱的典故。传说古时候有个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就叫“祟”,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祟在小孩的头上摸三下,孩子就会生病发烧。人们为了避免“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被称为“守祟”,后来就被传为“守岁”了。有一对夫妇老年得子,十分珍爱这个宝贝孩子,在除夕夜为了不让孩子睡觉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让孩子玩儿。可是夜深了,孩子实在太困就睡着了。老夫妻把包好的铜钱放在孩子枕边,实在熬不住也睡着了,可是刚一睡“祟”就进来了,就在他要摸孩子头的时候,孩子的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后来大家就都效仿开来,用红纸包上八个铜钱给孩子,以祈求平安。

不难看出,不管是爆竹的传说还是压岁钱的典故,这其中都体现了人们对于平安和健康的祈祷。这其中也反映出中国古人的一种生命观,就是惜生爱生、乐生护生。《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古人把繁育万物,使之生生不已看成是天地最高的美德。这是一种朴素的生命观。相应地,《孝经》中有“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说法,也体现了对于人生命价值的一种充分肯定。正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孟夫子也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惩恶扬善,爱憎分明

春节的民俗和民间故事中,还有一大类是关于惩恶扬善主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关于贴门神和倒贴福字的民间传说。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引《黄帝书》记载: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辟邪。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到了唐代,门神的形象便被秦琼和尉迟敬德所取代。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果然就没有鬼魅骚扰了。太宗体恤两位将军长期昼夜守护很辛苦,于是就让人把二人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其效果如故。后来这一习俗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事实上,门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人所秉承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一种信念。

此外,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福字。有的人家习惯于把“福”字倒过来贴,认为这代表福气已到。如果说门神的故事体现的是“惩恶”,倒贴福字的习俗,则体现了一种“扬善”。据传,有一年春节前,明太祖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不想见到这样的事情,就令全城的人连夜全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忙解围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是‘福到’的意思啊”。如此,一场大祸终于得以免除。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这则故事反映了马皇后的宽厚、仁爱和聪慧,其实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善”的价值一种朴素的褒奖和肯定。

天人合德,仁爱天下

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自古讲究天人合德。《周易》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在春节的习俗故事中,流传最广的是灶王爷上天的传说,它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天人合德的观念。灶神俗称灶王爷、灶公、司命,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中特别崇奉的神灵,战国时已出现,魏晋以后的灶神成为了天神监察下界的耳目。据说他常驻人家,与百姓朝夕相处,默默看着民间的一举一动。到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灶王爷就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项,类似于给人们做个“年终考评”。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有私心杂念,难免有做得不光彩之处,因此人们担心灶神打小报告,于是便跟它套近乎,要给他糖吃,俗称“媚灶”。

为什么要媚灶?这背后是人的一种敬畏之心。一年365天,一个人做了很多事,这里边有没有不合天道的事?一定是有的。那么就会担心受到上天的惩罚。想方设法让灶王爷替自己说好话,其实是人们对自己的修养表现不放心的结果,根本上说,人们心里还是非常敬畏天道、敬畏神祇的。古人说“君子慎独”,也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都是在以天人合德在要求自己。道德二字之所以总是合用,本意就是当一个人身上可以体现和践行天道时,他也就具备了可以“与天地参”的德行。

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道是“无私”的。全国各地有不同版本的“老鼠娶亲”的故事,就在体现这一文化内涵。有一些地方,在大年初三的晚上,通常人们都会早早熄灯睡觉,就是因为当天是“老鼠娶亲”(亦有说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要创造条件成全老鼠的好事。有些地方还有民谚“老鼠嫁女要分钱”,人们会在屋角撒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这个传说其实非常有代表性,也颇值得琢磨。老鼠原本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人们在过年期间收起了鼠夹子,换之以善意和美食,这应作何解释呢?事实上,儒家为代表的古人的仁爱思想不仅推己及人,也常常拓展到动物群体。比如孔夫子强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夫子说“亲亲,仁民,爱物”,宋儒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等,都是在体现“大人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广博之爱。

春节是喜庆的日子,一到过年,民间习俗中有很多接财神的规定日子,有的地方是在大年初二,有的在初五,还有的是初九、二月初二……不管是在哪天接财神,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件功利俗气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到财神的文化内涵,或许就能有其他的触动和启发。中国各地财神的人物原型有很多位,通常来讲关羽和赵公明是武财神,范蠡和比干是文财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孔子是文圣人,关公是武圣人。人们一向将关羽奉为忠义的化身,那么为什么人们又要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呢?一方面,关羽忠诚英勇的形象使得人们愿意把他当成财富的保护神,另一方面,关羽被称为“义帝”,义者,宜也,人们在关羽面前求财的时候,他其实也在提醒每一个想发财的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的财可取,有的财不可得。

再说文财神。从年画与庙宇泥塑中,我们常能见到文财神的形象,据说是商朝的比干。比干是位忠臣,他的心被商纣王所挖,但因吃了姜子牙送他的灵丹妙药,他又神奇地活在人间。他在为人们广散财宝,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向。这其实在表明人们在求财路上对于公平正义的呼唤。另一位文财神是范蠡,即陶朱公。范蠡是经商的高手,更重要的是,他不为自己积累财富,不做守财奴,而是三次聚财,又三次散尽家财救济苍生。对于钱财,他不仅取之有道,更是用之有道,因此赢得了后世由衷的景仰和崇拜。这些故事其实也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财富观和慈善观。当然,不管是关羽还是比干、范蠡,中国的本土神明常常是由人而上升到圣和神的,这也告诉人们:圣者,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人以诚挚之心对待人事、对待天地万物,总有一天可以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实在是数不胜数。每个故事都是前人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心理、信仰的遗留。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的传说和故事,作为春节文化的载体,理应让一代代的中国人更久远广泛地传承传播。

上一篇: 济南的民间传说
下一篇: 后汉书(后汉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